题目详情
当前位置:首页 > 职业培训考试
题目详情:
发布时间:2024-02-07 18:54:48

[简答题]1.背景材料:某公路隧道为单洞双向行驶两车道隧道,全长4279m,最大埋深1049m。隧道净空宽度9.14m,净空高度6.98m,净空面积为56.45m2。该隧道其围岩主要为弱风化硬质页岩,属Ⅳ~Ⅴ级围岩,稳定性较差。根据该隧道的地质条件和开挖断面宽度,承包人拟采用台阶分部法施工。隧道开挖过程中,由于地下水发育,洞壁局部有股水涌出,特别是断层地带岩石破碎,裂隙发育,涌水更为严重。施工中采取了超前围岩预注浆堵水,在该隧道施 工过程中还进行了监控量测,并指导二次衬砌的施作。 2.问题: (1)根据背景材料,施工单位开展监控量测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2)根据背景材料,洞内涌水采用井点降水施工应符合的要求有哪些? (3)根据背景材料,二次衬砌的施作应在什么条件下才能进行?

更多"[简答题]1.背景材料:某公路隧道为单洞双向行驶两车道隧道,全长427"的相关试题:

[简答题]某公路隧道为单洞双向行驶两车道隧道,全长4279m,最大埋深1049m。隧道净空宽度9.14m,净空高度6.98m,净空面积为56.45㎡。该隧道其围岩主要为弱风化硬质页岩,属Ⅳ~Ⅴ级围岩,稳定性较差。根据该隧道的地质条件和开挖断面宽度,承包人拟采用台阶分部法施工。隧道开挖过程中,由于地下水发育,洞壁局部有股水涌出,特别是断层地带岩石破碎,裂隙发育,涌水更为严重。施工中采取了超前围岩预注浆堵水,在该隧道施工过程中还进行了监控量测,并指导二次衬砌的施作。 问题: (1)根据背景材料,施工单位开展监控量测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2)根据背景材料,超前围岩预注浆堵水应符合哪些规定 (3)根据背景材料,二次衬砌的施作应在什么条件下才能进行
[简答题]1.背景材料:某公路隧道最大埋深约150m,设计净高5.0m,净宽14.0m,隧道长1580m。隧道区域内主要为微风化黑云母花岗岩,隧道区域内地表水系较发育,区域内以基岩裂隙水为主,浅部残坡积层赋存松散岩类孔隙水,洞口围岩变化段水系较发达。施工单位在施工组织设计中认真做好了隧道的供水(采用机械站供水,洞内有地下水源)和供电设计。 2.问题: (1)根据背景材料,隧道施工期间生产用水和生活用水主要用途包括哪些方面? (2)根据背景材料,供水方案的选择及设备的配置应符合哪些要求? (3)根据背景材料,隧道供电电压应符合哪些要求?
[简答题]背景材料:某公路隧道最大埋深约150m,设计净高5.0m,净宽14.0m,隧道长940m。隧道区域内主要为微风化黑云母和长花岗岩,设计阶段对围岩定级为Ⅱ / Ⅲ级,施工过程中围岩发生了变化,需要重新评定。隧道区域内地表水系不发育,区域内以基岩裂隙水为主,浅部残坡积层赋存松散岩类孔隙水,洞口围岩变化段水系较发达。施工单位根据围岩情况拟分别采用全断面法和台阶法开挖施工。 问题: 1.根据背景材料,围岩详细定级时,在哪些情况下,应对岩体基本质量指标进行修正? 2.根据背景材料,光面爆破的分区起爆顺序是什么? 3.根据背景材料,什么叫台阶法?台阶法有几种形式?
[简答题]1.背景材料:某公路隧道最大埋深约150m,设计净高5.0m,净宽14.0m,隧道长1200m。隧道区域内主要为微风化岩石,隧道区域内地表水系较发育,区域内以基岩裂隙水为主,浅部残坡积层赋存松散岩类孔隙水,洞口围岩变化段水系较发达。隧道施工采用钻爆法进行光面爆破,施工中按照爆破设计布置了周边眼,掏槽眼及辅助眼。 2.问题: (1)根据背景材料,用光面爆破是否合适?什么叫光面爆破? (2)根据背景材料,采用光面爆破要注意哪些技术要求? (3)背景中布置的掏槽眼、辅助眼、周边眼各有什么作用?
