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详情
当前位置:首页 > 职业培训考试
题目详情:
发布时间:2023-11-05 19:53:52

[简答题]背景资料 某80万吨矿井采用一对立井井筒开拓方式,一施工企业承揽了一个直径为5m,深度为410m的主井井筒,承包价格为每米2万元,另外临时设施费为100万元,总承包价格为1000 万元。 在施工过程中,建设单位提出设计更改,使井筒深度增加了 100m。业主提出按原价每米2 万元的造价,增加费用170万元,与承包商商议。 问题: (1)建设单位提出的计价方法是否合理? (2)提出承包商的合理处理意见。 (3)说明各种合同变更的程序。

更多"[简答题]背景资料 某80万吨矿井采用一对立井井筒开拓方式,一施工企"的相关试题:

[简答题]

某新建矿井设计年生产能力为120万吨,采用立井开拓方式。该矿井主井井深700m,建设单位在招标文件中提供的地质资料预测:在井深300~310m需穿过K含水岩层,预计涌水量35m3/h左右。某施工单位中标该工程,与建设单位签订了固定总价合同。由二级矿业工程注册建造师王某担任项目经理。2013年2月10日,井筒施工至305m,未揭露到K含水岩层,施工单位认为建设单位提供的地质资料有误,继续组织施工。2月14日,当井筒施工至312m时,工作面发生突水事故(后证实揭露到K含水岩层),涌水量达40m3/h,事故造成3名工人重伤,井筒被淹40m。事故发生后,施工单位按照施工组织设计要求紧急安装排水设施进行排水。经建设单位同意,该段采用了工作面注浆治水措施,安全通过了K含水岩层。经统计:突水事故造成直接经济损失30万元,影响工期10d;工作面注浆发生费用50万元,影响工期25d。施工单位对此向建设单位提出工期和费用索赔。

问题:

1.王某是否有资格担任该工程的项目经理?说明理由。

2.根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规定,该安全事故属于哪一等级?该突水事故主要责任由谁承担?

3.指出施工单位在井筒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并说明正确的做法?

