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详情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类考试 > 矿业工程(二建)
题目详情:
发布时间:2023-09-27 16:54:43

[简答题]

某施工单位承包一净直径6m的立井井筒工程。地质资料表明,该井筒多数岩层的岩石坚固性系数厂在6以上;在井深420m处将穿过一含水层,预计涌水量25m3/h,井筒总涌水量不超过30m3/h。设计基岩段井壁厚500mm,素混凝土。基岩段施工的相关技术方案是采用光面爆破法掘进,6臂伞钻打眼,要求周边眼眼底严格落在井筒掘进断面轮廓线上;两掘一砌,整体金属模板砌壁,模板高3m,吊桶下料,2个对称的布料点布料,4个风动振动棒对称振捣,分层浇筑、分层振捣,分层厚度1.5m;工作面设吊泵排水。施工过程中出现以下质量问题: 
(1)井筒掘进断面周边有近l/3出现欠挖; 
(2)混凝土井壁蜂窝、麻面严重; 
(3)井壁渗漏水严重。

1.该井筒爆破作业出现欠挖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应如何解决? 2.处理井筒涌水的措施是否正确?说明理由和正确的做法。 3.混凝土井壁质量问题产生的原因是什么?如何保证混凝土井壁的浇筑质量?

更多"某施工单位承包一净直径6m的立井井筒工程。地质资料表明,该井筒多数岩层"的相关试题:

[简答题]

某施工单位承担一煤矿的立井井筒施工,该井筒净直径5.5m,井深386in,井筒检查孔所提供的地质和水文资料比较简单,预测井筒最大涌水量不大于5m3/h。
该施工单位根据井筒的特点进行施工组织设计,采用立井机械化作业线配套施工方案,主提为JKZ2.8/15.5型提升机配4m3吊桶,副提为JK2.5/20型提升机配3m3吊桶,井架为V型凿井井架,采用FJD一9型伞钻打眼,2台HZ-4型中心回转抓岩机出矸,段高3.6m金属伸缩式模板砌壁。
在井筒施工至井深293.6m时,井壁总漏水量为1.2m3/h,工作面继续下一循环作业,爆破通风后下井检查发现工作面出水,实测涌水量为15m3/h。施工单位及时报告监理和业主,并提出采用工作面打止浆垫进行注浆的施工方案。业主认为涌水量不大,坚持要求强行通过。于是,施工单位采用导管把明显出水点的涌水导出,然后进行混凝土的浇筑;同时,为避免水泥浆流失减少了对混凝土的振捣。最终,施工单位所施工的296.1~315.2m井段共计6模井壁较正常作业时间多增加工期13d,各种人工及机械费用额外增加86.5万元,且井壁局部出现蜂窝麻面现象。
井筒掘砌至马头门附近时,井底信号工因病请假,班长临时指定一名工人担任信号工。在一次吊桶下放通过吊盘时,信号工未及时发送停止信号,吊桶未减速直接下放冲撞抓斗,使抓斗坠落造成井底作业人员l人死亡、l人重伤的安全事故。

1.施工单位采用的立井井筒施工机械化作业线配套方案存在哪些不妥之处?2.井筒井壁出现蜂窝麻面质量问题的主要原因是什么?3.因井筒涌水量突然增大,导致的工期延长及费用增加应由谁来承担?说明理由:4.井筒施工发生抓斗坠落是由哪些违章行为造成的?5.抓斗坠落事件属于哪一级安全事故?
[简答题]

某立井井筒井深815m,净直径7.5m,井筒基岩段井壁厚度600mm,混凝土强度等级C40。一施工单位承担了该井筒的施工,所采用的砌壁模板为金属整体液压下移式伸缩模板,高度4.Om,且可拆解均分为两段。
施工中,受断层和岩层倾角变化的影响,井筒提前进入了泥岩破碎带段。因工期紧张和材料准备不足,项目经理仍按原施工方案继续组织施工。在爆破后出渣时,发现井帮岩石风化现象严重,暴露高度l.Om时即出现多处片帮。强行出渣至一个浇筑段高4.Om后,工作面立即绑扎钢筋,绑扎过程中,发生了更严重的片帮垮落,致使一工人腿部骨折。工作面经简单处理后,继续绑扎钢筋至完成,然后下放模板并浇筑混凝土。在浇筑混凝土过程中,施工作业人员发现模板后面有声响,井帮继续有片帮垮落,但混凝土浇筑工作未停止,直至结束。后经拆模检查,井壁多处出现蜂窝麻面和孔洞,该段井壁验收时被认定为不合格。

1.该井筒掘砌施工中存在哪些问题?2.解决井筒破碎带片帮问题,应考虑哪些技术原则?3.针对该井筒的工程条件,通过破碎带可以采取哪些具体措施?4.该井筒不合格段井壁应如何处理?
[简答题]

