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详情
当前位置:首页 > 知识竞赛考试 > 国学知识竞赛
题目详情:
发布时间:2023-10-19 10:38:26

[简答题]

阅读《大学》的节选段落,回答问题: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

请谈谈你对文中“意诚”的理解。

更多"阅读《大学》的节选段落,回答问题: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的相关试题:

[单项选择]“齐其家”是的意思是:()
A. 修理好家里的树
B. 管理好自己的家庭或家族,使家庭或家族和和美美、蒸蒸日上、兴旺发达
C. 让家里人长得高
D. 把家里打扫干净整齐
[简答题]

阅读《大学》的节选段落,回答问题: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

结合现代的社会背景,谈谈你对儒家“修齐治平”思想的理解。
[简答题]

阅读《孟子·梁惠王下》节选段落,回答问题:
庄暴见孟子,曰:“暴见于王,王语暴以好乐,暴未有以对也。”曰:“好乐何如?”孟子曰:“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
他日见于王曰:“王尝语庄子以好乐,有诸?”王变乎色,曰:“寡人非能好先王之乐也,直好世俗之乐耳。”曰:“王之好乐甚,则齐其庶几乎!今之乐犹古之乐也。”曰:“可得闻与?”曰:“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曰:“不若与人。”曰:“与少乐乐,与众乐乐,孰乐?”曰:“不若与众。”
臣请为王言乐:“今王鼓乐于此,百姓闻王钟鼓之声,管钥之音,举疾首蹙頞而相告曰:‘吾王之好鼓乐,夫何使我至于此极也?父子不相见,兄弟妻子离散。’今王田猎于此,百姓闻王车马之音,见羽旄之美,举疾首蹙頞而相告曰:‘吾王之好田猎,夫何使我至于此极也?父子不相见,兄弟妻子离散。’此无他,不与民同乐也。”
“今王鼓乐于此,百姓闻王钟鼓之声、管钥之音,举欣欣然有喜色而相告曰:‘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鼓乐也?’今王田猎于此,百姓闻王车马之音,见羽旄之美,举欣欣然有喜色而相告曰:‘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田猎也?’此无他,与民同乐也。今王与百姓同乐,则王矣。”

文中多次提到“庶几”这个词语,请解释它们在所在句子中分别是什么意思。
[简答题]

阅读《论语·先进第十一》节选段落,回答问题: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夫子哂之。
“求,尔何如?”
对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如其礼乐,以俟君子。”
“赤,尔何如?”
对曰:“非曰能之,愿学焉。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
“点,尔何如?”
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
子曰:“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
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
三子者出,曾皙后。曾皙曰:“夫三子者之言何如?”
子曰:“亦各言其志也已矣!”
曰:“夫子何哂由也?”
曰:“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
“唯求则非邦也与?”
“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
“唯赤则非邦也与?”
“宗庙会同,非诸侯而何?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

请问文中“因之以饥馑”是什么意思?
[简答题]

请阅读《中庸》的节选段落,回答问题:
大哉圣人之道,洋洋乎发育万物,峻极于天。优优大哉,礼仪三百,威仪三千,待其人而后行。故曰:苟不至德,至道不凝焉。故君子尊德性而道问学,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温故而知新,敦厚以崇礼。是故居上不骄,为下不倍。国有道,其言足以兴,国无道,其默足以容。诗曰:既明且哲,以保其身。其此之谓与?

请解释“既明且哲,以保其身”的意思。
[简答题]

阅读《论语·先进第十一》节选段落,回答问题: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夫子哂之。
“求,尔何如?”
对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如其礼乐,以俟君子。”
“赤,尔何如?”
对曰:“非曰能之,愿学焉。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
“点,尔何如?”
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
子曰:“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
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
三子者出,曾皙后。曾皙曰:“夫三子者之言何如?”
子曰:“亦各言其志也已矣!”
曰:“夫子何哂由也?”
曰:“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
“唯求则非邦也与?”
“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
“唯赤则非邦也与?”
“宗庙会同,非诸侯而何?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

为什么孔子同意曾皙的观点,请谈谈你的看法。
[简答题]