4.施工单位向建设单位提出工期和费用索赔,是否合理?说明理由。

[简答题]背景资料  某大型矿井采用立井开拓方式,主井直径6.0m,井深890m;副井直径7.0m,井深850m;设计巷道断面较大,井底装载硐室在主井车场水平以下。业主提供的地质资料中,基岩段涌水量小于10m3/h。施工单位经业主同意安排主井比副井提前3个月开工,装载硐室随井筒同时施工;主井进行临时改绞,用临时罐笼提升。  实际施工中,副井施工较顺利,预计可按时到底。主井地面预注浆效果较差,施工的涌水量达65m3/h。施工单位通过增加排水设备,强行通过了含水层。由于涌水影响,预计主井将比副井滞后2.5个月到底。主、副井短路贯通需2个月。经研究,决定临时改绞的方案不变。设计单位提供井底车场平面施工图如图所示。
[简答题]背景资料: 某生产矿井采用立井开拓,年生产能力90万t,采用副井进风、主井回风通风方式。 矿井生产已经多年,为保证矿井生产的正常接替,经研究决定实施矿井延深。矿井延深方案是在工业广场内新开一个副井,距离原副井150m,原副井将作为回风井。 考虑到该矿井表土为不稳定土层,且含水较大,新副井设计采用冻结法施工。为节约工程投资,新副井的设计采用了原主、副井的地质资料。 在新副井的招标工作中,新副井井筒冻结工程和掘砌工程作为两个独立的工程项目先后进行招标,某矿建施工单位先后中标。在签订合同时,该矿井招标部门认为两项工程由同一家单位中标,可减少部分措施工程费,要求施工单位在原投标报价的基础上优惠10%,施工单位提出不同意见。 问题: 1.该矿井延深新副井设计采用原井筒的地质资料是否合理说明理由。 2.新副井施工井筒检查钻孔的布置有何要求 3.该矿井将新副井井筒工程划分为冻结工程和掘砌工程分别进行招标是否合理说明理由。 4.针对矿井招标部门提出的优惠要求,施工单位应如何应对
[简答题]背景资料: 某施工总承包单位中标承建某高瓦斯矿井工程,该矿井采用立井开拓,主、副、风井均在同一工业广场内,三个井筒均采用冻结法施工。其中主井井筒净直径6.5m,井深720m;副井井简直径7.5m,井深700m;风井井筒净直径5.0m,井深670m。井下巷道较多,开拓任务重,工期紧。矿井开工前,建设单位提交了矿井的地质报告、井筒检查孔地质柱状图、地面工业广场布置图、修建了进矿道路及供电线路等。在施工过程中发生了下列事件: 事件一:由于矿井无边界风井,确定矿井采用单向掘进施工方案。副井井筒利用永久井架凿井,井筒的开工顺序依次为中央风井、副井、主井,主井箕斗装载硐室与主井井筒同时施工。 事件二:井筒到底后进行主井与风井的贯通,进行主井临时改绞,再与副井贯通,同时开展井底车场巷道及大巷的施工。 事件三:主井井筒工期出现延误3个月,副井和风井进度正常,为便于施工,施工单位仍坚持主井箕斗装载硐室与主井井筒同时施工。 事件四:井筒到底后,井筒装备交替方案是主井临时改绞,风井进行永久装备,副井也进行永久装备,副井交付使用后进行主井的永久装备。 问题: 1.事件一中,井筒的开工顺序是否合适?为什么?说明合理的开工顺序。 2.纠正事件二中的不妥之处,并说明理由。 3.事件三中,施工单位的坚持是否合理?说明理由。 4.纠正事件四中的不妥之处,并说明理由。
[简答题]【背景资料】 某建设工程公司承担了矿井的施工工作。该矿井采用立井开拓方式,中央边界式通风,井田中央布置了2个井筒,主井井筒净直径5.5m,井深650m;副井井筒直径7.0m,井深625m;风井位于井田东北部边界,净直径5.0m,井深515m。 施工单位在矿井开工前,组织编制了该矿井的施工组织设计,确定了矿井的施工方案,明确了施工准备工作的具体内容,并进行了认真准备。考虑到井筒表土较薄,又没有流沙,采用普通法进行施工;基岩部分采用钻眼爆破法施工;主、副井到底后进行短路贯通,然后副井永久装备,主井进行临时改绞,负责井底车场及大巷的施工;在与风井贯通后进行采区巷道的施工。 但在矿井的建设过程中,主井在表土段施工发生了突水问题,使工程拖延了4个月。副井先到底,矿井整个施工组织被打乱。 【问题】 1.根据本矿井的基本条件,矿井应采用哪种施工方案? 2.本矿井的施工组织设计应由哪个单位负责编制? 3.井筒的施工组织设计编制内容包括哪些? 4.在主井发生淹井事故后,如何及时调整施工进度计划安排?
[简答题]背景资料: 某建设工程公司承担了一矿井的施工工作。该矿井采用立井开拓方式,中央边界式通风,井田中央布置了2个井筒,主井井筒净直径5.5m,井深650m;副井井筒净直径7.0m,井深625m;风井位于井田东北部边界,净直径5.0m,井深515m。 施工单位在矿井开工前,组织编制了该矿井的施工组织设计,确定了矿井的施工方案,明确了施工准备工作的具体内容,并进行了认真准备。考虑到井筒表土较薄,又没有流沙,采用普通法进行施工;基岩部分采用钻眼爆破法施工;主、副井到底后进行短路贯通,然后副井永久装备,主井进行临时改绞,负责井底车场及大巷的施工;在与风井贯通后进行采区巷道的施工。 但在矿井的建设过程中,主井在表土段施工发生了突水问题,使工程拖延了4个月。副井先到底,矿井整个施工组织被打乱。 2.问题 (1)根据本矿井的基本条件,矿井应采用哪种施工方案? (2)本矿井的施工组织设计应由哪个单位负责编制? (3)井筒的施工组织设计编制内容包括哪些? (4)在主井发生淹井事故后,如何及时调整施工进度计划安排?
[简答题]

(二)

【背景资料】

某新建矿井,设计年产量1000万吨,立井开拓,主、副、风井深度分别为600m、630m、595m,均布置在工业广场内。相关地质资料表明:井田内第四、第三系地层缺失;井筒穿过的水文地质条件简单,煤层无瓦斯显现;开采水平以下200m有奥陶系灰岩,但没有更详细的资料。开采水平的等高线图显示,井底车场以外井田构造复杂,断层较多。井筒施工期间涌水量很小,三个井筒快速到底后,顺利转入二、三期工程。为尽早建成矿井,建设单位引进多个单位同时施工。某日,一主要运输巷道工作面的施工人员汇报,该工作面底板有出水,并有明显鼓起现象,但没有引起相关部门重视,未采取探水措施。隔天,工作面放炮后突发重大涌水事故,造成淹井。

【问题】

1.建设单位提供的该矿井地质资料有何重要缺陷?

2.从已有的地质资料分析,该矿井存在什么主要风险?为满足施工和安全要求,施工单位还应要求建设单位提供哪些地质资料和重要水文地质参数?

3.采掘工作面突水前的主要征兆有哪些?

