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详情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类考试 > 中学历史(统考)
题目详情:
发布时间:2023-10-14 09:01:25

[单项选择]1920年11月,孙中山指出:“有人说‘清室推翻后,民族可以不要了’。这话实在错了,即如我们住的租界地,外国人就要用治外法权来压制中国人,这还是前清造成的恶果。现在清廷虽然不能压制我们,但各国还是在压制的……所以我们还是三民主义缺一不可的。”这番话表明孙中山()。
A. 仍坚持原来的三民主义
B. 仍不敢提出反对帝国主义
C. 在反帝的问题上模糊不清
D. 提出了反对帝国主义压迫的要求

更多"1920年11月,孙中山指出:“有人说‘清室推翻后,民族可以不要了’。"的相关试题:

[单项选择]1920年11月,孙中山指出:“有人说推翻清室后,民族主义可以不要,这话实在错了。即如我们住的租界,外国就要用治外法权来压制中国人,这还是前清造成的恶果,现在清廷虽然不能压制我们,但各国还是压制的……所以我们还是三民主义缺一不可的。”这番话表明孙中山()
A. 仍坚持原来的三民主义
B. 在反帝问题上模糊不清
C. 认为需要反对帝国主义
D. 仍不敢提出反对帝国主义
[单项选择]1920年11月,美国()公司获得了从事标准广播的第一张营业执照,这标志着商业广播的开始。
A. 威斯汀豪斯
B. 通用
C. KDKA公司
D. 卢米埃尔兄弟
[单项选择]1920年9月,上海党的发起组把《新青年》杂志改为党的理论刊物。11月7日创办了第一个党内刊物(),这个刊物成为各地共产主义小组的重要读物。
A. 《劳动音》
B. 《劳动者》
C. 《共产党》
[判断题]有人说:少年周恩来就十分崇拜孙中山在民国元年提出的“耕者有其田”的革命主张。
[单项选择]孙中山在给谁写的信中指出“我党今后之革命,非以俄为师,断无成就”()
A. 越飞
B. 宋教仁
C. 毛泽东
D. 蒋介石
[单项选择]“从前皇帝自称为天子,如果有人说皇帝是强盗,可以打倒,别人一定把他看作疯子。 孙中山就曾经是一个被人家看作是疯子的人。相反在辛亥革命以后,如果有人想做皇帝或者拥护别人做皇帝,一定也被看作疯子。”发生这种变化的原因是()
A. 儒家民本思想重新得到认同
B. 社会性质发生根本变化
C. 民主与科学在中国实现
D. 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单项选择]“从前皇帝自称为天子,如果有人说皇帝是强盗,可以打倒,大家一定把他看作疯子。孙中山就曾经是一个被人看作是疯子的人。相反在辛亥革命以后,如果有人想做皇帝或者拥护别人做皇帝,一定也被看作疯子。”这则材料所反映的社会变化是()
A. 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B. 尊孔复古逆流出现
C. 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
D. 民主与科学成为时尚
[单项选择]“从前皇帝自称为天子,如果有人说皇帝是强盗,可以打倒,别人一定把他看作疯子。……孙中山就曾经是一个被人家看作是疯子的人。相反在辛亥革命以后,如果有人想做皇帝或者拥护别人做皇帝,一定也被看作疯子。”发生这种变化的原因是()
A. 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制度
B. 社会性质发生根本变化
C. 民主与科学在中国实现
D. 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单项选择]“从前皇帝自称为天子,如果有人说皇帝是强盗,可以打倒,别人一定把他看作疯子。孙中山就曾经是一个被人家看作是疯子的人。相反在辛亥革命以后,如果有人想做皇帝或者拥护别人做皇帝,一定也被看作疯子。”发生这种变化的原因是()
A. 儒家民本思想重新得到认同
B. 社会性质发生根本变化
C. 民主与科学在中国实现
D. 民主共和观念逐渐深入人心
[单项选择]复辟的波旁王朝被推翻后法国政体更替的先后顺序是()
A. 君主立宪制共和制帝制共和制
B. 共和制君主立宪制共和制帝制
C. 共和制帝制君主立宪制共和制
D. 君主立宪制共和制帝制
[单项选择]

