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详情
当前位置:首页 > 职业培训考试
题目详情:
发布时间:2023-10-24 21:45:06

[简答题]以下是《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的教学片段,阅读并回答问题。 师:辛弃疾是南宋伟大的爱国词人,你们了解他吗? 生:(略) 师:是呀,当时宋朝的大半江山已经被金人占领。辛弃疾从小就目睹了生活在金兵铁蹄下百姓的血泪艰辛,饱尝了亡国之恨,从小就立志平定中原,收复河山。二十年哪!想想看,在这二十年的生活里他的心情会是怎样的? 生:可能天天以泪洗面,想一死了之,可想到抗金事业没完成,想到老百姓的苦难,又不能死。 师:痛苦,悲愤呀! 生:非常难过,可能整日借酒痛骂统治者的无能! 师:是呀,这又是多么的无奈、苦闷。在这个时期,辛弃疾写了很多的词,但表现的却是另一番心境与风格。《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就是其中一首,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篇课文。 师:古人说,品一壶清茶,读一首好词,是人生的一大乐趣。那怎样才能读出词的乐呢?不能只满足于字面的意思,还要深入字句里,用我们的想象去感觉,去品味,去推敲,去补充,才会品出词的意境与趣味来。咱们再读读开头两句,你看到哪些景...... 师:辛弃疾在江西农村生活的20年里,深深懂得每年庄稼的收成对农民意味着什么,他多么渴望每一年都是个丰收年,多么渴望农民过上好日子!看,这弥漫着浓郁的稻花香里,响奏着群蛙的鸣叫声里,你听到了吗?辛弃疾的心也在欢唱着呀,他在为谁欢唱呢? 生:是在为老百姓! 生:为即将到来的“丰收年”欢唱! 师:作者分明是为这预示丰收的场景而欢喜,不直接说出,而是借稻花香、蛙声代自己诉说“丰年”。你觉得是这样的吗?(生纷纷点头)真是妙不可言,再来一起读这两句词,读进辛弃疾的心里去! 师:在江西上饶20年的生活里,表现辛弃疾这种快乐欢喜的词还有很多,那么在江西上饶的闲居生活的快乐是否让辛弃疾忘记了家仇国恨呢?忘记了自己的人生抱负呢? 师(深情引述):1207年,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辛弃疾僵卧在病榻上,临终之际,他突然用尽了全身力气,大声呼叫着,你知道他最后呼叫的是什么吗? 杀贼!杀贼!(CAI出示)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数重山。(CAI出示) 师:你看,一轮明月,几阵清风,两三点雨就让辛弃疾欣喜欲狂,辛弃疾的快乐是如此的简单, 可他留给历史、留给我们的却是一生的眼泪...... 问题:针对上面的教学片段,评价其优缺点。

更多"[简答题]以下是《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的教学片段,阅读并回答问题。 "的相关试题:

[简答题]以下是《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的教学片段,阅读并回答问题。 师:辛弃疾是南宋伟大的爱国词人,你们了解他吗?生:(略)师:是呀,当时宋朝的大半江山已经被金人占领。辛弃疾从小就目睹了生活在金兵铁蹄下百姓的血泪艰辛,饱尝了亡国之恨,从小就立志平定中原,收复河山。二十年哪!想想看,在这二十年的生活里他的心情会是怎样的?生:可能天天以泪洗面,想一死了之,可想到抗金事业没完成,想到老百姓的苦难,又不能死。师:痛苦,悲愤呀!生:非常难过,可能整天借酒痛骂统治者的无能!师:是呀,这又是多么的无奈、苦闷。在这个时期,辛弃疾写了很多的词,但表现的却是另一番心境与风格。《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就是其中一首,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篇课文。师:古人说,品一壶清茶,读一首好词,是人生的一大乐趣。那怎样才能读出词的乐呢?不能只满足于字面的意思,还要深入字句里,用我们的想象去感觉,去品味,去推敲,去补充,才会品出词的意境与趣味来。咱们再读读开头两句,你看到哪些景……师:辛弃疾在江西农村生活的20年里,深深懂得每年庄稼的收成对农民意味着什么,他多么渴望每一年都是个丰收年,多么渴望农民过上好日子!看,这弥漫着浓郁的稻花香里,响奏着群蛙的呜叫声里,你听到了吗?辛弃疾的心也在欢唱着呀,他在为谁欢唱呢?生:是在为老百姓!生:为即将到来的“丰收年”欢唱!