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详情
当前位置:首页 > 职业培训考试
题目详情:
发布时间:2023-10-22 20:04:22

[简答题]陈某系某县一无业人员。2002年4月陈某以租赁钢模为由,与某市建材综合经营部负责人吴某签订了一份建筑施工物资租赁合同,陈某在交付了2000元定金后将250平方米的钢模(价值22000余元)取走,在钢模到手后陈某立刻以12000元的价格转卖给李某。在钢模已经转卖后,陈某发现吴某提供的钢模有特殊记号,遂向李某索回钢模,并退还了价款。考虑到钢模放在手中无用,陈某提出将钢模返还吴某,并要求吴某将定金退回。吴某则认为租赁期间未满,要求陈某支付违约金。陈某不愿支付违约金,遂将手中的钢模再次出卖,并将货款占为己有,至案发时货款已被陈某挥霍一空。
问:(1)陈某的行为构成何罪
(2)陈某的行为可否认定为普通民事合同欺诈简要说明理由。

更多"陈某系某县一无业人员。2002年4月陈某以租赁钢模为由,与某市建材综合"的相关试题:

[简答题]谢某,男,62岁,已退休,曾系某县建设局局长。在某县的检察院,谢某交代如下的事实:(1)在其担任局长期间,包工头甲为了争取到一个小区的项目,在春节期间送给他5万元过节费,谢某点头收下。后来由于该包工头的建筑队没有达到有关标准,谢某没有将该项目交给甲。(2)在其担任局长期间,建设局准备建办公大楼,谢某找来投标者乙,向其索要某某股票1万股,当时市场价格为10万元。乙送来股票后,谢某未付股金收下股票,不久将办公大楼的建设项目交给乙承建。但是由于股票市场波动,现在股票价格总共值100元。(3)谢某在担任局长期间,操办过58岁生日,谢某共收到其高中、大学同学的礼金80笔,共计1万元。(4)谢某在担任局长期间,职工丙被提拔为科长,丙为了感谢谢某的关照,事后将8万元的好处费交给谢某的妻子丁某,丁某事后告诉了谢某,谢某第二天将8万元上交建设局的纪委。 问:谢某交代的上述事实分别应当如何处理
[单项选择]某甲系某县人大代表,因涉嫌受贿被拘留。以下表述正确的是哪项( )
A. 应当在人民检察院执行拘留后,报请该县人大常委会
B. 应当在公安机关执行拘留后,报请该县人大常委会
C. 应当报请该县人大常委会许可,然后由公安机关执行
D. 应当报请该县人大常委会许可,然后由人民检察院执行
[简答题]胡某系某县人民法院分管民事审判庭工作的副院长。2006年夏天,胡某与前妻王某的女儿胡妮提出购买一辆中高档车,胡某答应留意。之后,胡妮又看中县城某房地产开发商刘某开发的别墅,提出购买一套,胡某也答应。一个月后,胡某主动联系车行老板万某,提出买广州本田车一辆,要求万某为其打折,同时承诺在涉及车市交易的案件上给予该车行关照。二个月后,胡某又主动联系房地产开发商刘某,让刘某为其预留两套别墅,要求为其打折,同时承诺可以在涉及房地产公司的案件上给予该公司关照。车行老板万某同意售车价格打七折。房地产开发商刘某同意在售房价格上打八折。与当地当时的车市、房市销售最低价相比,胡某通过获取汽车、房屋差价的方式,取得车行和房地产公司的150余万元款项。后被人举报案发。
在查处该案中,还发现胡某家中存有18万美元和30万港元,胡某虽提供了这些款项的来源线索,但因这些线索不具体而导致司法机关无法查实。
问:对胡某的行为应如何认定如构成犯罪,其触犯的罪名是什么应如何处理
[简答题]杨某原系某县食品卫生检查站的工作人员。刘某与相邻开酒店的蒋某因抢顾客发生争执,刘某怀恨在心便找到杨某,让杨某帮忙整治一下蒋某。于是,杨某来到蒋某的酒店,诬称蒋某的酒店卫生不合格,不容分说强令蒋某停业整顿,并扣缴了蒋某的营业执照,致使蒋某一个月未能正常营业,直接经济损失10万元,同时使该酒店的声誉受到了严重影响。