某施工单位承担一立井井筒工程,该井筒净直径7.0m,井深580m。采用现浇混凝土支护,施工单位与建设单位指定的商品混凝土供货商签订了供货合同。由于施工场地偏僻,施工单位采购了压力试验机,建立了现场试验室,自行检验混凝土强度。在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每50m井筒预留一组试块,在现场试验室经过标准养护28d后,自行进行强度试验。
当井筒施工到井深500m时,发现上部井壁淋水加大,项目经理要求加快混凝土浇筑进度,待浇筑完该模混凝土后再处理上部井壁淋水,结果该模混凝土脱模后出现质量问题。检查发现,井壁严重淋水发生在井深450m附近。经调查,进行该段井壁混凝土浇筑时,供货商没有及时将混凝土送到,导致混凝土浇筑曾中断2次,前后耽误2h。经建设单位同意,施工单位对该段井壁进行了修复处理,投入费用20万元。井筒施工竣工验收时,建设单位要求对井壁混凝土进行破壁检查,每l00m检查一处,共6处,全部合格。

问题:
1.施工单位在混凝土强度检测方面的做法有何不妥?说明正确的做法。
2.井筒工作面现浇混凝土时,处理上部淋水可采取哪些技术措施
3.施工单位对井深450m处附近的井壁进行修复所投入的20万元应由谁来承担
4.井筒竣工验收应检查的内容有哪些
5.建设单位要求破壁检查混凝土质量的做法是否正确?为什么?


[简答题]

某工程处承建西北某矿回风立井井筒工程,井筒净直径为6.0m,表土段钢筋混凝土井壁采用普通水泥、冻结法施工。完成冻结后,井筒掘砌工程于2008年11月20日正式开工,12月中旬气温骤降,为了不影响井筒正常施工,施工单位采取了添加防冻剂、用热水搅拌混凝土、延长脱模时间的专门措施。施工中施工人员一次又一次增加防冻剂,且为了减少热水搅拌时热量损失,大大减少了搅拌时间,但混凝土仍长时间不凝结,并出现粘模现象。至井深108m处井壁混凝土脱模(段高3.6m)时,约有四分之一周长的井壁混凝土因没达到初凝强度而发生塌落,导致正在模板下方准备清理模板的2名工人被砸,伤势严重。

1.说明造成此次事故的主要原因。 2.在混凝土浇筑中,施工人员有哪些具体的作业错误?它们会造成哪些不良后果? 3.除已采取的正确防寒措施外,还可采取哪些合理办法应对气温骤降? 4.该伤亡事故发生后首先要做的工作是什么?
[多项选择]某立井井筒表土层厚度较大,需要冻结施工,则该立井井筒包括井颈、壁座、井窝、()等分部工程。
A. 钻井井筒
B. 冻结
C. 井身
D. 混凝土帷幕
E. 防治水
[判断题]电缆悬挂点间距在立井井筒内不得超过6m。
[单项选择]井下电缆悬挂点间距,在水平巷道或倾斜井巷内不得超过()m,在立井井筒内不得超过6m。
A. 5
B. 3
C. 7
[单项选择]井下电缆悬挂点的距离:在水平巷道或倾斜井巷内不得超过()m,在立井井筒内不得超过6m。
A. 3; 
B. 1; 
C. 5 
[简答题]

背景:
某施工单位承建一立井井筒,该井筒直径为6.5m,深度为668m,采用立井混合作业施工方式。主要机械化设备配套方案采用了FID-6伞钻打眼、HZ-4中心回转抓岩机出矸、两套单钩提升、液压伸缩式模板砌壁,炮眼深度为2.4m,模板高度为2.0m。施工组织采用正规循环综合掘进队劳动组织,每天完成一个循环。但实际施工进度较慢,循环组织经常被打乱,掘进工效低。
问题:
(1)该井筒采用混合作业方式是否合适?
(2)该井筒施工的机械化设备配套方案是否合理?
(3)该井筒的劳动组织形式是否合适?
(4)说明井筒进度慢、掘进工效低的关键原因


[简答题]

背景:
某施工单位中标承担了一副井井筒工程,该副井井筒净直径5m,掘进荒径6m~7m,井筒深720m,两侧马头门各施工20m,包含相关设备基础,管子道开口施工5m,该项目合同工期12个月,自签订合同之日起算,井筒平均进尺85m/月。井筒施工工期合同签订之后,项目经理立即组织人员与设备,成立了施工项目部,配备生产副经理、经营副经理和技术副经理(施工),1个机电队,1个运输队,1个掘进队,项目部管理层设置了相关职能部室,有生产技术组、财务组、后勤组、经营组等。为了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掘进队采取四六制综合班组作业方式,每班固定上班时间6个小时,由队长为每个班组的作业量进行考核。项目经理接受任务后,首先组织工程技术人员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制定技术方案,井筒施工采用临时凿井井架,井筒内布置了两套单钩提升,吊桶均为4m³,主提升机为JKZ﹣2.8/15.5,副提升机为JK﹣2.5/11.5,2台HZ﹣4型中心回转抓岩机,1趟φ400金属风筒,混凝土采用底卸式吊桶运输,80DGL﹣75×8吊泵排水。然后项目经理按照制定的技术方案估算了以下工期,要求技术人员在编制施工排队时按施工准备期2.5个月,井筒施工工期8个月,马头门施工2个月考虑。
问题:
1.项目经理部配置和组织有何不妥?
2.项目经理接受任务后在制定技术方案中有何不妥?
3.分析该项目部的劳动组织