阅读《孟子·梁惠王下》节选段落,回答问题:
庄暴见孟子,曰:“暴见于王,王语暴以好乐,暴未有以对也。”曰:“好乐何如?”孟子曰:“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
他日见于王曰:“王尝语庄子以好乐,有诸?”王变乎色,曰:“寡人非能好先王之乐也,直好世俗之乐耳。”曰:“王之好乐甚,则齐其庶几乎!今之乐犹古之乐也。”曰:“可得闻与?”曰:“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曰:“不若与人。”曰:“与少乐乐,与众乐乐,孰乐?”曰:“不若与众。”
臣请为王言乐:“今王鼓乐于此,百姓闻王钟鼓之声,管钥之音,举疾首蹙頞而相告曰:‘吾王之好鼓乐,夫何使我至于此极也?父子不相见,兄弟妻子离散。’今王田猎于此,百姓闻王车马之音,见羽旄之美,举疾首蹙頞而相告曰:‘吾王之好田猎,夫何使我至于此极也?父子不相见,兄弟妻子离散。’此无他,不与民同乐也。”
“今王鼓乐于此,百姓闻王钟鼓之声、管钥之音,举欣欣然有喜色而相告曰:‘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鼓乐也?’今王田猎于此,百姓闻王车马之音,见羽旄之美,举欣欣然有喜色而相告曰:‘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田猎也?’此无他,与民同乐也。今王与百姓同乐,则王矣。”

请结合孟子的仁政、民本思想,谈谈你对“与民同乐”的理解。
[简答题]说明《礼记·大学(节选)》文中排比句和蝉联句的表达作用。
[简答题]《礼记·大学(节选)》文中所使用的排比、蝉联句式,在逻辑上是否真的很严密?有没有可以置疑的地方?
[判断题]段落的缩进是指段落与页边的距离,段落缩进能使段落间更有层次感。
[单项选择]

