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详情
当前位置:首页 > 职业培训考试
题目详情:
发布时间:2023-10-13 16:21:13

[简答题]阅读下面材料并回答问题。 青年教师在进行有关北伐战争的教学时,用课件展示《北伐誓师词》: 国民痛苦,火热水深。土匪军阀,为虎作伥。帝国主义,以枭以张。本军兴师,救国救民。保我平等,还我自由。实行主义,牺牲个人。有进无退,革命精神。嗟我将士,同心同德。 然后带领学生朗读,接着讲述北伐战争的具体经过。 (1)请评述该教师的教学行为。(8分) (2)根据上述《北伐誓师词》设计两个课堂提问,并写出预设答案。(8分)

更多"[简答题]阅读下面材料并回答问题。 青年教师在进行有关北伐战争的"的相关试题:

[简答题]材料: 青年教师在进行有关北伐战争的教学时,用课件展示《北伐誓师词》: 国民痛苦,火热水深。土匪军阀,为虎作伥。帝国主义,以枭以张。本军兴师,救国救民。保我平等。还我自由。实行主义,牺牲个人。有进无退,革命精神。嗟我将士,同心同德。然后带领学生朗读.接着讲述北伐战争的具体经过。 问题: (1)请评述该教师的教学行为。 (2)根据上述《北伐誓师词》设计两个课堂提问,并写出预设答案。
[简答题]阅读下面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 下面是某教师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一课设计的学生自主学习环节。 (1)个体学习:阅读课文学案中的材料,完成学案的基础知识题。 (2)小组交流:围绕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相关知识分组进行交流。 (3)合作探究:结合学案中的材料,如人民英雄纪念碑的碑文、《共同纲领》的内容、图片 《开国大典》、国旗、国歌等,以“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为主题,进行活动、发表感想。 (4)总结提升。 问题: (1)你认为这位教师设计有哪些可取之处?(8 分) (2)历史教学中开展学生自主学习应遵循哪些原则?(8 分)
[简答题]阅读下面材料,并回答问题:材料1:在一个实验中,要求大学生阅读赞同或反对卡斯特罗在古巴推行有关政策的文章。告诉被试,有的人是自愿选择赞同或反对立场的,有些则是按规定被分配去写赞同或反对文章的,也就是说文章并不代表本人的观点。最后要求被试评价这些作者对卡斯特罗的态度。结果发现,即使被试知道有些言论是作者被命令写的,但他们仍然认为凡是写“赞同”文章的人都比写“反对”文章的人更加支持卡斯特罗。材料2:某学生的考试成绩不好,作为学生本人来说,可能认为试题难度太大,或其他同学在考场中干扰了自己;而老师则认为是因为学生不努力,知识掌握不牢固;家长可能认为老师教学方法不适合自己的孩子等。材料3:运动员在足球比赛中输球时,一般会认为要么是裁判不公平,要么是场地不适应,不会认为是自己的技术不好;赢球时往往会认为这是自己拼搏所应得到的,绝对不是裁判的有意偏袒。试从归因偏差的视角解释上述三个材料。
[简答题]请阅读下面一份学生的书面表达以及教师的评语,并回答问题。 Hi, Suzanne, First of all, welcome to China. In fact, many students have the same problem like you. As a matter of fact, it doesn't as difficult as you think. But ways are great importance. Here are some tips: Firstly, review your lessons so that it can help you catch the important points. Also read books in advance. And put your heart into class, espeeial what the teacher says. Secondly, don't be afraid make mistakes. It's a good study habit which play" a important role in learning language. Thirdly, try to do something hard and always discuss some problems with your classmates in Chinese so that you can learn Chinese from your classmates. Finally, to be patient when you still do poorly in Chinese. As you know, Rome isn't build in a day. As time goes on, you will success sooner or later. I hope that you can make great progress in Chinese. Good luck! Yours, Xiao Yu 教师的评语:结构合理,层次清晰。过渡词用得很好,使用了较复杂的句式为文章增色了许多。但画线地方有误,请改正。 (1)该教师对学生作文的错误地方画线有何作用?(8分) (2)对该教师对学生作文的批改情况进行分析。(15分) (3)假若此学生作文中出现的问题是学生群体中普遍常犯的错误,教师应该怎么做?(7分)