师:作者分明是为这预示丰收的场景而欢喜,不直接说出,而是借稻花香、蛙声代自己诉说“丰年”。你觉得是这样的吗?(生纷纷点头)真是妙不可言,再来一起读这两句词,读进辛弃疾的心里去!师:在江西上饶20年的生活里,表现辛弃疾这种快乐欢喜的词还有很多,那么在江西上饶的闲居生活的快乐是否让辛弃疾忘记了家仇国恨呢?忘记了自己的人生抱负呢?师(深情引述):1207年,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辛弃疾僵卧在病榻上,临终之际,他突然用尽了全身力气,大声呼叫着,你知道他最后呼叫的是什么吗?杀贼!杀贼!(CAI出示)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数重山。(CAI出示)师:你看,一轮明月,几阵清风,两三点雨就让辛弃疾欣喜欲狂,辛弃疾的快乐是如此的简单,可他留给历史、留给我们的却是一生的眼泪…… 问题:针对上面的教学片段,评价其优缺点。
[简答题]以下是《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的教学片段,阅读并回答问题。   师:辛弃疾是南宋伟大的爱国词人,你们了解他吗?   生:(略)   师:是呀,当时宋朝的大半江山已经被金人占领。辛弃疾从小就目睹了生活在金兵铁蹄下百姓的血泪艰辛,饱尝了亡国之恨,从小就立志平定中原,收复河山。二十年哪!想想看,在这二十年的生活里他的心情会是怎样的?   生:可能天天以泪洗面,想一死了之,可想到抗金事业没完成,想到老百姓的苦难,又不能死。   师:痛苦,悲愤呀!   生:非常难过,可能整天借酒痛骂统治者的无能!   师:是呀,这又是多么的无奈、苦闷。在这个时期,辛弃疾写了很多的词,但表现的却是另一番心境与风格。《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就是其中一首,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篇课文。   师:古人说,品一壶清茶,读一首好词,是人生的一大乐趣。那怎样才能读出词的乐呢?不能只满足于字面的意思,还要深入字句里,用我们的想象去感觉,去品味,去推敲,去补充,才会品出词的意境与趣味来。咱们再读读开头两句,你看到哪些景……   师:辛弃疾在江西农村生活的20年里,深深懂得每年庄稼的收成对农民意味着什么,他多么渴望每一年都是个丰收年,多么渴望农民过上好日子!看,这弥漫着浓郁的稻花香里,响奏着群蛙的呜叫声里,你听到了吗?辛弃疾的心也在欢唱着呀,他在为谁欢唱呢?   生:是在为老百姓!   生:为即将到来的“丰收年”欢唱!   师:作者分明是为这预示丰收的场景而欢喜,不直接说出,而是借稻花香、蛙声代自己诉说“丰年”。你觉得是这样的吗?(生纷纷点头)真是妙不可言,再来一起读这两句词,读进辛弃疾的心里去!   师:在江西上饶20年的生活里,表现辛弃疾这种快乐欢喜的词还有很多,那么在江西上饶的闲居生活的快乐是否让辛弃疾忘记了家仇国恨呢?忘记了自己的人生抱负呢?   师(深情引述):1207年,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辛弃疾僵卧在病榻上,临终之际,他突然用尽了全身力气,大声呼叫着,你知道他最后呼叫的是什么吗?   杀贼!杀贼!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数重山。   师:你看,一轮明月,几阵清风,两三点雨就让辛弃疾欣喜欲狂,辛弃疾的快乐是如此的简单,可他留给历史、留给我们的却是一生的眼泪…… [问题1][简答题] 问题:针对上面的教学片段,评价其优缺点。
[简答题]以下片段选自某课堂实录,请分析该教学片段并回答下列问题:   教学片段:   老师:同学们上午好!今天我们来讲宾语补足语。英语中,有些及物动词后接宾语时,还需要加一个词或短语来补充说明宾语的情况,这样的词或短语叫做宾语补足语。那么请大家从课文中找出几处关于宾语补足语的例句。  e.g. Now when people refer to England you find Wales included as well.  ? So to their surprise, the three countries found themselves united.   同学们可以看出,例句中included是作find的宾语补足语,united是作found的宾语补足语。形容词作宾语补足语时,通常是放在make, get, find, keep, let等动词的后面。   接下来教师通过“辨识-拓展-理解”的步骤依次具体讲解宾语补足语的其他用法。 语法教学的课堂模式主要有哪些?教学中应该遵循哪些语法教学的原则?
