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详情
当前位置:首页 > 职业培训考试
题目详情:
发布时间:2024-06-23 05:59:38

[多选题]恶意透支的主观认定,强调行为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下列选项符合“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的情形是( )。
A.甲明知没有还款能力而大量透支,无法归还
B.乙肆意挥霍透支的资金,无法归还
C.丙透支后逃匿、改变联系方式,逃避银行催收
D.丁抽逃、转移资金,隐匿财产,逃避还款

更多"[多选题]恶意透支的主观认定,强调行为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下列选项符合"的相关试题:

[多选题]多选 3 恶意透支的主观认定,强调行为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下列选项符合“以非法占有为目的” 的情形是( )。
A.甲明知没有还款能力而大量透支,无法归还
B.乙肆意挥霍透支的资金,无法归还
C.丙透支后逃匿、改变联系方式,逃避银行催收
D.丁抽逃、转移资金,隐匿财产,逃避还款
[判断题]“恶意透支”,是指持卡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超过规定限额或者规定期限透支,并且经发卡银行两次催收后超过3个月仍不归还的行为。
A.正确
B.错误
[判断题] 5 “恶意透支”,是指持卡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超过规定限额或者规定期限透支,并且经发卡银行两次催收后超过3个月仍不归还的行为。
A.正确
B.错误
[不定项选择题]对逃税罪主观方面的认定,下列选项错误的是:( )
A.逃税罪的主观方面为故意
B.如行为人出于过失,数额特别大的,也可以构成逃税罪
C.如行为人出于一时疏忽或不懂有关税法而没有按时申报纳税,漏缴了应纳税款的,不构成逃税罪
D.因制度混乱、账目不清而漏缴税款的,不构成逃税罪
[判断题]行为人在统计活动中虽然没有主观上的过错,但却造成了客观上的危害后果,其行为也可以被认定为统计违法行为。()
[判断题]火灾调查中间接认定等于主观认定。( )
A.正确
B.错误
[多项选择]下列案件中,行为人主观方面对被害人的死亡持间接故意的有:()
A. 汽车司机甲肇事之后,将被害人搬到路边的小树林里,致使被害人由于失血过多而死亡
B. 乙为了防止小偷而在花房周围私拉电网,结果导致小偷触电身亡
C. 甲、乙二人看见山下有小孩玩耍,打赌不会砸到小孩而将山上的机井盖子滚下山,结果将小孩砸死
D. 丙向高速公路上扔石头,砸坏正在过往的车辆,其中一石块砸中车内的乘客,造成乘客当场死亡
[判断题] 5 成立毒品犯罪,行为人主观上必须是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所实施的行为是走私、贩卖、运输、制造、非法持有毒品行为。
A.正确
B.错误
[多选题]构成直接故意犯罪,行为人主观上应当符合下列( )条件。
A.放任危害结果发生
B.明知危害结果可能发生
C.希望危害结果发生
D.明知危害结果必然发生
[多选题] 3 构成直接故意犯罪,行为人主观上应当符合下列( )条件。
A.放任危害结果发生
B.明知危害结果可能发生
C.希望危害结果发生
D.明知危害结果必然发生
[单项选择]从提供不真实或者不完整统计资料的统计违法行为的主观构成来看,是以行为人()为前提的。
A. 故意
B. 恶意
C. 有过错
D. 有过失
[判断题] 区分索债型非法拘禁罪与绑架罪的关键在于行为人与被害人之间是否有债权债务关系及行为人的主观方面。


A.正确
B.错误
[单选题]假想防卫:是指客观上不存在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行为人主观上误认为正在发生不法侵害,而对想象的“侵害人”实施了正当防卫。下列不属于假想防卫的是( )。
A.某人隐约发现有人躲在窗下,以为是小偷来偷东西,用棍子将其打伤,结果发现是小孩在捉迷藏
B.某乙在街上行走时发现前面一个正是公安局通缉的贪污犯,随即上前将其捉住,结果却发现认错人了
C.村民李某家因连续被盗十分恼火,一天晚上,他发现有人悄悄走进其院子,顺手便打,却发现原来是儿子回来晚了
D.某甲深夜骑车回家,路边突然出现一人,他以为是来抢劫的,遂将该人暴打一顿,结果发现是想和自己开玩笑的中学同学

我来回答:

购买搜题卡查看答案
[会员特权] 开通VIP, 查看 全部题目答案
[会员特权] 享免全部广告特权
推荐91天
¥36.8
¥80元
31天
¥20.8
¥40元
365天
¥88.8
¥188元
请选择支付方式
  • 微信支付
  • 支付宝支付
点击支付即表示同意并接受了《购买须知》
立即支付 系统将自动为您注册账号
请使用微信扫码支付

订单号:

请不要关闭本页面,支付完成后请点击【支付完成】按钮
恭喜您,购买搜题卡成功
重要提示:请拍照或截图保存账号密码!
我要搜题网官网:https://www.woyaosouti.com
我已记住账号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