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详情
当前位置:首页 > 职业培训考试
题目详情:
发布时间:2024-02-19 21:25:48

[多项选择]关于抗菌药物的耐药机制,叙述正确的是()
A. 氨基糖苷类:改变核糖体50S亚基
B. 喹诺酮类:改变DNA旋转酶A亚基蛋白
C. 大环内酯类:改变核糖体30S亚基蛋白
D. 磺胺类:改变二氢叶酸合成酶结构
E. β内酰胺类:产生β内酰胺酶

更多"关于抗菌药物的耐药机制,叙述正确的是()"的相关试题:

[多项选择]关于抗菌药物使用中,叙述正确的是()。
A. 凡可用、可不用者一律不用
B. 抗生素可用窄谱者不用广谱
C. 必须联合用药
D. 滥用、乱用可引起药源性疾病
E. 抗菌药物使用可取代外科基本原则
[单项选择]四环素类抗菌药物的主要耐药机制
A. 核糖体50S亚基改变
B. 细胞膜摄入减少;产生氯霉素乙酰转移酶
C. 药物外排速度加快,核糖体30S亚基改D变;产生灭活酶
D. 细胞膜通透性减少;产生钝化酶;核糖体 30S亚基蛋白改变
E. 细胞膜通透性降低;与PBPs亲和力与结合量降低;产生β-内酰胺酶
[单项选择]细菌对磺胺类药物的耐药机制是( )
A. 增加对药物具有拮抗作用的底物PABA
B. 改变细菌体内原始靶位结构
C. 改变细菌胞浆膜通透性
D. 抑制DNA合成
E. 产生水解酶
[多项选择]关于抗菌药的作用机制,叙述正确的是()
A. 喹诺酮类抑制细菌DNA回旋酶,使DNA复制受阻、降解,导致细菌死亡
B. 甲氧苄啶也可妨碍细菌体内的叶酸代谢,使细菌生长繁殖受抑制
C. 大环内酯类可抑制移位酶,使蛋白质合成受抑制
D. 氯霉素和林可霉素抑制肽酰基转移酶,从而使蛋白质合成受抑制
E. 青霉素作用于细胞膜上的青霉素结合蛋白,致胞壁缺损而丧失屏障作用
[单项选择]氨基糖苷类抗菌药物的主要耐药机制是
A. 核糖体50S亚基改变
B. 细胞膜摄入减少;产生氯霉素乙酰转移酶
C. 药物外排速度加快,核糖体30S亚基改D变;产生灭活酶
D. 细胞膜通透性减少;产生钝化酶;核糖体 30S亚基蛋白改变
E. 细胞膜通透性降低;与PBPs亲和力与结合量降低;产生β-内酰胺酶
[单项选择]氯霉素素类抗菌药物的主要耐药机制是
A. 核糖体50S亚基改变
B. 细胞膜摄入减少;产生氯霉素乙酰转移酶
C. 药物外排速度加快,核糖体30S亚基改D变;产生灭活酶
D. 细胞膜通透性减少;产生钝化酶;核糖体 30S亚基蛋白改变
E. 细胞膜通透性降低;与PBPs亲和力与结合量降低;产生β-内酰胺酶
[多项选择]关于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病程比较长并引起深部感染的金葡菌败血症,头孢唑啉的抗感染疗效明显优于头孢噻吩
B. 结核分枝杆菌极易产生抗药性,对于此种病原菌引起的感染应联合应用抗菌药物
C. 胆囊炎患者应采用氨苄西林口服给药
D.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尽量不要和强效利尿剂联用,以免增强其耳毒性
E. 青霉素的给药时间应为一日一次
[多项选择]关于抗菌药物给药途径的选择叙述正确的是()
A. 对于重症感染、全身感染患者初始治疗时应采取静脉给药的方式,待病人病情好转后可口服时及早转为口服给药
B. 全身给药后在感染部位难以达到治疗浓度时可加用局部给药作为辅助治疗
C. 主要供全身应用的抗菌药物可用作局部给药
D. 局部用药宜采用刺激性小、不易吸收、不易导致耐药性和不易致过敏反应的杀菌剂
E. 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可局部给药
[单项选择]林可霉素类、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的主要耐药机制是
A. 核糖体50S亚基改变
B. 细胞膜摄入减少;产生氯霉素乙酰转移酶
C. 药物外排速度加快,核糖体30S亚基改D变;产生灭活酶
D. 细胞膜通透性减少;产生钝化酶;核糖体 30S亚基蛋白改变
E. 细胞膜通透性降低;与PBPs亲和力与结合量降低;产生β-内酰胺酶
[单项选择]关于细菌耐药机制,下述叙述错误的是()
A. R质粒是携带耐药基因的质粒