[单选题]以下是“说说校园里的春天”这个口语交际话题的教学构想,阅读并回答问题。    教师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去不同的观察点,并分别给他们提出不同的观察要求:一组观察小池里的水,一组观察花园里的花草,一组观察院内的树木。课堂上先问大家都观察到了什么,再互相发问。这样学生就会提出“我想知道池子里的水怎么样,和其他季节有什么不同”“我想知道花园里的什么花开了,开得怎样”“我想知道什么树木长出了叶子,你能描述一下吗”等问题。    对以上教学构想的评价,不准确的是(  )。   
A.“口语交际”注重的是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和沟通,它是一个听与说互动的过程,这个课堂构想,就在想方设法实现课堂中“说”的双向互动
B.口语交际是在特定的环境里产生的语言活动,教学时精心创设符合生活实际的交际情境,让学生去校园里找到春天,看到春天,再进行交流,避免了无话可说或者说空话的情况
C.“说”的能力是在“说”的实践中形成的,而不是靠传授知识技能所获得,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多给学生实践的机会,所以要充分利用课堂教学这个主阵地,鼓励学生在课堂上多说多练
D.口语交际旨在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要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实用性,所以应该设计一些有实际意义的活动,如自我介绍、课前演讲等
[简答题]案例: 以下是高中美术绘画板块“版画”的教学片段,请仔细阅读并回答问题。 授课对象:高二年级学生 教学目标:了解版画的起源及分类,初步掌握一至两种版画的制作方法。 教学活动片段一:学习版画的起源及分类 课件出示版画起源的标题和文字介绍,教师进行阅读,并让学生进行齐读。紧接着课件出示版画的分类:凸版画、平板画、孔版画、综合版画、电脑版画,教师通过文字和语言进行介绍,学生听.然后让学生齐读版画的分类。 教学片段二:学习版画的制作方法 课件出示版画的制作方法:(1)木版画的定义;(2)木版画的分类;(3)制作步骤:绘稿、板材整理、过稿、刻板、选纸、准备印刷材料、点彩、上色、铺纸、压印、干燥、整理。教师进行讲解,然后学生进行实际操作。 教学片段三:课堂评价 学生把自己的作品展示在教室的黑板画墙上,首先向同学介绍自己制作和设计的经验,然后评出自己喜欢的作品,最后由教师进行总结评价。 问题: (1)你认为教学活动片段一中教师的教学方法是否有助于学生对版画的认识和了解 为什么 如果是你来教学,你会采用哪些方法 (2)在学习版画的初始就安排学习制作木版画你认为是否合适 为什么 教会学生制作版画除了讲解外还需要用哪些方法进行教学 (3)你认为这节课教师采用的评价方式是否适合 为什么
[简答题]根据题目要求,完成下列任务,用中文作答。 以下片段选自某课堂实录。请分析该教学片段并回答下列问题:? (1)该教师采用什么方法授课? (2)这些方法有什么利弊? T: Look. It's a rainbow. Oh, it's beautiful! What colour do you like? I like purple. SI: I like yellow. pears (T: What are they?? Ss: Pears. T: How many pears can you see? Ss: I can see ... T: Do you like pears? Ss: Yes, I do./No, I don't.) $2: I like green. --watermelons $3: I like orange. --oranges T: Look, I like pink. Can you guess? What are they?