辛亥革命时,孙中山指出:“国家的基础,是建筑在人民思想之上。……只有改造人心,除去人民的旧思想,另外换成一种新思想,这便是国家的基础革新。”主张开展思想文化上的解放运动,宣扬了民主和科学,为五四运动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思想条件。辛亥革命作为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①成为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
②催生社会变革,促进文化发展
③决定着文化发展的方向
④能最大程度地超越时空局限,汇集来自世界各地的信息,传递、沟通、共享文化


A. ②③
B. ①②
C. ③④
D. ①④
[单项选择]1924年孙中山指出:“我们对于共产主义,不但不能说是和民生主义相冲突,并且是一个好朋友。主张民生主义的人,应该要细心去研究的。”与孙中山这一思想联系最紧密的事件是()
A. 孙中山改组国民党,国共开始第一次合作
B. 中国共产党成立,孙中山准备与之合作
C. 孙中山重新解释了二民土义,指导辛亥革命
D. 中国共产党接受民生主义主张,开展土地革命
[单项选择]孙中山在辛亥革命后曾指出:“能开发其生产力则富,不能开发其生产力则贫。从前为清政府所制,欲开发而不能,今日共和告成,措施自由,产业勃兴,盖可预卜。”这说明孙中山()
A. 认识到在清政府统治下,是不可能单纯靠振兴实业来救国的
B. 充分肯定了辛亥革命推翻封建制度的功绩
C. 高度赞扬了实业救国的思潮
D. 没有看到实业救国的积极作用
[单项选择]有人说:穷是一种灾难;有人说:穷是一种悲剧;有人说:穷是一种力量;有人说:穷是一种财富;还有人说:穷是一种自主选择。同样对于“穷”的理解,人们之间却有如此大的差异,其中反映的哲理是()
A. 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认识的正确与否没有确定的检验标准
B. 人们对客观事物认识的内容和形式都是主观的,自然因人而异
C. 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具有无限性和反复性
D. 人的认识受到主体自身的立场、观点、价值观念、生活经历等条件的制约
[单项选择]孙中山指出,“革命的目的,是为中国谋幸福,故要进行民族革命、政治革命和社会革命,达到了这三样目的之后,我们中国当成为至完美的国家。”下列选项属于孙中山“社会革命”要求的是()
A. 反对少数满洲人专制
B. 反对君主一人专制
C. 反对少数富人专制
D. 反对帝国主义侵略
[单项选择]1894年孙中山创建兴中会时指出:“夫以四百兆苍生之众,数万里土地之饶,固可发奋为雄,无敌于天下。乃以庸奴误国,涂(茶)毒苍生,一厥不兴,如斯之极。方今强邻环列,蚕食鲸吞……。有心人不禁大声疾呼,亟拯斯民于水火,切扶大厦之将倾。”对材料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 推翻满清贵族统治
B. 开发中华资源,抵御列强侵略
C. 以救国救民为己任
D. 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单项选择]孙中山在《三民主义与中国》中指出“似乎欧美各国应该家给人足,乐享幸福……然而试看各国的现象……富者极少,贫者极多……所以倡民生主义,就是因贫富不均”。其倡民生,解决贫富不均的核心措施是()
A. 平均地权
B. 节制资本
C. 发展实业
D. 实行社会救济
[单项选择]同盟会成立初期,孙中山指出:“现代文明国家最难解决者,即为社会问题,实较种族政治两大问题同一重要。我国虽因工商业尚未发达,而社会纠纷不多,但为未雨绸缪计,不可不杜渐防微,以谋人民全体之福利。欲解决社会问题,则平均地权之方法,乃实行之第一步。”由此可见()
A. 中国工商业不发达难以实现民生主义
B. 民族民主革命比实现民生主义更重要
C. 民生主义的目标是为人民全体谋福利
D. 实现民生主义先要废除封建土地制度

我来回答:

购买搜题卡查看答案
[会员特权] 开通VIP, 查看 全部题目答案
[会员特权] 享免全部广告特权
推荐91天
¥36.8
¥80元
31天
¥20.8
¥40元
365天
¥88.8
¥188元
请选择支付方式
  • 微信支付
  • 支付宝支付
点击支付即表示同意并接受了《购买须知》
立即支付 系统将自动为您注册账号
请使用微信扫码支付

订单号:

请不要关闭本页面,支付完成后请点击【支付完成】按钮
恭喜您,购买搜题卡成功
重要提示:请拍照或截图保存账号密码!
我要搜题网官网:https://www.woyaosouti.com
我已记住账号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