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详情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类考试 > 社会工作者考试
题目详情:
发布时间:2023-11-11 06:26:21

[单项选择]社会工作者小李从青少年服务组调入禁毒服务组。在一次督导会上,小李表示自己对这项服务非常陌生,不知道如何开展工作。督导应首先向小李()
A. 传授与戒毒建立关系的技巧
B. 介绍戒毒服务项目的资源状况
C. 强调开展戒毒服务的必要性
D. 介绍戒毒者的心理和社交特点

更多"社会工作者小李从青少年服务组调入禁毒服务组。在一次督导会上,小李表示自"的相关试题:

[单项选择]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以“通过资助服务、利益表达和社会倡导,帮助青少年提高能力,改善青少年成长环境”为使命,倡导“社会责任、创造进取、以人为本、追求卓越”的价值观,曾发起和实施了社会参与广泛、富有影响的“希望工程”。该组织属于( )。
A. 政府部门
B. 群团组织
C. 社会服务类民间组织
D. 社会公益类事业单位
[单项选择]黄文在开展青少年社会工作时,不仅探索建立学校、家庭、社区良性互动的青少年社会工作模式,还提供青少年父母亲职教育机会,提高父母教导青少年的技巧。黄文的这些工作属于( )的青少年社会工作。
A. 支持性
B. 教育性
C. 发展性
D. 预防性
[单项选择]青少年具有多元性特征,青少年的需求也是一个复杂多元的概念。从发展的角度,青少年个体发展性需要不包括( )。
A. 建立个体的价值体系,符合主观世界的需求
B. 发展符合社会期望的认知技能和概念
C. 自食其力,寻求经济独立
D. 接纳自己的身体与容貌,表现符合社会所规范的性别角色需求
[多项选择]青少年社会工作的根本目标是激发青少年( )的潜能。
A. 自我反省
B. 自我发展
C. 自我控制
D. 自我成长
E. 自我教育
[单项选择]某大型社会工作机构专门负责建立青少年组织,这属于青少年( )的社会工作。
A. 主观层面
B. 客观层面
C. 微观层面
D. 宏观层面
[多项选择]在青少年时期,青少年往往会因为不良环境的影响而出现行为偏差,成为“问题少年”,如学业上的失败会导致多重负面影响;对异性的好奇和社会责任感的缺乏可能会导致不良行为或性犯罪。作为应对,我们可以采取以下( )的办法。
A. 家庭与学校形成良好的合作关系,加强联系
B. 巩固家庭,开设家长学校,防止家庭/家长对青少年的不利影响
C. 学校每天在早自习的时候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D. 正确地进行性教育
E. 明确严格执行“未成年人不得入网吧”的规定,净化文化环境
[单项选择]青少年牙周炎主要病因
A. 家族遗传
B. 局部刺激
C. 细胞免疫缺陷
D. 培养出来的细菌与单纯性牙周性牙周炎不同
E. A+C+D
[单项选择]芬芳:花朵:青少年
A. 勤劳:黄牛:农民
B. 耀眼:太阳:医生
C. 明亮:教室:学生
D. 蜡烛:奉献:教师
[单项选择]根据艾德沃特(Atwater)对青少年特征的描述,青少年期处于生理心理不断成长、个人的心态及社会关系不断发生变化的过程中。这个时期的青少年开始关注与( )的人际交往。
A. 家庭成员
B. 社会成员
C. 同辈
D. 成年人
[多项选择]在生理、心理、社会等多视角分析青少年特点的基础上,青少年的发展性特征表现为( )。
A. 兼具质与量的改变
B. 具有共通性与变异性
C. 同时兼具稳定性与不稳定性的状态
D. 大脑和神经系统兼高度发达
E. 兼具连续性与间断性
[单项选择]小李在体育测试中前9次中的平均成绩为17分,最后一次测试后平均成绩为18分,那么小李在最后一次测试中得了几分( )
A. 27分
B. 19分
C. 25分
D. 28分
[多项选择]小梁负责青少年的社会工作,他可以针对青少年的改变及发展性需要开展各类小组工作,这些小组包括( )。
A. 娱乐小组
B. 服务小组
C. 自助小组
D. 教育小组
E. 交朋友小组
[单项选择]某社会工作机构专门针对青少年个体需求开展个案辅导服务,则该机构提供的是青少年( )层面的社会工作。
A. 微观
B. 中观
C. 宏观
D. 综合
[单项选择]社会工作者组织青少年成立茶道学习小组,邀请资深茶艺专家对小组成员进行辅导和训练,组织青少年到各敬老院表演茶道技艺,通过学习、游戏、演出等小组活动,促使青少年实现成长,并在服务他人过程中感受自身潜能并获得自信。这样的小组属于( )。
A. 娱乐小组
B. 教育小组
C. 焦点小组
D. 游戏技巧小组
[单项选择]某省青少年保护委员会准备在“五四青年节”举办促进青少年权益保障的大型公益宣传活动。在制订活动计划时,由委员会领导亲自调节各方面的行动,这种协调活动属于()。
A. 管理式协调
B. 沟通式协调
C. 工作性协调
D. 程序性协调
[多项选择]某青少年服务中心社会工作者小张为社区青少年开展成长小组以提高其自信水平,并采用实验法进行设计。他首先招募了20名社区青少年,将其随机配对为A、B两组;其次运用自信量表对所有20名社区青少年进行测量,发现两组的自信水平非常接近;小张随后对A组开展了若干次小组活动,B组则无任何专门安排;最后测量两组社区青少年的自信水平,并比较其差异。在此过程中,()。
A. A组是控制组
B. 自变量是几次小组活动
C. 研究者采用前后测控制组设计
D. B组是控制组
E. 两组最后测量结果的差异可以视为几次小组活动的效果

我来回答:

购买搜题卡查看答案
[会员特权] 开通VIP, 查看 全部题目答案
[会员特权] 享免全部广告特权
推荐91天
¥36.8
¥80元
31天
¥20.8
¥40元
365天
¥88.8
¥188元
请选择支付方式
  • 微信支付
  • 支付宝支付
点击支付即表示同意并接受了《购买须知》
立即支付 系统将自动为您注册账号
请使用微信扫码支付

订单号:

请不要关闭本页面,支付完成后请点击【支付完成】按钮
恭喜您,购买搜题卡成功
重要提示:请拍照或截图保存账号密码!
我要搜题网官网:https://www.woyaosouti.com
我已记住账号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