B. 染色体突变可导致耐药
C. 转座子可携带耐药基因
D. 耐药基因极少通过接合转移
E. 质粒编码的耐药通常是多药耐药
[单项选择]关于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叙述错误的是()
A.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是由链霉菌产生的一类显弱碱性抗生素,其分子结构特征为含有一个内酯结构的十四元或十六元大环
B. 主要有多西环素、美他环素、米诺环素
C. 通过内酯环上羟基与去氧氨基糖或6-去氧糖缩合成碱性苷
D. 阿奇霉素由于其碱性增大,具有独特的药动学性质,吸收后可被转运到感染部位,达到很高的组织浓度,一般可比细胞外浓度高300倍
E. 罗红霉素具有较好的化学稳定性,口服吸收迅速,具有最佳的治疗指数,副作用小,抗菌作用比红霉素强6倍,在组织中分布广,特别在肺组织中的浓度比较高
[多项选择]根据《卫生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要求,关于手术预防用抗菌药物,叙述正确的是()
A. 经口咽部黏膜切口的大手术可使用第1代头孢菌素+甲硝唑
B. 骨科手术(包括用螺钉、钢板、金属、关节置换)可使用第3代头孢菌素
C. 胆道手术且有反复感染史者可选用头孢曲松或头孢哌酮
D. 心脏手术可使用第1、2代头孢菌素
E. 神经外科手术可选用万古霉素
[多项选择]细菌对抗菌药物产生耐药的机制有()
A. 药物不能达其靶位
B. 细菌内主动外排系统增强,外排药物速度大于药物内流速度
C. 细菌所产生的酶使药物失活
D. 菌体内靶位结构发生改变
E. 代谢拮抗物形成增多
[单项选择]关于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叙述错误的是()
A. 喹诺酮类抗菌药是一类具有1,4-二氢-4-氧代喹啉(或氮杂喹啉)-3-羧酸结构的化合物
B. 该类药物的作用靶点是DNA螺旋酶和拓扑异构酶Ⅳ,结构中的A环及其取代基是产生药效关键的药效团
C. 1,4-二氢-4-氧代喹啉上其他取代基的存在和性质对药效、药代、毒性有较大的影响
D. 在喹诺酮类抗菌药分子中的关键药效团是3位羧基和4位羰基,该药效团与DNA螺旋酶和拓扑异构酶Ⅳ结合起至关重要的作用
E. 喹诺酮类抗菌药的典型药物有非奈西林、苯唑西林、氨苄西林、阿莫西林、哌拉西林、美洛西林
[单项选择]关于磺胺类抗菌药物叙述错误的是()
A. 对氨基苯磺酰胺为必需结构,芳氨基上的取代基对抑菌活性有较大的影响
B. 磺酰胺基上N-单取代化合物多可使抑菌作用增强,而以杂环取代时抑菌作用较优
C. N,N-双取代化合物活性增强
D. 磺胺类药物当pKa值在6.5~7.0时,抑菌作用最强
E. 磺胺类药物作用的靶点是细菌的二氢蝶酸合成酶(DHFAS)
[单项选择]关于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作用机理叙述错误的是()
A. 克拉维酸是一种"自杀性"的酶抑制剂
B. 舒巴坦是青霉烷砜类药物的代表,为广谱的、不可逆竞争性β-内酰胺酶抑制剂
C. 亚胺培南对大多数β-内酰胺酶高度稳定,对大肠杆菌、幽门螺旋杆菌有高效
D. 氨曲南是全合成单环β-内酰胺抗生素
E. 头孢唑啉通常用钠盐注射给药
[单项选择]以下药物不能改善化疗药物耐药的是()。
A. 环孢素A
B. 维拉帕米
C. 酚噻嗪
D. 利血平
E. 美司那

我来回答:

购买搜题卡查看答案
[会员特权] 开通VIP, 查看 全部题目答案
[会员特权] 享免全部广告特权
推荐91天
¥36.8
¥80元
31天
¥20.8
¥40元
365天
¥88.8
¥188元
请选择支付方式
  • 微信支付
  • 支付宝支付
点击支付即表示同意并接受了《购买须知》
立即支付 系统将自动为您注册账号
请使用微信扫码支付

订单号:

请不要关闭本页面,支付完成后请点击【支付完成】按钮
恭喜您,购买搜题卡成功
重要提示:请拍照或截图保存账号密码!
我要搜题网官网:https://www.woyaosouti.com
我已记住账号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