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详情
当前位置:首页 > 职业培训考试
题目详情:
发布时间:2023-10-14 04:45:54

[多项选择]孟子将“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列为与天伦之乐、德性生活之乐相并列的“三乐”之一,表明()。
A. 孟子对“有父之亲,有君之尊”重要性的肯定
B. 孟子对“人师”职业重要性的肯定
C. 肯定了教育劳动的精神审美意蕴
D. 要求统治者“贵师而重傅”

更多"孟子将“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列为与天伦之乐、德性生活之乐相并列的“三乐"的相关试题:

[单项选择]“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一语出自()
A. 《论语》
B. 《学记》
C. 《孟子·尽心上》
D. 《劝学篇》
[单项选择]将“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视为人生三大乐趣之一的教育家是()。
A. 孔子
B. 孟子
C. 苟子
D. 庄子
[单项选择]“教育”一词最早见于():“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
A. 《尚书》
B. 《大学》
C. 《孟子·尽心上》
D. 《论语》
[填空题]最早把教育二字联系起来的是(),()一文中提到“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
[单项选择]“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这句话出自()。
A. 孔子
B. 孟子
C. 韩非子
D. 老子
[单项选择]亚历士多德把德性分为理智德性和()
A. 伦理德性
B. 思考德性
C. 痛苦德性
D. 行为德性
[多项选择]《德育原理》讲究德性、培养德性,追求德性,是古今不可否认的社会实际,人的生活为什么要讲德性?社会为什么要关注德性,培养德性?本书的编写者认为德性是()
A. 人之本性之一
B. 人实现善行的内在条件
C. 人适应并作为于社会的内在条件
D. 社会和谐与文明得以保持的内在源泉
[名词解释]德性即知识
[单项选择]()指出伦理德性就是关于快乐和痛苦的德性。
A. 亚里士多德
B. 马斯洛
C. 杜威
D. 陈桂生
[多项选择]得人心者得天下,失人心者失天下,怎么赢得人心()
A. 科学发展,使我们国家社会主义不断发展,老百姓生活水平越来越高
B. 有处理公平的能力
C. 解决腐败问题,解决领导干部、党员违纪违规、道德败坏的问题,有好的监督机制
D. 解决制度体制的问题,提高监督的权威性,使监督不受制于人
[单项选择]社会意义上的德性概念,不仅指公民德性,也包括()
A. 公共德性
B. 国家德性
C. 体制德性
D. 本质德性
[判断题]中国的主流文化逻辑是得武力者得天下。
[判断题]人的为德甚至尚德的本性,使人必然讲究德性,过一种德性生活。
[判断题]“人类之所以千差万别,就是由于教育之故。
[单项选择]()认为德性就是中道。
A. 亚里士多德
B. 马斯洛
C. 魏书生
D. 杜威
[单项选择]德性品格应当是()。
A. 实践品格
B. 真理助手
C. 德性要求
D. 科学推理
[单项选择]“寓德育于教学之中,寓德育于活动之中,寓德育于教师榜样之中,寓德育于学生自我教育之中,寓德育于管理之中”,这是德育过程的哪一条规律的体现?()
A. 德育过程是培养学生知、情、意、行的过程
B. 德育过程是促进学生思想内部矛盾斗争发展的过程,是教育和自我教育统一的过程
C. 德育过程是组织学生的活动交往,统一多方面的教育影响的过程
D. 德育过程是长期的反复的逐步提高的过程
[单项选择]得人心者得天下,失人心者失天下。我们党要长期执政,最主要、最本质、最核心的是()
A. 要赢得人心
B. 要占有市场
C. 要党内控制

我来回答:

购买搜题卡查看答案
[会员特权] 开通VIP, 查看 全部题目答案
[会员特权] 享免全部广告特权
推荐91天
¥36.8
¥80元
31天
¥20.8
¥40元
365天
¥88.8
¥188元
请选择支付方式
  • 微信支付
  • 支付宝支付
点击支付即表示同意并接受了《购买须知》
立即支付 系统将自动为您注册账号
请使用微信扫码支付

订单号:

请不要关闭本页面,支付完成后请点击【支付完成】按钮
恭喜您,购买搜题卡成功
重要提示:请拍照或截图保存账号密码!
我要搜题网官网:https://www.woyaosouti.com
我已记住账号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