[单项选择]立井井筒掘砌单行作业中,确定井筒掘进段高的因素是( )。
A. 井筒穿过岩层的性质、涌水量大小、施工速度要求 
B. 井筒深度、井壁结构、施工技术 
C. 井筒大小、支护结构、施工要求 
D. 井筒地质条件、井筒直径、施工水平
[单项选择]立井井筒中电缆悬挂点间距不超过()米
A. 2 
B. 4 
C. 6
[简答题]

某施工单位承包一机电工程施工项目,工程内容包括工艺热力管道安装和一座钢结构框架安装。合同规定,钢材等主材由建设单位供货。施工单位安排由该单位的甲、乙两个施工队分别承担施工任务。施工中发生如下事件:
事件一:在工程中期进度质量大检查中,发现承担钢结构框架安装的乙施工队进度滞后严重,且存在材料、配件错用的情况。乙施工队作业人员回忆:乙队进场较晚,领料时领取了项目部库存所剩有的与框架钢结构施工相关的型钢和配件,发现规格型号不全,但材料库已经没有余料。材料管理员告知,材料被甲队全部领走。检查到甲队在管架预制完成后还剩余了大量材料。项目部材料供应部门将甲队剩余的余料调剂到乙队,乙队材料仍然有缺口,处于间歇停工待料状态。乙队为赶上进度,使用了部分甲队剩余的无标识配件和螺栓,导致图纸要求的合金连接螺栓多处用成普通碳钢螺栓。经查,甲、乙两队均未向项目部材料供应部门报送材料需用计划。
事件二:工艺热力管道组焊完成、水压试验前进行质量检查,发现:管道的主材(钢管)没有生产厂家的材质证明和出厂合格证,也没有进行过其他检查、检验的记录。据施工作业人员回忆:钢管由建设单位供应,工程当时由于材料供应滞后,已经影响到进度。钢管到现场时没有出厂合格证,建设单位负责材料供应的人员表示,材料质量由建设单位负责,先施工,合格证后补。施工单位因为是建设单位供应的材料,就没有进行其他检验,直接进行了施工,组焊完成后也无人落实合格证的事项。
问题:
1.工程材料进场项目部应如何管理?
2.事件二中,对于建设单位供应的钢管没有出厂合格证直接进行了施工是否正确?为什么?施工单位项目部应如何处理?
3.事件二中,如果这批钢管必须立即投入工程施工使用,施工单位项目部应如何妥善处理?
4.从事件一中说明施工单位甲工程队在领取材料和材料管理中有哪些错误做法?应该怎么做才是正确的?
5.从事件一分析施工单位项目部材料供应部门在钢结构材料领发过程中存在哪些问题?应该怎样纠正?


[判断题]电缆悬挂点间距在立井井筒内不得超过5m。
[多项选择]立井井筒基岩施工中的防治水方法有()。
A. 地面预注浆 
B. 吊泵排水 
C. 井点降水 
D. 工作面预注浆 
E. 壁后注浆
[单项选择]在立井井筒内电缆悬挂点的间距不得超过()。
A. 3米
B. 6米
C. 9米
[多项选择]为满足立井井筒施工和安全,从地面开始,井筒施工设有( )等盘台。
A. 井口盘 
B. 固定盘 
C. 掘进工作盘 
D. 砌壁工作盘 
E. 吊盘
[多项选择]目前,立井井筒机械化施工配套作业线有( )。
A. 普通机械化作业线
B. 轻型设备机械化作业线
C. 综合机械化作业线
D. 手工设备作业线
E. 全自动设备作业线

我来回答:

购买搜题卡查看答案
[会员特权] 开通VIP, 查看 全部题目答案
[会员特权] 享免全部广告特权
推荐91天
¥36.8
¥80元
31天
¥20.8
¥40元
365天
¥88.8
¥188元
请选择支付方式
  • 微信支付
  • 支付宝支付
点击支付即表示同意并接受了《购买须知》
立即支付 系统将自动为您注册账号
请使用微信扫码支付

订单号:

请不要关闭本页面,支付完成后请点击【支付完成】按钮
恭喜您,购买搜题卡成功
重要提示:请拍照或截图保存账号密码!
我要搜题网官网:https://www.woyaosouti.com
我已记住账号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