[简答题]阅读下面的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1 2005年10月,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修改后的个人所得税法.根据修改后的內容.个人所得税工薪所得减除费用标准由原来的800元调高到1600元.如果按2005年统计口径.工薪阶层纳税面将从60%左右降到约26%,少缴约280亿元.个人所得税起征点的提高.是新形势下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的一个具体体现. 材料2 在现实中还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一些不公平现象. 目前医疗服务体系还不适应群众的健康需求,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仍很突出.群众反映也比较强烈.在教育事业获得高速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群众反映比较强烈的问题,比较突出的是上学难、上学贵问题.虽然20多年来.城镇居民的住房条件总体上有了很大的改善,但近几年,在一些人中城市,房价上涨过快,普遍超出了工薪阶层的承受能力.尽快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要求.也是新形势下推进我国教育改革发展面临的一项迫切任务. 材料3 改革开放之初.为了更快更好地发展国民经济,我们针对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平均主义、“吃大锅饭”的一些弊端.对分配制度和原则进行了调整和改革.提出了“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这一原则对于打破平均主义的平等观.调动广大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推动经济社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近年来,我国居民收入分配差距出现了扩大的趋势,这引起人们的广泛关切.有人把收入差距的扩大归咎为“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提出要对分配原则进行调整.由此引起了社会上包括理论界对公平与效率关系问题的讨论.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了新的阶段.经济的健康发展、社会的安全运行、体制的创新等都同社会公平紧密相关.因此.必须切实按照十六届四中全会、五中全会的要求.在促进发展的同时,把维护社会公平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采取有效措施,更好地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 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结合上述材料1、材料2和材料3,怎样从现实的角度理解和看待我国的社会公平问题?对于“在现”实中还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一些不公平现象”其原因是什么, (2)为什么要“在促进发展的同时,把维护社会公平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 (3)现阶段如何切实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
[简答题]阅读下面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李自成是明末农民军最杰出的领袖。崇祯十七年(1644 年)正月,李自成在西安建国,国号大顺,建元永昌。……农 民军以疾风暴雨之势,从陕西经山西直捣北京。三月十七日,农民军已至北京城下。……十九日晨,崇祯帝在煤山 自缢而死。农民军胜利地开进北京。 ——摘自翦伯赞《中国史纲要》 材料二: 崇祯十二年(1639 年),张献忠叛乱……李自成也乘时猖獗,于十四年(1641 年)攻陷河南……十六年(1643 年),李 自成陷襄阳,僭号“新顺王”。次年,李自成建国,号日大顺,改元永昌……这时洪承畴早为清军所俘,山海关之 地全部沦陷,而流寇的势力已非明朝所能抵御。就在这一年,流寇攻陷北京,清军也接着入关。 ——摘自傅乐成《中国通史》 问题: (1)对同一史事的叙述,材料一与材料二有何不同?(8 分)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出现这种不同叙述的原因。(8 分)
[简答题]阅读下面的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1 也许,看到这样的数据,我们会感到自豪:世界上每生产4台电脑,就有11台出自中国的江苏!但再看看这样的数据,我们又会感到迷惑:我们生产1台电脑竞只能赚10个苹果的钱.原因是利润的人头被英特尔、微软等公司拿走了,我们赚的只是一个简单的加工费.近年来,大家都在谈论着“中国制造”的商品销往全球,中国已经成了“世界工厂”……但实际上,这样的“制造”赚取的利润很低.有一个形象的说法:我们出口8亿件衬衣才能换来一架空中客车A-380! 材料2 2020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意味着未来15年,我们必须继续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和可持续增长,国内生产总值年增长率要超过7%.实现这一目标靠什么?归根到底还是靠科技进步和创新的有力支持.据测算,如果我们继续保持40%的投资率,要如期实现翻两番的目标,那么科技进步贡献率必须由当前的39%提高到60%,不断向创新型国家行列迈进. 材料3 与欧关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每创造1美元国內生产总值的能源消耗量是它们的4—10倍,33种主要产品的单位资源消耗量比国际平均水平高出46%. 材料4 目前,我国对外技术依存度高达50%,美国、日本仅为5%左右;我国设备投资有60%以上要靠进口.由于不掌握核心技术,我们不得不将每部国产手机售价的20%、数控机床售价的20%-40%拿出来向国外支付专利费.更何况,涉及国家安全和战略需求的核心技术,花再多的钱也是买不来的.比如,“神舟六号”的逃逸塔,被称为航天员的“生命之塔”.对此,美国进行了全面技术封锁,俄罗斯开价2500万美元,而且只卖产品,不给技术. 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11中的事实告诉了我们什么?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核心是什么? (2)结合材料2、材料3、材料4说明为什么要提出建设创新型国家? (3)为了实现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的奋斗目标,要突出抓好哪些工作?
