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详情
当前位置:首页 > 招录类考试 > 招警考试
题目详情:
发布时间:2023-12-06 03:16:11

[简答题]张某系某县公安局干部。1996年1月张某因涉嫌受贿被检察机关逮捕,1996年2月被县人民法院以受贿罪判处有期徒刑1年,检察机关提起抗诉。经市中级人民法院审理,认定张某犯受贿罪判处有期徒刑1年,犯诈骗罪判处有期徒刑5年,决定执行5年零6个月。经张某申请再审,高级人民法院对该案进行提审,并于1998年5月撤销原一审、二审判决,对张某宣告无罪。于是张某提出刑事赔偿。
请问:
张某能否要求赔偿为什么

更多"张某系某县公安局干部。1996年1月张某因涉嫌受贿被检察机关逮捕,19"的相关试题:

[简答题]张某系某县公安局干部。1996年1月张某因涉嫌受贿被检察机关逮捕,1996年2月被县人民法院以受贿罪判处有期徒刑1年,检察机关提起抗诉。经市中级人民法院审理,认定张某犯受贿罪判处有期徒刑1年,犯诈骗罪判处有期徒刑5年,决定执行5年零6个月。经张某申请再审,高级人民法院对该案进行提审,并于1998年5月撤销原一审、二审判决,对张某宣告无罪。于是张某提出刑事赔偿。
请问:
本案中的赔偿义务机关是哪一个为什么
[单项选择]张某因涉嫌受贿罪被逮捕,( )应在24小时以内讯问张某。
A. 办理该案的人民检察院
B. 执行逮捕的公安机关
C. 负责羁押的部门
D. 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
[简答题]陈某系某县公安局预审员,负责办理张某故意伤害案。在办案期间,陈某了解到张某是其小学同学赵某的外甥,因为这一层关系,张某遂答应赵某等张某家属的请托,为不追究张某的刑事责任帮忙。陈某利用其工作便利,销毁了张某作案的犯罪工具——一根铁棍,在讯问笔录中,把“张某用铁棍击打被害人头部”情节加以修改,改为“用手击打被害人头部”,同时还指使张某的亲属伪造张某的身份证明,以证明其未满16周岁。在此期间,陈某先后多次接受赵某及张某家属的吃请,并收受张某家属送去的烟、酒、水果等物品,价值2000元。
问:陈某的行为构成何罪为什么应当如何处理
[单项选择]被告人甲某原系某县公安局预审员,于2005年6月29日至8月26日在办理张某抢劫案期间,接受被告人张某家属的请托,对张某的年龄进行了涂改,把1986年生改为 1988年生,即由年满18岁改成不满18岁,在制作起诉意见书时,又把“张某用砍刀威逼”情节的“用砍刀”三字予以隐瞒。此间,甲某先后两次收受被告人家属的人民币4000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甲某构成滥用职权罪和受贿罪,应该数罪并罚
B. 甲某构成徇私枉法罪和受贿罪,应该择一重罪处断
C. 甲某构成包庇罪和受贿罪,应该数罪并罚
D. 甲某构成民事、行政枉法裁判罪和受贿罪,应该择一重罪处断
[多项选择]张某居住在A县,因涉嫌受贿被检察机关决定取保候审。取保候审期间,张某应当遵守的义务有哪些( )。
A. 未经A县公安机关批准不得离开A县
B. 未经A县检察机关批准不得离开A县
C. 在传讯的时候及时到案
D. 未经A县公安机关批准不得会见他人
[多项选择]除有碍侦查和无法通知的情况外,有关部门对赵某因涉嫌受贿罪执行逮捕后,下列哪个机关应在24小时以内将逮捕赵某的原因和羁押处所通知赵某的家属或所在单位 ( )。
A. 决定逮捕的人民检察院
B. 执行逮捕的公安机关
C. 负责羁押的部门
D. 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
[简答题] 甲题: 案情:犯罪嫌疑人张某、李某、高某,因涉嫌故意杀人的共同犯罪被检察机关提起公诉。由于三人对故意杀人犯罪供认不讳,因此A省B市人民法院由审判员5人组成合议庭审理后,判处张某、李某死刑,高某有期徒刑15年。一审判决宣告后,李某以量刑过重为由提出上诉,张某、高某没有提出上诉。由于该案事实清楚,二审法院不开庭审理了该案,并作出驳回上诉、维持原判的判决。二审法院将案件报最高人民法院核准死刑。最高人民法院组成人民陪审员和审判员共三人的合议庭对案件进行复核。经复核,最高人民法院认为张某、李某、高某涉嫌杀人的事实清楚,但是对李某不应判处死刑,因此作出撤销原判、发回重审的决定。 请指出该案中的程序性错误。
[简答题] 甲题:
案情:犯罪嫌疑人张某、李某、高某,因涉嫌故意杀人的共同犯罪被检察机关提起公诉。由于三人对故意杀人犯罪供认不讳,因此A省B市人民法院由审判员5人组成合议庭审理后,判处张某、李某死刑,高某有期徒刑15年。一审判决宣告后,李某以量刑过重为由提出上诉,张某、高某没有提出上诉。由于该案事实清楚,二审法院不开庭审理了该案,并作出驳回上诉、维持原判的判决。二审法院将案件报最高人民法院核准死刑。最高人民法院组成人民陪审员和审判员共三人的合议庭对案件进行复核。经复核,最高人民法院认为张某、李某、高某涉嫌杀人的事实清楚,但是对李某不应判处死刑,因此作出撤销原判、发回重审的决定。
[简答题]朱某、祝某、崔某、范某分别系某县公安局刑警大队副大队长、教导员、国内安保大队副大队长、刑警大队二中队副队长。朱某等4人在对犯罪嫌疑人李某审讯过程中,为达逼取口供迅速破案之目的,对李违法使用械具进行体罚。审讯停止后对李继续违法使用械具,使其长时间站立,逼迫其尽快交代案情。因体罚时间很长,诱发李某心肌炎发作,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死亡。案发后4人还先后三次订立攻守同盟,企图逃避法律制裁。在本案中,朱、祝指挥并参与,崔、范积极参与。
问:对朱某、祝某、崔某、范某4人的行为如何认定说明理由。
[单项选择]派出所民警张某,2005年5月5日负责查处一起赌博案件,5月7日,县公安局决定张某回避。对张某回避前的调查行为,( )。
A. 仍然有效
B. 无效
C. 由派出所所长决定是否有效
D. 由县公安局决定是否有效

我来回答:

购买搜题卡查看答案
[会员特权] 开通VIP, 查看 全部题目答案
[会员特权] 享免全部广告特权
推荐91天
¥36.8
¥80元
31天
¥20.8
¥40元
365天
¥88.8
¥188元
请选择支付方式
  • 微信支付
  • 支付宝支付
点击支付即表示同意并接受了《购买须知》
立即支付 系统将自动为您注册账号
请使用微信扫码支付

订单号:

请不要关闭本页面,支付完成后请点击【支付完成】按钮
恭喜您,购买搜题卡成功
重要提示:请拍照或截图保存账号密码!
我要搜题网官网:https://www.woyaosouti.com
我已记住账号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