[简答题]以下是一位教师教学《乌鸦喝水》总结全文时的片段,阅读并回答问题。 师:你觉得这是一只怎样的乌鸦? 生1:它很聪明,自己想办法喝到水了。 生2:乌鸦爱动脑,它想的办法挺巧妙。 生3:乌鸦很勤快,渴了的时候到处找水喝。 生4:乌鸦不讲卫生,小石子多脏呀! 生5:乌鸦不太会动脑筋,挺愚蠢的。 生6:乌鸦不会唱歌,叫声很烦人…… (教师对每种答案都点头肯定或微笑示意,特别对后四种意见大力赞赏) 问题:你认为这个片段的教学中有哪些优点?存在什么问题?试加以评述。(20分)
[简答题]以下是《十几减九》的教学片段,阅读并回答问题。 教师先让学生独立思考例题“12 — 9”的计算方法,然后展开师生对话,交流算法。 师:谁来介绍自己的方法,告诉大家你是怎么想的? 生1:我是数出来的。 师:你是怎么数出来的呢? 生1:我心里想着9,然后从9往下数(用手指表示),一直数到12,数了3个数,所以12减9就等于3。 师:你能给你的方法起个名称吗? 生1:(想了想)那就叫“数手指”法吧。 生2:老师,我不用数手指,而是用小棒来摆。 师:你是怎么摆的,又怎么算呢? 生2:我先摆出12根小棒,然后拿走9根,剩下3根,12减9就等于3,这种方法叫“摆小棒”法。 师:好一个“摆小棒”法,你真行! 生3:我不用数手指,也不用摆小棒就能算出来! 师:是吗?那就把你的高招说一说! 生3:(得意地)我把12分成10和2,先用10减9等于1,再用1和2加起来就等于3。 师:哇!你真聪明,能想出这么巧妙的方法,老师佩服你!那你给这种方法起名称了吗? 生3:我不知道该叫什么方法好。 师:还有谁的方法和生3的一样?你们一起来商量一下,给这种方法起个什么名称。 学生你一言我一语,说出了很多名称,有的叫“分开减”法,有的叫“先算10”法,有的说是“10 减”法,还有的叫“先算减,再算加”法。 师:这些名称都有道理,老师把你们的这些说法综合起来,起一个又简单又合理的名称,你们同意吗? 生:同意! 师:那就叫“破十法”吧! 生4:我还有一种方法比“破十法”还好! 师:是吗?怎么个好法,你说说! 生4:因为我知道9加3等于12,所以12减9就等于3,这种方法叫“想加算减”法! 师:你真会学习,能运用已经学过的知识来解决新问题。 生5:老师,我还有一种更好的方法,叫“连续减”法! 师:(惊讶地)真的吗?怎么连续减呢? 生5:(兴奋地跑上讲台)我先用12里的2减去9里面的2,再用10减去剩下的7就得到3。 师:你真是一个“小数学家”,太了不起了 ! 试述此教学片段中,体现了教师与学生互动教学活动的哪些特点?