[简答题]阅读下面素材,回答有关问题: 某教师在进行“原电池”教学时,并没有完全遵从教材上的内容,让学生按照教材规定的实验方案做实 验,而是在认真分析教材相应内容基础上,为学生提供了几个相关的活动主题,制作各种水果电池,利用实验探究原电池原理,利用网络查找燃料电池的相关资料等,让学生选择主题,开展活动,并在此基础上实施教学。 请回答21题 问题: (1)上述过程体现了教师“用教材教”的教材观念,请简述“教教材”和“用教材教”的区别。(6分) (2)上述过程体现了哪些教学理念?(6分)
[简答题]阅读下面的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1 涸泽而渔,是中国古代的一个成语,讲的足把湖水排干来捕鱼.鱼倒是全捕着了,但湖水排干了,就再也不会有鱼了. 材料2 我们经常用“地人物博”来描述祖国的广袤与富饶.从大的方面看,这样讲当然没有问题.但并不等于说我们国家的资源是取之不尽的.相反,目前我国乃至全球的资源形势日益紧张,不容乐观.从全球来看.有关研究表明.地球上的森林正在以每年1600万公顷的速度继续减少;现有石油储量不足2万亿桶,可供开采时间不超过百年;到2025年,全世界2/3的人口将遭受用水短缺的威胁.伴随人类社会发展和需求增加.地球上的自然资源正在日益减少. 从我国来看.一方面,由于人口众多,资源的人均占有量非常少.比如.我国水资源人均占有量为2370立方米,仅相当于世界人均的1/4;我国人均耕地面积不到1.5亩,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11/2;大多数矿产资源的人均拥有量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 另一方面,生产和消费方式不合理的问题比较突出,导致资源不足的矛盾进一步凸显.过去,我们比较多的是依靠资源的高投入来实现经济快速增长,这种粗放型的增长方式导致资源消耗过大,浪费的现象也比较严重.与此同时.铺张浪费、大操大办、大吃大喝的消费方式在生活中并不鲜见. 虽然党和政府已经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但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井没有从根本上转变.奢侈浪费的消费观还在发展.能源、淡水、土地、矿产等资源不足的矛盾越来越突出. 材料3 2000多年前,丝绸之路上重要的中转贸易站楼兰.极尽繁华.然而,这座举世闻名的“大都市”.却于公元500年左右消失在漫漫黄沙中.不少研究者将吞噬楼兰文明的祸首归结为环境的急剧恶化. 应该看到,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们在加强环境保护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取得了积极的进展.部分流域区域污染治理取得初步成效,部分城市和地区环境质量有所改善,工业产品的污染排放强度有所下降. 但是.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我国环境形势依然十分严峻:一些地区环境污染和生态恶化已经到了相当严重的程度.11/5的城市空气污染严重,11/3的国土面积受到酸雨影响.全国水土流失面积356万平方公里.沙化土地面积174万平方公里,90%以上的天然草原退化.生物多样性减少.发达国家上百年工业化过程中分阶段出现的环境问题,在我国已经集中出现. 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1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哲理? (2)材料2所反映的现实告诉了我们什么? (3)材枓3中楼兰的悲剧给了我们什么样的警示?面对材料3中严峻的形势我们应该做什么?
[简答题]阅读下面的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1 中国国务院新闻办10月19日在此间发表了《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白皮书.这是中国政府首次以政府文告的形式全面阐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这份白皮书实际上全面、乐统、准确地阐述了中国的民主观和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伟大实践.观点鲜明,材料丰富. 材料2 这份白皮书突出阐述了四个重要内容:一是一个国家实行什么样的政治制度,走什么样的民主道路,要与一国的国情相适应;二是中国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三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人民当家作主的关系;四是中国民主政治建设必须遵循的原則. 材料3 白皮书指出.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历史和现实情况说明.世界上并不存在唯一的、普遍适用的和绝对的民主模式.衡量一种政治制度是不是民主的.关键要看最广大人民的意愿是否得到了充分反映.最广大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是否得到了充分实现.最广大人民的合法权益是否得到了充分保障. 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如何认识中国的民主制度? (2)针对一些西方舆论认为中国经济改革很成功,但政治体制改革滞后的说法,你是如何认识的? (3)如何认识材料3的说法, (4)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应遵循哪些原则?