4.简单叙述在安装钻机探水前应做的工作。

5.针对本案例,简要说明建设单位在安全管理方面的主要工作内容。

[简答题]某矿井采用立井开拓,主、副井井筒位于同一工业广场,主井井筒采用临时井架凿井,副井井筒采用永久井架凿井。主、副井井筒段采用冻结法施工,基岩段采用普通法施工。井筒基岩段预计涌水量8m3/h。主、副井井筒冻结及掘砌施工由某施工单位承担。该施工单位编制了矿井施工方案为:主、副井井筒交错开工,错开时间3个月。箕斗装载硐室与主井井筒同时施工,主、副井同时到底进行短路贯通。 在主井井筒基岩段施工过程中,遇到了地质资料未注明的含水层。该含水层涌水达到20m3/h,施工单位凭借自身的施工经验,提出了采用强排水方法通过含水层,需增加费用15万元,该方案经建设单位同意后,施工单位完成了含水层段的掘砌工作,但造成工期延误2个月。事后,施工单位向建设单位提出了补偿费用15万元和延长工期2个月的索赔。主井井筒通过含水基岩层后,按原掘进速度正常施工,副井井筒施工速度正常,为实现主、副井同时到底进行短路贯通,施工单位及时调整的施工方案。 【问题】 1.副井井筒利用永久井架凿井具有哪些优缺点? 2.确定该矿井主、副井井筒的合理开工顺序,并说明该开工顺序的优点。 3.施工单位提出的索赔是否合理?说明理由。 4.强排水方法通过含水层对施工单位及其井筒施工会造成哪些不利影响? 5.为保证主、副井两井同时到底,施工单位应如何调整主井井筒的施工组织方案?
[简答题]某施工总承包单位中标承建某高瓦斯矿井工程,该矿井采用立井开拓,主、副、风井均在同一工业广场内,三个井筒均采用冻结法施工。其中主井井筒净直径6.5m,井深720m;副井井筒直径7.5m,井深700m;风井井筒净直径5.0m,井深670m。井下巷道较多,开拓任务重,工期紧。矿井开工前,建设单位提交了矿井的地质报告、井筒检查孔地质柱状图、地面工业广场布置图、修建了进矿道路及供电线路等。在施工过程中发生了下列事件: 事件一:由于矿井无边界风井,确定矿井采用单向掘进施工方案。副井井筒利用永久井架凿井,井筒的开工顺序依次为中央风井、副井、主井,主井箕斗装载硐室与主井井筒同时施工。 事件二:井筒到底后进行主井与风井的贯通,进行主井临时改绞,再与副井贯通,同时开展井底车场巷道及大巷的施工。 事件三:主井井筒工期出现延误3个月,副井和风井进度正常,为便于施工,施工单位仍坚持主井箕斗装载硐室与主井井筒同时施工。 事件四:井筒到底后,井简装备交替方案是主井临时改绞,风井进行永久装备,副井也进行永久装备,副井交付使用后进行主井的永久装备。 问题: 1.事件一中,井筒的开工顺序是否合适 为什么 说明合理的开工顺序。 2.纠正事件二中的不妥之处,并说明理由。 3.事件三中,施工单位的坚持是否合理 说明理由。 4.纠正事件四中的不妥之处,并说明理由。
[简答题]某矿井采用立井开拓,主、副井井筒位于同一工业广场内,主井井筒采用临时井架凿井,副井井筒利用永久井架凿井,主、副井井筒表土段采用冻结法施工,基岩段采用普通法施工,井筒基岩段预计涌水量8m3/h。主、副井并筒冻结及掘砌施工由某施工单位承担,该 施工单位编制的矿井施工组织方案为:主、副井井筒交错开工,错开时间3个月;箕斗装载硐室与主井井筒同时施工;主、副井同时到底,进行短路贯通。 在主井井筒基岩段施工过程中,遇到了地质资料未注明的含水层,该含水层涌水量达20m3/h。施工单位根据自身的施工经验,提出了采用强排水方法通过含水层,需增加费用15万元。该方案经建设单位同意后,施工单位完成了含水层段的掘砌工作,但造成工期延误2个月。事后,施工单位向建设单位提出了补偿费用15万元和延长工期2个月的索赔。主井井筒在通过含水基岩层后,按原掘进速度正常施工;副井井筒施工进度正常。为实现主、副井同时到底进行短路贯通,施工单位及时调整了施工组织方案。 【问题】 1.副井井筒利用永久井架凿井具有哪些优缺点? 2.确定该矿井主、副井井筒的合理开工顺序,并说明该开工顺序的优点。 3.施工单位提出的索赔是否合理?说明理由。 4.强排水方法通过含水层对施工单位及其井筒施工会造成哪些不利影响? 5.为保证主、副井两井同时到底,施工单位应如何调整主井井筒的施工组织方案?