[简答题]某公路隧道最大埋深约150m,设计净高5.0m,净宽14.0m,隧道长940m。隧道区域内主要为微风化黑云母和长花岗岩,设计阶段对围岩定级为Ⅱ/Ⅲ级,施工过程中围岩发生了变化,需要重新评定。隧道区域内地表水系不发育,区域内以基岩裂隙水为主,浅部残坡积层赋存松散岩类孔隙水,洞口围岩变化段水系较发达。施工单位拟采用新奥法施工。 问题: 1.根据背景材料,围岩详细定级时,在哪些情况下,应对岩体基本质量指标进行修正 2.根据背景材料,光面爆破的分区起爆顺序是什么 3.根据背景材料,采用新奥法施工时要遵守哪些基本原则 什么叫新奥法施工
[简答题]1.背景材料:某公路隧道为浅埋隧道,设计净高5.0m,净宽14.0m,隧道长280m。隧道区域内主要为中等风化岩石,隧道区域内地表水系较发育,区域内以基岩裂隙水为主,浅部残坡积层赋存松散岩类孔隙水,洞口围岩变化段水系较发达。施工单位针对隧道的特点,加强了浅埋段和洞口段的开挖施工,并根据地质条件、地表沉陷对地面建筑物的影响以及保障施工安全等因素选择了开挖方法,并做好喷射混凝土和锚杆支护的工作。 2.问题: (1)对于隧道浅埋段的施工,除背景材料中提到的注意事项外,还要注意哪些方面的问题? (2)根据背景材料,喷射混凝土要注意哪些问题? (3)根据背景材料,锚杆支护的施工要注意哪些事项?
[简答题]1.背景材料:某公路工程施工总承包一级企业承包了长2650m 的公路隧道施工任务,该隧道穿越的岩层主要由泥岩和砂岩组成,施工单位采用新奥法施工,台阶法开挖,复合式衬砌。施工中某段岩石裂隙发育,地表水从岩石裂隙中渗入洞内,导致该段冒顶、塌方。事故发生后,施工单位采取了积极措施,避免事故进一步发展。并按公路工程质量事故报告制度作了相关汇报。 2.问题: (1)公路工程质量事故报告有哪些规定? (2)假设质量监督站初步确定质量事故为质量问题,事故发生单位应按什么要求进行报告? (3)假设质量监督站初步确定质量事故为一般质量事故后,事故发生单位应按什么要求进行报告? (4)假设质量监督站初步确定质量事故为重大质量事故后,事故发生单位应按什么要求进行报告?
[简答题]1.背景材料:某公路隧道全长5200m。该隧道其围岩主要为弱风化硬质页岩,属Ⅳ~Ⅴ级围岩,稳定性较差。根据该隧道的地质条件,承包人拟采用台阶分部法施工。由于地下水发育,特别是断层地带岩石破碎,裂隙发育,涌水严重,隧道开挖过程中出现了重大质量事故。施工单位立即采取现场保护措施,并向有关单位提交了质量事故书面报告。 2.问题: (1)质量事故书面报告包括哪些内容? (2)发生重大质量事故的现场应如何保护?
[简答题]1.背景材料: 某公路隧道长3000m,穿越的岩层主要由页岩和砂岩组成,设计采用新奥法施工,分部法开挖,复合式衬砌,洞口段由于洞顶覆盖层较薄,岩隙发育,开挖中地表水从岩石裂隙中渗入洞内,在施工过程中,隧道发生过规模不等的塌方。在隧道施工中,施工单位认真做好了四个方面的防尘工作。 2.问题: (1)根据背景材料,在处理隧道塌方前要做哪些调查,才能确定处理方案 (2)根据背景材料,隧道塌方后的治理应该如何进行 (3)背景中提到施工单位认真做好了四个方面的防尘工作,请问是哪四个方面
[简答题]1.背景材料:某公路隧道长2400m,穿越的岩层主要由泥岩和砂岩组成,设计采用新奥法施工,台阶法开挖,复合式衬砌,夹层防水层设计为塑料防水板。洞口段由于洞顶覆盖层较薄,岩隙发育。开挖中地表水从岩石裂隙中渗入洞内,导致该段两次冒顶、塌方。隧道施工采用风管式通风。 2.问题: (1)根据背景材料,公路隧道的洞口施工应该注意什么问题? (2)根据背景材料,采用台阶开挖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3)根据背景材料,风管式通风有何优缺点?
[简答题]1.背景材料:某公路隧道长3000m,穿越的岩层主要由页岩和砂岩组成,设计采用新奥法施工,分部法开挖,复合式衬砌,洞口段由于洞顶覆盖层较薄,岩隙发育,开挖中地表水从岩石裂隙中渗入洞内,在施工过程中,隧道发生过规模不等的塌方。在隧道施工中,施工单位认真做好了四个方面的防尘工作。 2.问题: (1)根据“治塌先治水”的原则在处理隧道塌方前应采取哪些技术措施以加强防排水工作? (2)为防止隧道塌方,施工现场管理应符合哪些要求? (3)背景中提到施工单位认真做好了四个方面的防尘工作,请问是哪四个方面?