问:对杨某的行为如何定性?
[简答题]张某系某县公安局干部。1996年1月张某因涉嫌受贿被检察机关逮捕,1996年2月被县人民法院以受贿罪判处有期徒刑1年,检察机关提起抗诉。经市中级人民法院审理,认定张某犯受贿罪判处有期徒刑1年,犯诈骗罪判处有期徒刑5年,决定执行5年零6个月。经张某申请再审,高级人民法院对该案进行提审,并于1998年5月撤销原一审、二审判决,对张某宣告无罪。于是张某提出刑事赔偿。
请问:
张某能否要求赔偿为什么
[简答题]案情:李某,男,38岁,系某县副县长。某日晚李某利用收取公路建设集资款的机会以暴力手段将前去县办公室请求缓交的女青年王某强奸。王某被害后,立即到县人民法院告发,县检察院按管辖权的相关规定转往县公安局并通知其及时查处。县公安局派人前去调查,李某矢口否认,公安局因而没有立案。县检察院经调查发现王某被强奸属实,遂通知县公安局立案侦查,但县公安局立案后又作了撤案处理。
问题:
1.在本案中,县检察院将案件转往县公安局查处的做法对吗
2.如果人民检察院认为公安机关不立案和立案后又撤案的行为是错的,其应该怎么做,公安机关又应如何处理
3.在上述情况下,县检察院是否有权直接受理案件,如果有权受理,则要经过什么程序
[单项选择]王××原系某县民政局干部,1997年因工致残,同年经上级民政部门评定批准为一等残废,依法享受抚恤,1998年刘某因犯罪被审查,某县民政局因此怀疑其残废证可能是弄虚作假取得,曾书面请示地区民政局,要求取消其残废资格。该局复函指示县民政局复查刘某的残废情况,并将医疗单位的检查资料及结论上报,但县民政局未照此办理,只是停发了刘某的抚恤金。2000年刘某刑满释放后曾多次要求县民局发放抚恤金,恢复其残废待遇。2002年12月,县民政局将刘某的残废证收回,给其出具收条,说明为了换发新证而收回旧证,却一直未予办理。2005年8月,王某向某县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请求法院判决被告依法履行职责,给其换发残废证,并补发自2000年以来的抚恤金。根据行政法理论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本案中,县民政局发放抚恤金的行为属于______
A. 行政确认
B. 行政许可
C. 行政给付
D. 行政裁决
[简答题]朱某、祝某、崔某、范某分别系某县公安局刑警大队副大队长、教导员、国内安保大队副大队长、刑警大队二中队副队长。朱某等4人在对犯罪嫌疑人李某审讯过程中,为达逼取口供迅速破案之目的,对李违法使用械具进行体罚。审讯停止后对李继续违法使用械具,使其长时间站立,逼迫其尽快交代案情。因体罚时间很长,诱发李某心肌炎发作,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死亡。案发后4人还先后三次订立攻守同盟,企图逃避法律制裁。在本案中,朱、祝指挥并参与,崔、范积极参与。
问:对朱某、祝某、崔某、范某4人的行为如何认定说明理由。
[简答题]陈某系某县公安局预审员,负责办理张某故意伤害案。在办案期间,陈某了解到张某是其小学同学赵某的外甥,因为这一层关系,张某遂答应赵某等张某家属的请托,为不追究张某的刑事责任帮忙。陈某利用其工作便利,销毁了张某作案的犯罪工具——一根铁棍,在讯问笔录中,把“张某用铁棍击打被害人头部”情节加以修改,改为“用手击打被害人头部”,同时还指使张某的亲属伪造张某的身份证明,以证明其未满16周岁。在此期间,陈某先后多次接受赵某及张某家属的吃请,并收受张某家属送去的烟、酒、水果等物品,价值2000元。
问:陈某的行为构成何罪为什么应当如何处理