阅读《陋室铭》教学实录(节选),按要求答题。
师:这下,问题来了,紧接下来是“斯是陋室,惟吾德馨”,如果改成与上下句式一致的句子不是更好吗?我们大家改改看。(学生试着改写。)
生1:房不在好,有我则行。
生2:室不在陋,有德则馨。
师:室不在“陋”吗?对,说反了,应是室不在——华,我们可以改成:室不在华,有德则馨。行吗?意见不一致。那么,我们再来看这样一句,“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它的后面几句是“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如果按两两相对的结构,可以改为“有苔痕上阶绿,有草色入帘青;无……,无……”。同学们试着再加一加。(学生试改:无房子之华丽,无闲人来打扰;无奇花异草,无群蜂群蝶……师逐一评点。)
师:老师也试着加一句:无名花攀影,无贵木帮衬。改后感觉怎么样啊?老师来读一下——“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室不在华,有德则馨。有苔痕上阶绿,有草色入帘青。无名花攀影,无贵木帮衬。
生:缺少美的语感。
师:噢,他感觉出来了,结构太一致了,没有变化,一个调子,让人生厌。整散结合,长短结合,读才会抑扬顿挫、摇曳生姿。
对以上实录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A. 让学生参与改写课文有一定难度。不过,李老师这一方面处理得很好:适时点拨、教师参与!
B. 改写课文激发学生作诗潜能,也让学生对对偶、排比等修辞加深了解
C. 教师的改写活动不够成功,没有体现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D. 教师设置活动让学生了解了古代散文整散、长短交错的参差美,这是诗文教学的有益尝试
[单项选择]段落文字基于()的尺寸换行,可以输入多个段落并选择段落对齐选项。
A. 图像
B. 定界框
C. 文本框
D. 区域
[单项选择]利用格式刷将指定段落的文字和段落格式复制到其他段落时,要先选择()。
A. 指定段落的段落标记
B. 指定段落中的部分文本
C. 整个指定段落
D. 段落标记以及之前的一个字符
[单项选择]阅读《花木兰》的教学实录(节选),按要求答题。师:伙伴在遇到花木兰女装出现时言行神态如何?生:“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师:找得非常好,下面我们请几位同学来表演一下。(陆续叫的几个同学都没把伙伴那吃惊的神态表演出来)生:老师给我们表演一下吧!教师课前并无这个准备,一时显得比较尴尬,学生们开始窃窃私语起来。但这位教师并没有拒绝,而是迅速调整状态,接着便进入角色,用吃惊的神态表演:“啊,你是女人……”表演完后,学生给予了老师热烈的掌声。对上述教学实录的评价,不正确的是()。
A. 教师精心备好的一节课,结果却因出现一些始料不及的问题而影响教学效果,甚至出现一团糟的现象,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
B. 教师富有应变能力和教学机智,能够应对偶然事件,保证教学过程的顺利进行
C. 课堂教育教学是一个错综复杂、瞬息万变的过程,这节课出现的问题主要体现在教师对学生的预见不充分
D. 课堂突发事件的处理,能够很好地检验一个教师的基本素质和各方面能力
[判断题]争天下者必先争人,取市场者必先取人。
[简答题]阅读这位教师的教学实录(节选),完成下题。一、导入:建构互动话题师:提个简单的问题:现在是什么季节?众生:秋天——师:“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啊!可要多穿衣服,最好穿件漂亮的线衣外套。可是,我这里并没有现成的漂亮衣服。看看老师空空的双手,你们是不是很失望?生:(几个学生窃窃私语)有一点。师:不过,老师给你们带来了前几年师哥师姐们在宜昌中考考场上,赢得满堂喝彩的几件漂亮衣服——中考满分作文。大家要不要一起来欣赏欣赏?二、悟读:美美地读,美美的悟(出示ppt1:)阅读节选文段,好好想想:作者用什么高超的手法来缝制这件漂亮的“语言外衣”的?摆在桌上的准考证,像一支魔棒,引起我无限的遐想。它像一双有力的翅膀,让我安上它飞向梦乡。它像一艘渡船,载着我走向成功的彼岸。它像一架通天云梯,任我攀爬接近希望。它像一块神奇的魔毯,让我飞向未来。啊,准考证,你究竟是什么?如果你是风儿,我要挂起帆随你远航。如果你是白云,我要驾着你遨游在蓝天上。如果你是锄头,我要用你播种希望。如果你是镰刀,我要用你收割知识的琼浆。——宜昌2001年中考满分作文《准考证的联想》学生先自由朗读,然后全班齐声朗读。最后师生一起总结归纳方法。边讨论边归纳,教师边板书:构思方法:联想与想象修辞手法:比喻、排比、设问师(小结):孔子说:“言之无文,行而不远。”缺少了靓丽的语言包装,再深刻的立意,再丰富的内容,也会显得默然失色。尤其是考场作文,假如你的作文想从浩如烟海的中考试卷中吸引阅卷老师的眼球,那就只有一条路可走:给你的作文穿件漂亮的外衣!让作文的语言美起来。你们想不想让自己的作文穿一件漂亮的外衣啊?生:(异口同声)想!师:这节课老师就和你们一起,给每个同学的作文穿一件漂亮的外衣。(ppt2:给作文穿一件漂亮的外衣)三、品读:咀嚼词句的味道师:下面我们再来欣赏一个作文片段。(出示ppt3)阅读文段二,找出生动形象、富于文采的语句,并说说理由。闲暇之时,手捧香茗,于花前月下,于春色之间,于清水浣浣、细雨霏霏之时,洗涤了尘世喧嚣,鉴开半亩方塘,让自己与书倾心交论。雨天适宜读古诗。古典的雨像飘飘落落的花瓣,芳菲着时空,穿越历史重重尘埃,与各领风骚的代出才人高谈阔论,在沾衣欲湿的氛围中如燕斜翔……晴天适宜读名著。在阳光倾泻下睫毛洒进心扉之时,惋惜包法利夫人,笑叹葛朗台之吝啬,敬赞保尔之坚韧。正如大闸蟹适用高汤,清江鱼适用水
[判断题]设置段落格式,应先选中整个段落。()
[单项选择]阅读《陈涉世家》的教学实录(节选),按要求答题。师:有一句老话,不知道你们这个年纪的孩子熟不熟悉,所谓“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生:(齐答,有的笑)反抗。师:不知道笑的同学是出于什么原因。可以告诉我吗?生:(迟疑后终于开口)平时觉得学习压力太大了,想发泄一下时就这样给自己找理由的。师:(微笑)这个理由也没错啊。这句话道出了一个自然规律,压力过大当然会产生反作用力啊。不过,说出这句哲言的人本意可不在此。有同学能告诉我它本来是说什么的吗?生:听历史老师经常讲。说的是被压迫者总是会奋起反抗的,而斗争的原因不在别人,就在统治阶级的残酷压迫。师:这是一位政治家对历史发展规律的高度总结。大家能举出你熟悉的历史事实吗?对上述教学实录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导入贴合文意,起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B. 通过恰当的导入,自然地过渡到课文内容中
C. 由历史规律发散开来,帮助学生积累人文修养,发展发散思维
D. 这个导入花费时间较长,喧宾夺主,不利于课文的教授

我来回答:

购买搜题卡查看答案
[会员特权] 开通VIP, 查看 全部题目答案
[会员特权] 享免全部广告特权
推荐91天
¥36.8
¥80元
31天
¥20.8
¥40元
365天
¥88.8
¥188元
请选择支付方式
  • 微信支付
  • 支付宝支付
点击支付即表示同意并接受了《购买须知》
立即支付 系统将自动为您注册账号
请使用微信扫码支付

订单号:

请不要关闭本页面,支付完成后请点击【支付完成】按钮
恭喜您,购买搜题卡成功
重要提示:请拍照或截图保存账号密码!
我要搜题网官网:https://www.woyaosouti.com
我已记住账号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