[简答题]1.背景材料:某公路隧道长2800m,穿越的岩层主要由泥岩和砂岩组成,设计采用新奥法施工,分部法开挖,复合式衬砌,洞口段由于洞顶覆盖层较薄,岩隙发育。开挖中地表水从岩石裂隙中渗入洞内,施工单位严格按照新奥法施工的程序进行施工,并对锚喷混凝土的质量进行了:①喷射混凝土抗压强度检查;②喷层与围岩粘结情况的检查;③喷层厚度检查。 2.问题: (1)根据背景材料,分部开挖法的优缺点有哪些? (2)根据背景材料,分部开挖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3)对锚喷支护的质量的检查,除背景材料中提到的以外,还要做哪些检查?
[简答题]1.背景材料:某公路施工公司在进行公路施工时,由于隧道塌方,当场有8 个工人受伤,在送往医院的过程中,有2 人伤势过重死亡。事故发生后,质量监督站初步确定该事故为重大质量事故。 2.问题: (1)事故发生单位应如何上报? (2)发生重大质量事故的现场应该采取怎样的保护措施?
[简答题]1.背景材料:某公路隧道是单洞双车道形式,开挖的单圆心半径R = 5.6m,直立边墙高为3m,要求采用新奥法施工,进行喷锚等形式的初期支护。现有两座隧道工程:1 号隧道里程是K5 + 100~K6 + 310,主要是Ⅴ级、Ⅳ级、Ⅲ级围岩;2 号隧道里程是K6 + 350~K6 +500,位于紧靠乌江一侧的高山侧面,整个2 号隧道受到偏压并且主要是Ⅴ级、Ⅳ级围岩。对于Ⅴ级围岩的掘进,要求超前支护并在初期支护中增加格栅钢拱架支护。1 号隧道的进口处K5 + 100 可以进洞施工,有工作面。1 号隧道的出口处和2 号隧道的进口处无法专门修建临时道路形成工作面进洞,必须从2 号隧道的出口处K6 + 500 进洞施工,打通2号隧道后,出了2 号隧道的进口,从1 号隧道的出口处K6 + 310 进洞施工。工程开工时间为施工当年的5 月15 日。 某公路工程公司中标,负责该工程的施工。公路工程公司规定在第二年的3 月15 日实现两座隧道的上台阶全部掘进贯通。公司对整个隧道工程作了如下分工和要求: (1)公司的第一工程处负责1 号隧道的K5 + 100~K5 + 800,长度为700m。从隧道的进口处进洞施工,出渣场位于K4 + 900 处。 (2)公司的第二工程处负责1 号隧道的K5 + 800~K6 + 300 和整个2 号隧道,共计650m 长。从2 号隧道的出口处K6 + 500 开始进洞施工,出渣场位于K6 + 680 处。 (3)两个工程处施工的工程分界线位于1 号隧道的K5 + 800 处。为了保证工程按时完工,在规定的两座隧道上台阶全部贯通时间到达时(即第二年3 月15 日),先到达分界线的工程处,可以越过分界线将另一工程处的工程作为自己的工程进行施工,直到贯通为止。所增加隧道长度的工程量将纳入该工程处的工程费用中。作为公司的第二工程处考虑到上述原因,对2 号隧道的施工提出了两个施工组织方案进行选择: (1)为了加快施工进度,避免1 号隧道上台阶不能按时贯通造成的工程量减少的经济损失,采用在2 号隧道上台阶先挖通一个宽6m 的靠近拱顶的导洞。这样既能尽快进行1号隧道的开挖又能满足2 号和1 号隧道的出渣运输要求。 (2)采用在2 号隧道上台阶全部开挖并支护,在2 号隧道的上台阶挖通后再进行1 号隧道的上台阶开挖。 2.问题: 请对两个施工组织方案作出选择,并从组织、技术、经济的角度评价其合理性,说明理由。
[简答题]1.背景材料:某公路一级施工企业参与某高速公路路基标段投标工作,企业内部管理规范,制度完善,文件齐全,根据招标文件投标人编制了公路施工预算。顺利中标后组织精干队伍进场,施工期间严格控制质量、进度、成本、安全,认真履行合同,项目完工后项目部按要求编写了工程决算文件。 2.问题: (1)承包人编制施工定额有哪几种定额形式? (2)公路施工预算编制方法主要有几种? (3)请说明公路工程项目决算的编制步骤。