[简答题]赵某系某县教育局人教股长。2008年12月上旬,赵担任该县教育局组织的100名代课教师转正式教师的招考工作的领导职务。赵得知报考人员周某的国家二级乙等普通话测试证系周的妹妹从外地办理的假证时,遂产生牟利念头。此后,26名报考人员按500元~1400元不等的标准,共付给赵某2.3万元。赵收取费用后,利用职务之便,将教师资格证提前办给对方,使26人通过资格审查,获得考试资格。随后,周某通过其妹在外地为这26人办理了假的普通话测试证(每本收300元)。后经人举报查获本案。在本案中周某从中获赃款2200元,赵某获赃款12300元。
问:对赵某的行为如何认定为什么
[简答题]甲系某县民政局干部,负责防汛款的管理分配工作。2004年5月,其友乙(某私有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人)因经营不善,向甲提出能否将甲手中的防汛款30万元暂时借用周转一下,以解燃眉之急。甲要求乙务必在3个月内归还,同时利用职权将30万元防汛款转到乙的公司账户上,双方签订了还款协议。乙给了甲1万元“好处费”。乙借款后三日,即携款潜逃,不予归还。后乙被抓获归案。
问:本案应当如何处理
[单项选择]高向海,男,41岁,系某县副县长,主管交通等工作。1997年5月的一天晚上,高向海利用收取公路建设集资款的机会以暴力手段将前去县办公室请求缓交的女青年刘南华强奸。刘南华被害后立即到县人民检察院告发,县人民检察院按管辖规定转往县公安局并通知其及时查处。县公安局派人前去调查,高向海矢口否认,公安局因而没有立案。之后,刘南华又告到县检察院。县检察院调查发现刘南华被强奸属实,遂通知县公安局立案侦查,但县公安局立案后又做了撤销处理。为此,本案可以如何处理
A. 报经省人民检察院批准决定,县人民检察院直接受理此案
B. 报经上一级人民检察院批准决定,向县公安局的上一级公安局提起行政复议
C. 报经上一级人民检察院批准决定,对县级公安局提起抗诉
D. 经县人民检察委员会批准决定,由县人民检察院直接受理此案
[单项选择]
王某系某县国税局的一名公务员,为人热情,也有一定的能力,但工作表现却较差,经常出工不出力。2000年王某在年度考核中被定为不称职,2002年又得到同样的结果。其组织纪律性也较差,经常晚来早走或无故缺勤,仅2000年他就连续泡了15天的病假,还有一个多星期无故不来上班。2003年初,局里一把手对他进行了严肃批评,他决定痛改前非。但4月份,一把手因工作关系调任其他部门,新上任的一把手为整顿工作作风,自行决定辞退王某,并通知王某第二天就不要上班了。王某不服,遂向有关部门提出申诉。
对王某予以辞退的决定,依照的是( )。
A. 王某有两年考核不称职,按规定应予以辞退
B. 王某一年中连续泡了15天病假,并有一个多星期无故不来上班,按规定应予辞退
C. 根据王某的表现并按有关规定,单位的一把手有权决定辞退王某
D. 对王某予以辞退,并不符合有关规定

我来回答:

购买搜题卡查看答案
[会员特权] 开通VIP, 查看 全部题目答案
[会员特权] 享免全部广告特权
推荐91天
¥36.8
¥80元
31天
¥20.8
¥40元
365天
¥88.8
¥188元
请选择支付方式
  • 微信支付
  • 支付宝支付
点击支付即表示同意并接受了《购买须知》
立即支付 系统将自动为您注册账号
请使用微信扫码支付

订单号:

请不要关闭本页面,支付完成后请点击【支付完成】按钮
恭喜您,购买搜题卡成功
重要提示:请拍照或截图保存账号密码!
我要搜题网官网:https://www.woyaosouti.com
我已记住账号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