[单选题]以下是“说说校园里的春天”这个E1语交际话题的教学构想,阅读并回答问题。 教师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去不同的观察点,并分别给他们提出不同的观察要求:一组观察小池里的水,一组观察花园里的花草,一组观察院内的树木。课堂上先问大家都观察到了什么,再互相发问。这样学生就会提出“我想知道池子里的水怎么样,和其他季节有什么不同”“我想知道花园里的什么花开了。开得怎样”“我想知道什么树木长出了叶子,你能描述一下吗”等问题。 对以上教学构想的评价,不准确的是( )。
A.“口语交际”注重的是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和沟通,它是一个听与说互动的过程,这个课堂构想,就在想方设法实现课堂中“说”的双向互动
B.口语交际是在特定的环境里产生的语言活动,教学时精心创设符合生活实际的交际情境,让学生去校园里找到春天,看到春天,再进行交流,避免了无话可说或者说空话的情况
C.“说”的能力是在“说”的实践中形成的,而不是靠传授知识技能所获得,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多给学生实践的机会,所以要充分利用课堂教学这个主阵地,鼓励学生在课堂上多说多练
D.口语交际旨在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要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实用性,所以应该设计一些有实际意义的活动,如自我介绍、课前演讲等
[简答题]某教师在口语交际教学《我们的画》中设计了以下几组活动,阅读并回答问题。 活动一:教师在课前把教室布置成刚刚举办过“二年级画展”的样子,让学生自由观赏,与环境互动,自然地萌发办自己班级画展的愿望。 活动二: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介绍自己的画,请小组里的伙伴对自己的画提出修改意见,并进行修改。 活动三:教师出示自己的画,进行示范介绍,请学生针对介绍和绘画作品提建议,为学生提供交际案例,让学生仿照老师的样子,自然、大方、有礼貌地向好朋友介绍自己的画,把话说完整,把图画的内容说清楚。好朋友要仔细倾听,认真评价。 活动四:以小组为单位,推选评委,带领大家评选“最受欢迎的画”,推荐参加班级画展,为了本组的画能被选中,小组的同学必须想办法说好推荐的理由,说服其他组的同学,其他组里的同学可以提出不明白的问题,或提出自己的意。 活动五:请获奖的同学在音乐声中上台领奖,其余学生当小记者,采访获奖的同学,让他们谈谈获奖时的感受、创作的过程等。 问题:你是怎样评价上述设计的?请从教和学的角度进行评述。(20分)
[单选题]以下是某位高中语文教师“自由写作”教学的片段,阅读并回答问题。(画线语句的序号与选项的序号是对应的) 师:【A】同学们。你们从不同学校、不同班级来到一个新的集体。在这个新集体里.同学们要共同生活、学习三年,这是我们的缘分。此时此刻,你一定希望早点了解班里每个同学的“子丑寅卯”。也希望自己能被大家尽快认识和接受。现在老师非常愿意做个沟通者:和大家一起用“我”自由之笔,写“我”自得之见,抒“我”自然之情,显“我”自在之趣.力求做到“我以我手写我心”,把“真实精彩独特的自己”诉之于文,以文会友(学生鼓掌)。(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探讨作文的真谛:写出有个性的我.有真情实感的文章。) 师:【B】叶圣陶老先生说:“写东西是怎么一回事 无非是把所见所闻的感受想一想。想清楚了.构成了有条有理的形式,用书面语气固定下来。”我们想想“我”是自己最熟悉的。最了解的。 所以只要静下心来。审视一下自己,完全可以像做菜那样做出有特殊风味的自家特色菜,奉献给大家。(生微笑.并考虑自己该从哪方面内容入手写。) 师:【C】老师这里准备了一份关于检测自己意志力和性格气质的表格,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取走这份资料。