[简答题]1.背景材料:某公路一级施工企业进行某高速公路合同段的施工。在其编制的施工组织设计中包括施工平面布置图,从图中反映了该工程的以下内容: (1)原有地形和地貌; (2)沿线的生产、行政、生活等区域的规划及其设施; (3)沿线的便道、便桥及其他临时设施; (4)施工防排水临时设施; (5)新建线路中线位置及里程或主要结构物平面位置; (6)标出需要拆迁的建筑物; (7)划分的施工区段; (8)取土和弃土场位置; (9)标出已有的公路、铁路线路方向和位置与里程及与施工项目的关系,以及因施工需要临时改移的公路的位置。 2.问题: (1)施工平面布置图所反映的内容中有何不妥之处? (2)以上施工平面布置图所反映的内容中,一般还应增加哪些内容需要反映? (3)施工平面布置图一般应遵循的设计原则有哪些?
[简答题]背景资料: 某高速公路隧道最大埋深约130m,设计净高5.0m,净宽14.0m,隧道长940m。隧道区域内主要为微风化黑云母+长花岗岩,局部有微风化黄斑岩脉穿插。围岩以Ⅳ-V类为主,进口段为Ⅱ一Ⅲ类围岩,岩体裂隙不甚发育,稳定性较好。隧道区域内地表水系不发育,区域内以基岩裂隙水为主,浅部残坡积层赋存松散岩类孔隙水,洞口围岩变化段水系较发达。施工单位采用新奥法施工,Ⅱ-Ⅲ类围岩采用松动爆破,Ⅳ-V类围岩采用定向爆破方案。施工单位结合该隧道的特点进行了施工组织设计,其中: (1)为防止地表水危及隧道施工安全,进洞50m左右后,开始做洞口工程,洞口支护时,支护面至开挖面的距离拟定为10m。 (2)为满足防尘要求,项目部采取了“湿式凿岩标准化,个人防护普遍化”。 问题: 1.根据本隧道围岩状况,施工单位采用的爆破方案是否正确?应采取何种爆破方法? 2.试述隧道钻爆方法有几种炮眼?各种爆破方法首先起爆的是什么炮眼? 3.改正施工组织设计的第一条错误做法。 4.第(2)条措施中,隧道防尘措施不完整,请补充。
[简答题]1.背景材料:某公路工程所需的主要建材有路基土方填料、砂石材料、水泥、沥青材料、沥青混合料和钢材等。所有材料均由项目部自己采购和组织运输。项目部材料采购部门拟按工程量清单→材料供应计划→材料用量计划→材料用款计划→材料采购计划的顺序进行材料计划管理,并对几种材料的主要工程指标及工程特性提出了如下要求(摘要): (1)对于碎石提出了可松散性要求。 (2)为区分砂的粗细度,提出了砂的平均密度和湿度要求。 (3)对于水泥,提出了针入度的要求。 该项目在施工过程中,项目部有关部门通过资料分析,发现混凝土工程的实际成本比计划成本增加较多,主要原因是砂、碎石材料成本的增加。但有关资料表明,砂、碎石的购入原价与施工预算时的价格一致。 在工程施工中还发生了如下事件: 事件1:水泥混凝土结构局部出现了蜂窝、麻面,项目部认为并未影响结构,因此未做任何处理。 事件2:在路基施工放样时,由于工期紧,项目部新购了一台全站仪后立即投入使用, 并将一台超过规定周检确认时间间隔的仪器也投入使用,使路基工程按时完工。 2.问题: (1)背景材料中的材料计划管理程序是否合理?说明理由。 (2)逐条判断对材料工程指标及工程特性要求是否合理?说明理由。 (3)从“价差”方面分析材料成本增加的可能原因,并提出通过物耗管理控制成本的 方法。 (4)事件1 中,项目部的做法是否正确?如不正确,提出正确的处理办法。 (5)分析事件2 中存在的仪器管理问题,并提出正确的处理方法。

我来回答:

购买搜题卡查看答案
[会员特权] 开通VIP, 查看 全部题目答案
[会员特权] 享免全部广告特权
推荐91天
¥36.8
¥80元
31天
¥20.8
¥40元
365天
¥88.8
¥188元
请选择支付方式
  • 微信支付
  • 支付宝支付
点击支付即表示同意并接受了《购买须知》
立即支付 系统将自动为您注册账号
请使用微信扫码支付

订单号:

请不要关闭本页面,支付完成后请点击【支付完成】按钮
恭喜您,购买搜题卡成功
重要提示:请拍照或截图保存账号密码!
我要搜题网官网:https://www.woyaosouti.com
我已记住账号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