[简答题]阅读下面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1908年8月,清廷批准了预备立宪的方案,九年内计划做的主要工作包括:设立谘议局、资政院,开办地方自治,清理财政,推行普及国民教育,修订法典,厘定官制、官规,宣布宪法,颁布议院法、选举法、进行上下议院议员选举等。 1910年(宣统二年)11月,清廷发布上谕:“今者,人民代表呼恳既出于至诚,内外臣工强半皆主张急进,民气奋发……应即俯顺臣民之请……着缩改于宣统五年,实行开设议院。先将官制厘定,提前颁布试办,预即组织内阁。迅速遵照钦定宪法大纲,编订宪法条款,并将议院法,上下议院议员选举法.及有关于宪法范围以内必须提前赶办事项,均着同时并举。” 1911年5月,责任内阁成立,13名国务大臣中满人9人,其中皇族7人,汉人仅4人,时人形象地将此称为“皇族内阁”。 ——摘编自金毓黻《宣统政纪》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1908、1910年清政府在预备立宪安排上的区别,并分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预备立宪未能挽救清政府的原因。
[简答题]阅读下面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自20世纪50年代起,联合国多次讨论不扩散核武器问题。但因美、苏两国的争斗,没有取得成果。1960年。联合国大会通过了1576号决议,要求所有生产核武器的国家暂时和自愿地不将核武器控制权移交给非核国家。不向其提供制造核武器的必要的机密情报。 60年代上半期,法国核试验成功,拥有了核武器。1968年,联合国大会以95票对4票、21票弃权通过决议。批准美、苏联合提出的《不扩散核武器条约》,并表示希望有尽可能多的国家加入。随后,美、苏、英以及另外59个国家签署了这一条约。条约规定:“缔约的核国家保证不直接或间接地把核武器转让给无核国家,不援助无核国家制造核武器;缔约的无核国家保证不制造核武器。不直接或间接地接受其他国家的核武器转让,不寻求或接受制造核武器的援助,也不向别国提供这种援助。”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在联合国通过1576号决议后有关国家仍要签署《不扩散核武器条约》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不扩散核武器条约》得以签订的原因及其作用。
[简答题]阅读下面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清朝建都北京后,原居住于白山黑水间的各民族人口大量内迁,东北地区出现“沃野千里,有土无人”的状况。清廷把东北地区视为“龙兴之地”,在此设盛京。吉林、黑龙江将军,实施军事化管辖,设置关口,长期禁止关内人口迁居。往来须持有官方颁发的路票。“移民之居住有禁,田地之垦辟有禁,森林矿产之采伐有禁,人参东珠之掘捕有禁”。从乾隆年间开始,山东、河北等地“闯关东”者日盛,“每查办一次,辄增出新来流民”。他们“不但不肯回籍,抑且呼朋引类,日积日多”。清廷对东北地区时开时禁。 ——摘编自葛剑雄主编《中国移民史》等 材料二1689年的中俄《尼布楚条约》,划定了清朝与俄国的东段边界,但直至19世纪初,黑龙江以北数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居民不足1万人。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清政府被迫与俄国签订《瑷珲条约》和《北京条约》,清政府随即开放了哈尔滨以北的呼兰河乎原和吉林西北平原。新来移民与当地满、蒙古等族通婚、建庙、演戏、立会、设学堂、建市镇。仅十余年,呼兰地区已是“三城相望,粮产富饶,商贾因之糜(群)集,流民居户不下十有余万”。1904年,清政府全面开放东北各边荒地;1907年,设奉天、吉林、黑龙江三省。1908年,仅奉天一省人口已达1100万人。1911年,清政府制定了东三省移民安边章程。 ——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朝东北地区移民过程的特点。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移民东北的历史作用。
[简答题]阅读下面材料,并回答问题:材料1:4岁的玛丽和爸爸的电话交谈父亲:玛丽,妈妈在家吗?玛丽:(不说话,点头)父亲:玛丽,我可以和妈妈说话吗?玛丽:(再次不语点头) 材料2:16岁的萨布丽娜的早晨某个星期天的早晨,萨布丽娜醒来时发现在她的下巴上长了一粒很大的痘痘。她哭着说:“我不能去教堂!每个人都会看到我有多丑。”(1)玛丽的思维具有什么特点?玛丽的思维为什么具有这种特点?(2)萨布丽娜的思维具有什么特点?萨布丽娜的思维为什么具有这种特点?(3)玛丽的思维和萨布丽娜的思维有什么不同?