(学生中有60%的同学取走资料。以帮助自己进一步了解自己这一方面的情况,可以写这方面的内容。教师只作资料的提供者,而把选择权交还学生) (10分钟后,学生想好了写哪方面内容,有些想写自己的名字,有些想写自己的爱好,有些想写自己对自己的看法。有些想写别人眼中的自己……总之,都想写与众不同的真正的自己。) 师:【D】大家都找到了写自己的内容,那么在怎样让文章出彩上有什么要老师、同学帮助 的呢 生:1.拟题是否可以别出心裁 能否小组讨论出一些题目 2.写作文的形式可否有自己的创意 3.想了解别人对自己的评价,能否将完成作文的时间延至下周 (教师对学生提出的要求予以肯定,小组讨论热烈,课后学生还向教师、朋友、父母询问。了解自己在别人眼里的印象1 一周后,教师组织学生当堂完成作文。在写作过程中,学生因为情感和需要已找到释放点.35分钟内都已完成500字左右的文章,学生课堂作文体验十分愉快。后来。学生还提出10分钟的小组交流,教师完全允许,并请每组组织者将本组的交流情况写成小结上交。 以下对这则教学实录(节选)评析正确的一项是(  )。
A.教师抓住学生生活中交往的情感需求,使学生有了对作文的真实期待、适时切入了作文话题:介绍自己
B.用比喻的形式介绍怎么写作文、不利于学生的理解、有欠考虑
C.为学生提供检测材料。容易让学生形成形式化思维、不利于学生作文内容的丰富
D.学生提出的问题欠缺深度、由此可见教师对课堂生成的把控失当
[单选题]以下是某位初中语文教师“自由写作”教学的片段,阅读并回答问题。(画线语句的序号与选项的序号是对应的) 师:【A】同学们,你们从不同学校、不同班级来到一个新的集体。在这个新集体里,同学们要共同生活、学习三年,这是我们的缘分。此时此刻,你一定希望早点了解班里每个同学的“子丑寅卯”,也希望自己能被大家尽快认识和接受。现在老师非常愿意做个沟通者.和大家一起用“我”自由之笔,写“我”自得之见,抒“我”自然之情,显“我”自在之趣,力求做到“我以我手写我心”,把“真实精彩独特的自己”诉之于文,以文会友(学生鼓掌)。(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探讨作文的真谛:写出有个性的我,有真情实感的文章) 师:【B】叶圣陶老先生说:“写东西是怎么一回事?无非是把所见所闻的感受想一想.想清楚了,构成了有条有理的形式,用书面语气固定下来。”我们想想“我”是自己最熟悉的,最了解的。所以只要静下心来,审视一下自己,完全可以像做菜那样做出有特殊风味的自家特色菜,奉献给大家。(生微笑,并考虑自己该从哪方面内容入手写) 师:【C】老师这里准备了一份关于检测自己意志力和性格气质的表格,有兴趣的同学可以拿上这份资料看看。(学生中有60%的同学取走资料,以帮助自己进一步了解自己这一方面的情况,可以写这方面的内容:教师只作资料的提供者,而把选择交还学生自主) (10分钟后,学生想好了写哪方面内容,有些想写自己的名字,有些想写自己的爱好,有些想写自己对自己的看法,有些想写别人眼中的自己……总之,都想写与众不同的真正的自己) 师:【D】大家都找到了写自己的内容,那么在怎样让文章出彩上有什么要老师帮助.同学帮助的呢? 生:1.拟题是否可以别出心裁?能否由小组讨论出一些题目?2.写作文的形式可否有自己的创意?3.想了解别人对自己的评价,能否将完成作文的时间延至下周? (教师对学生提出的要求予以肯定,小组讨论热烈,课后学生还向教师、朋友、父母询问,了解自己在别人眼里的印象) 一周后,教师组织学生当堂完成作文。在写作过程中,学生因为情感和需要已找到释放点,35分钟内都已完成500字左右的文章,学生课堂作文体验十分愉快。后来,学生还提出10分钟的小组交流.教师完全允许,并请每组组织者将本组的交流情况写成小结上交。 以下对这则教学实录(节选)评析正确的一项是()。
A.教师抓住学生生活中交往的情感需求,使学生有了作文的真实期待,适时切入了作文话题:介绍自己
B.用比喻的形式介绍怎么写作文,不利于学生的理解,有欠考虑
C.为学生提供检测材料,容易让学生形成形式化思维,不利于学生作文内容的丰富
D.学生提出的问题欠缺深度,由此可见教师对课堂生成的把控失当