[简答题]某建设工程公司承担了一矿井的施工工作。该矿井采用立井开拓方式,中央边界式通 风,井田中央布置了 2个井筒,主井井筒净直径5.5m,井深650m;副井井筒净直径 7.0m,井深625m;风井位于井田东北部边界,净直径5. 0m,井深515m。 施工单位在矿井开工前,组织编制了该矿井的施工组织设计,确定了矿井的施工方 案,明确了施工准备工作的具体内容,并进行了认真准备。考虑到井筒表土较薄,又没有流沙,采用普通法进行施工;基岩部分采用钻眼爆破法施工;主、副井到底后进行短路贯 通,然后副井永久装备,主井进行临时改绞,负责井底车场及大巷的施工;在与风井贯通 后进行采区巷道的施工。 但在矿井的建设过程中,主井在表土段施工发生了突水问题,使工程拖延了4个月。 副井先到底,矿井整个施工组织被打乱。 问题 (1)根据本矿井的基本条件,矿井应采用哪种施工方案? (2)本矿井的施工组织设计应由哪个单位负责编制? (3)井筒的施工组织设计编制内容包括哪些? (4)在主井发生淹井事故后,如何及时调整施工进度计划安排?
[简答题]背景资料 某施工单位承建一立井井筒,该井筒直径为6. 5m,深度为668m,采用立井混合作业施工方式。主要机械化设备配套方案采用了FIS-6伞钻打眼、HZ-4中心回转抓岩机出矸、两套单钩提升、液压伸缩式模板砲壁,炮眼深度为2. 4m,模板高度为2.0m。施工组织采用正规循环作业,综合掘进队劳动组织,每天完成一个循环。但实际施工进度较慢,循环组织经常被打乱,掘进工效低。 问题: (1)该井筒采用混合作业方式是否合适? (2)该井筒施工的机械化设备配套方案是否合理? (3)该井筒的劳动组织形式是否合适? (4)说明井筒进度慢、掘进工效低的关键原因。
[简答题]背景资料: 某施工单位承包立井井筒与井底车场的施工项目。该立井井筒采用表土层注浆加固的方法治理破裂的井壁,为防止注浆时浆液压力过大对井壁产生破坏而涨成井筒涌水事故,施工单位制定相关应急预案。项目实施中一旦发生井壁破裂漏水,施工单位将迅速在井筒内架设槽钢井圈,防止井壁破裂范围扩大,同时采用喷混凝土封闭。施工单位制定了注浆方案,每天中班进行注浆施工,注浆时严格控制注浆压力,同时施工单位还将槽钢井圈堆放在井口指定位置,以便应急使用。 施工中,某一夜班,主提升绞车由司机张某一人值班,在下放吊桶时打盹,导致吊桶全速过放,井底李某从井筒一侧到另一侧去移动水泵,正好穿过吊桶下方,因躲闪不及被当场砸死。事故发生后,井下作业人员由于恐慌争先上井,赵某没有保险带,为了安全就挤在吊桶中央。吊盘信号工在把吊桶稳好后就发出提升信号升井。在升井过程中,突遇断电,赵某被甩出吊桶坠落身亡。 事故发生后,项目经理立即组织事故调查小组,并上报了施工单位有关领导,同时恢复施工。经调查,赵某是新招聘的工人,以前从未从事过井下作业,尚未签订劳动合同。到了施工单位只经过3天的简单培训就下井进行作业。 问题: 1.应急预案的主要内容包括哪些? 2.施工单位针对井筒表土注浆所制定的应急预案是否可行?为什么? 3.本工程中事故发生过程中有哪些人违章?违章的内容是什么? 4.项目经理在本次事故中有哪些违章行为?相关规定是什么?

我来回答:

购买搜题卡查看答案
[会员特权] 开通VIP, 查看 全部题目答案
[会员特权] 享免全部广告特权
推荐91天
¥36.8
¥80元
31天
¥20.8
¥40元
365天
¥88.8
¥188元
请选择支付方式
  • 微信支付
  • 支付宝支付
点击支付即表示同意并接受了《购买须知》
立即支付 系统将自动为您注册账号
请使用微信扫码支付

订单号:

请不要关闭本页面,支付完成后请点击【支付完成】按钮
恭喜您,购买搜题卡成功
重要提示:请拍照或截图保存账号密码!
我要搜题网官网:https://www.woyaosouti.com
我已记住账号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