[简答题]阅读下面的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1 “法律是根高压线,谁碰上它谁触电;法律是个守护神,惩罚犯罪护好人.” 材料2 改革开放以来,全国人大于1982年修改了宪法,以后又通过四个宪法修正案.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了200多件现行有效的法律和200多件关于法律问题的决定,国务院制定了650多件现行有效的行政法规,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了7500多件现行有效的地方性法规,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定了600多件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 材料3 2005年7月,《物权法(草案)》向社会公布征求意见.2005年9月,全国人大常委会举行历史上首次立法听证会,就《个人所得税法》修改听取社会建议.2006年3月20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全文公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草案)》,向社会广泛征求意见.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就收到来自社会各界的114万多条修改意见.参与提出意见的,既有领导干部和专家学者,也有普通市民甚至农民工.他们提出的不少意见,都很有见地和价值,受到立法机关的高度重视. 材料4 1998年,江泽民同志在学习邓小平理论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提出,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必须处理好坚持党的领导、发扬人民民主、严格依法办事的关系,“党的领导是关键,发扬民主是基础,依法办事是保证”.进入新世纪新阶段,江泽民同志着眼于探索把握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规律性,科学总结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实践经验,提出了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三者有机统一的重要思想.江泽民同志指出,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要求,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材料5 党的十五大明确提出“尊重和保障人权”.十六大重申了这一主张并将“人民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权益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等纳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中.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第十届全国人大第二次会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把“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正式载入国家的根本法.十六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十六届五中全会《建议》明确提出“尊重和保障人权,促进人权事业全面发展”.这一系列有关人权的重要宣示表明:第一,尊重和保障人权已经成为新时期我们党的一项基本政治主张,成为国家的一项重要宪法原则,必须始终不渝地为之努力奋斗.第二,提出尊重和保障人权,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宏伟目标,同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同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重大战略思想,具有内在的、有机的联系,构成了一个整体.第三,提出促进人权事业全面发展,进一步明确了尊重和保障人权这一基本政治主张的发展方向,它既给民主政治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又从人权发展的视角赋予经济社会发展以新的内涵,并使之成为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和进步的一个重要标志. 材料6 1993年8月,江泽民同志在接受日本《朝日新闻》社长采访时指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推进经济体制改革的同时,适时地进行了政治体制改革,加强了民主法制建设,以保障人民能够充分地享有公民权和更好地行使管理国家的政治权利.最关心中国人民人权的是我们自己.1949年以前.中国80%的人处于饥饿和半饥饿状态.现在中国的人口翻了一番多,温饱问题基本上解决了,人民在各方面享受的民主权利更是前所未有的.今天中国所焕发出来的巨大活力,正是中国人民拥有广泛自由、民主的生动写照. 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材料11和材料2、材料3都说明了什么问题?试述法治与法制的关系. (2)为什么说法治是和谐社会的一个基本特征? (3)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基本内涵是什么?它体现了江泽民同志提出的“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三者有机统一”的重要思想? (4)材料5中的一系列有关人权的重要宣示表明了什么? (5)尊重和保障人权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内在要求.结合材料6简述尊重和保障人权的基本要求.你怎样看待国际上有人提出的“人权高于主权”、“人权无国界”、“国家主权有限”等新干涉主义论调?

我来回答:

购买搜题卡查看答案
[会员特权] 开通VIP, 查看 全部题目答案
[会员特权] 享免全部广告特权
推荐91天
¥36.8
¥80元
31天
¥20.8
¥40元
365天
¥88.8
¥188元
请选择支付方式
  • 微信支付
  • 支付宝支付
点击支付即表示同意并接受了《购买须知》
立即支付 系统将自动为您注册账号
请使用微信扫码支付

订单号:

请不要关闭本页面,支付完成后请点击【支付完成】按钮
恭喜您,购买搜题卡成功
重要提示:请拍照或截图保存账号密码!
我要搜题网官网:https://www.woyaosouti.com
我已记住账号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