[单选题]以下是某位高中语文教师有关《苏武传》一课的教学反思(节选),阅读并回答问题。 《苏武传》是一篇传记体裁的名篇,其主题就是通过阅读,让读者感受苏武高贵的灵魂。我在教学这篇课文时,就是以“高贵”作为进入人物灵魂的切入点.教学的研究课题也是“与高贵对话”。首先.以“高贵”导入新课,让学生讨论什么是“高贵”。通过讨论,学生懂得了高贵其实与个人的年龄、性别、职位、民族等没有关系,关键在于心灵的强大与自身的信念。其次,感受“高贵”。让学生在文本中找出能表现“高贵”的事件。第三,解读“高贵”。让学生思考,作者是通过哪些手法来解读“高贵”的。第四,拓展“高贵”。让学生搜集和整理有关“高贵”的名言名录。 对上述教学反思评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突出了文本人物的形象特点、准确地抓住了文本教学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要求
B.以文章人物形象为切入点能够让学生围绕人物展开讨论、加深对文章内涵的理解,达到与文本人物进行深入沟通与对话的目的
C.四个问题、体现了层层深入的课堂教学节奏、有利于学生领略文学作品在选材和表现上的艺术手法,使学生在知识积累中拓展、迁移
D.整个阅读教学课堂以“高贵”为中心串联在一起,课堂结构紧凑,阅读中心明确,提高了阅读教学目标的达成度
[简答题]以下是《十几减九》的教学片段,阅读并回答问题。 教师先让学生独立思考例题“12—9”的计算方法,然后展开师生对话,交流算法。 师:谁来介绍自己的方法,告诉大家你是怎么想的? 生1:我是数出来的。 师:你是怎么数出来的呢? 生1:我心里想着9,然后从9往下数(用手指表示),一直数到12,数了3个数,所以12减9就等于3。 师:你能给你的方法起个名称吗? 生1:(想了想)那就叫“数手指”法吧。 生2:老师,我不用数手指,而是用小棒来摆。 师:你是怎么摆的,又怎么算呢? 生2:我先摆出12根小棒,然后拿走9根,剩下3根,12减9就等于3,这种方法叫“摆小棒”法。 师:好一个“摆小棒”法,你真行! 生3:我不用数手指,也不用摆小棒就能算出来! 师:是吗?那就把你的高招说一说! 生3:(得意地)我把12分成10和2,先用10减9等于1,再用1和2加起来就等于3。 师:哇!你真聪明,能想出这么巧妙的方法,老师佩服你!那你给这种方法起名称了吗? 生3:我不知道该叫什么方法好。 师:还有谁的方法和生3的一样?你们一起来商量一下,给这种方法起个什么名称。 学生你一言我一语,说出了很多名称,有的叫“分开减”法,有的叫“先算10”法,有的说是“10减”法,还有的叫“先算减,再算加”法。 师:这些名称都有道理,老师把你们的这些说法综合起来,起一个又简单又合理的名称,你们同意吗? 生:同意! 师:那就叫“破十法”吧! 生4:我还有一种方法比“破十法”还好! 师:是吗?怎么个好法,你说说! 生4:因为我知道9加3等于12,所以12减9就等于3,这种方法叫“想加算减”法! 师:你真会学习,能运用已经学过的知识来解决新问题。 生5:老师,我还有一种更好的方法,叫“连续减”法! 师:(惊讶地)真的吗?怎么连续减呢? 生5:(兴奋地跑上讲台)我先用12里的2减去9里面的2,再用10减去剩下的7就得到3。 师:你真是一个“小数学家”,太了不起了! 问题:试述此教学片段中,体现了教师与学生互动教学活动的哪些特点?(20分)

我来回答:

购买搜题卡查看答案
[会员特权] 开通VIP, 查看 全部题目答案
[会员特权] 享免全部广告特权
推荐91天
¥36.8
¥80元
31天
¥20.8
¥40元
365天
¥88.8
¥188元
请选择支付方式
  • 微信支付
  • 支付宝支付
点击支付即表示同意并接受了《购买须知》
立即支付 系统将自动为您注册账号
请使用微信扫码支付

订单号:

请不要关闭本页面,支付完成后请点击【支付完成】按钮
恭喜您,购买搜题卡成功
重要提示:请拍照或截图保存账号密码!
我要搜题网官网:https://www.woyaosouti.com
我已记住账号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