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详情
题目详情:
发布时间:2023-10-23 20:41:38

[单项选择]

2010年10月18日,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指出,“十二五”时期必须坚持把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和农民生活水平,建设农民幸福生活的美好家园。要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从根本上说必须()


A. 生产出更多的高质量的商品
B. 控制物价总水平
C. 发展农村经济,不断增加农民收入
D. 缩小城乡收入差距

更多"2010年10月18日,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指出,“十二五&"的相关试题:

[简答题]

材料一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于2010年10月15日在京召开,会议研究关于制定“十二五”规划的建议。“十二五”规划指出,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把促进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位置,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加强职业培训和择业观念教育,提高劳动者就业能力,把解决高校毕业生、农村转移劳动力、城镇就业困难人员的就业问题作为工作重点。加快发展社会各项事业,推进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加大收入分配调节力度。坚定不移走共同富裕道路,使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材料二2010年5月6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年7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在京召开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国家主席胡锦涛发表重要讲话指出,坚持育人为本,加快从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发展。“十二五”规划指出,加快教育改革发展。 材料三2010年被称作“反腐倡廉制度的执行年”。从新版党员领导干部廉政准则,到限制“裸官”出境新规,再到近日印发的《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和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规定》,中国政府密集出招,多措并举划定反腐路线图。2011年中国政府在“制度反腐”这一基调下继续展开廉政风暴。 世界各国的反腐实践一再证明,最有效的反腐措施就是加强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因此,反腐创新的重点要在创新体制机制上下功夫。树立新的理念思路,探索新的方式方法,世界各国既有的成功经验也值得中国在未来反腐道路上加以借鉴。

从经济常识的角度简要说明政府应怎样关注民生?
[简答题]2010年10月15日至18日十七届五中全会召开,会议听取和讨论“十二五”规划建议。为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扭转近年来日渐扩大的贫富差距趋势,促进社会公平,全会提出要“促进就业和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关系,努力提高农村居民收入水平,缩小农村和城镇居民收入差距”运用所学知识回答,现阶段我国应如何促进和保障社会公平?
[单项选择]2010年10月15日-18日召开的十七届五中全会通过了“十二五”规划,对未来五年的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作出部署。这表明实践活动具有()
A. 客观物质性
B. 社会历史性
C. 直观具体性
D. 主观能动性
[简答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2010年10月18日,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紧接着,国务院将根据《建议》精神编制“十二五”规划初步草案,并将在广泛征求和吸取各方合理意见的基础上形成“十二五”规划正式草案,然后将于2011年3月提交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十一届全国政协会议审议讨论,最后由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表决通过。 材料二:《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要求国家在制定“十二五”规划时要把保障和改善人民生活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材料三:《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强调“十二五”期间发展经济要把调整经济结构作为主攻方向,特别是要要立足扩大内需,有效增强居民消费能力。另据调查,收入水平总体较低、收支预期反差大、社会保障不完善、人们消费观念过于保守等发是制约我国居民消费的主要因素。请运用政治常识知识分析党和政府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的原因。
[单项选择]2010年10月15日至18日,中共十七届五中全会在北京举行。会议的主要议题是研究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这个规划建议在提请2011年春天召开的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审议批准后,颁布实施。这说明()。
A. 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权力机关
B.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C. 人民代表大会具有最高决定权
D. 人民代表大会实行民主集中制原则
[单项选择]

2010年10月15日至18日召开了中共十七届五中全会。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这次会议上的热门话题,之所以要倡导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因为()
①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反作用于物质
②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
③个人和社会是统一的
④价值观影响着人们改造世界的活动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②④
D. ①③④
[单项选择]

2010年10月15日至18日,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在北京隆重召开。会议指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我国经济社会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必须贯穿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和各领域,要坚持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这体现了()
①注重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②正确意识的决定性作用
③事物的变化发展引起联系④坚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A. ①②
B. ①④
C. ③④
D. ②③
[单项选择]2010年10月18日,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指出,坚持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战略,必须充分挖掘我国内需的巨大潜力,着力破解制约扩大内需的体制机制障碍,加快形成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经济增长新局面。重视扩大消费需求的经济学依据是()
A. 生产对消费具有决定作用
B. 消费对生产具有重要的反作用
C. 只要消费就能促进生产的发展
D. 消费是连接生产和交换的桥梁
[单项选择]

2010年10月15日至18日召开的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战略高度,全面分析世情、国情、党情的深刻变化,对党的建设提出新要求,对党的建设进行部署。这一做法体现了()
①对各要素作出周密的分析,是进行正确综合的基础
②系统综合往往比分析更重要
③主观必须随着客观的变化而变化
④促进客观事物发展,必须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①③
D. ③④
[简答题]

材料一:2010年10月15—18日,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在北京召开,会议提出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全国人大下属专门委员会、国务院相关部门着手草拟“十二五”规划纲要。
材料二:2011年3月5—15日,十一届全国人大第四次会议在北京举行,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你认为应当怎样正确认识党的领导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关系?


[简答题]

材料: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十二五”规划与以前相比显著不同,过去的规划追求“国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生产力快速发展,综合国力大幅提升。在此基础上,“十二五”规划定调为“民富五年”,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国强”到“民富”的转变成为十七届五中全会最大亮点之一。
结合材料,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相关知识,探究“十二五”规划基调转变的理论依据。


[简答题]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于2010年10月15日在京召开,会议研究关于制定“十二五”规划的建议。“十二五”规划指出,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把促进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位置,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加强职业培训和择业观念教育,提高劳动者就业能力,把解决高校毕业生、农村转移劳动力、城镇就业困难人员的就业问题作为工作重点。加快发展社会各项事业,推进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加大收入分配调节力度。坚定不移走共同富裕道路,使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结合材料,说明加快以关注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的哲学依据?
[单项选择]中共十七届五中全会为未来五年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定调”。人们普遍认为,未来五年中国改革将展开全面攻坚,用改革带来的活力和动力,加快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推动社会进步。这说明()
A. 改变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能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充满生机和活力
B. 大力发展生产力对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决定意义
C. 改革能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促进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D. 劳动者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
[简答题]

材料一:在即将完成“十一五”规划,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中共十七届五中全会召开。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建议》描绘出未来五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是动员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纲领性文件。
材料二:目前,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正根据《建议》精神,按照国务院的统一部署,编制“十二五”规划。2010年11月2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决定开展主题为“共绘蓝图——我为‘十二五’规划建言献策”活动,请全国人民为编制好“十二五”规划《纲要》出谋划策。

请指出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与国务院的关系,并说明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这样做的必要性。

我来回答:

购买搜题卡查看答案
[会员特权] 开通VIP, 查看 全部题目答案
[会员特权] 享免全部广告特权
推荐91天
¥36.8
¥80元
31天
¥20.8
¥40元
365天
¥88.8
¥188元
请选择支付方式
  • 微信支付
  • 支付宝支付
点击支付即表示同意并接受了《购买须知》
立即支付 系统将自动为您注册账号
请使用微信扫码支付

订单号:

请不要关闭本页面,支付完成后请点击【支付完成】按钮
恭喜您,购买搜题卡成功
重要提示:请拍照或截图保存账号密码!
我要搜题网官网:https://www.woyaosouti.com
我已记住账号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