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详情
当前位置:首页 > 学历类考试 > 古代汉语
题目详情:
发布时间:2023-10-10 11:06:51

[简答题]简要说明“谓”和“谓之”这两个术语的不同用法。

更多"简要说明“谓”和“谓之”这两个术语的不同用法。"的相关试题:

[简答题]训诂术语“谓”和“谓之”在用法上有什么不同?请举例说明。
[简答题]简要说明“读为,读曰”和“读若,读如”这两组术语的不同用法。
[简答题]“之言”、“之为言”与“言”这两类训诂术语在用法上和旨趣上有什么不同?请举例说明。
[简答题]简述训诂术语“谓”和“谓之”的异同。
[简答题]“读为”、“读曰”与“读若”、“读如”这两类训诂术语在用法上和旨趣上有什么不同?请举例说明。
[单项选择]训诂术语“谓之”一般用来()
A. 指明文字通假现象
B. 改正错字误读
C. 指出他书或别本之异文现象
D. 改正文句颠倒现象
E. 指出文字错乱现象
F. 辨析同义词的差别
[简答题]简述“破字”等术语的用法。
[简答题]举例分析“谓之、曰、为”的用法。
[简答题]简述“浑言”、“析言”等术语的用法。
[多项选择]训诂术语“为”、“谓之”,其用途是()。
A. 解释词义
B. 辨析同义词、近义词问的细微差别
C. 校正文字
D. 说明假借字
E. 说明古今字
[简答题]常用的校勘术语有哪些?它们各是怎样的用法?请举例说明。
[简答题]翻译:圣人以此斋戒,以神明其德夫。是故闔户谓之坤,辟户谓之乾。一闔一辟谓之变,往来不穷谓之通,见乃谓之象,形乃谓之器,制而用之谓之法,利用出入,民咸用之谓之神。
[简答题]《风波》的作者是怎样塑造赵七爷、七斤这两个人物的?简要概括两个人物的性格特征。
[单项选择]“仁者见之谓之仁,知者见之谓之知”出自()。
A. 《易经》
B. 《庄子》
C. 《老子》
[填空题]自山下仰望山巅谓之高远,自山前窥山后谓之(),自近山望远山谓之平远。
[单项选择]“充实之谓美,充实而有光辉谓之大,大而化之之谓圣……”是()说的。
A. 老子
B. 孟子
C. 孔子
D. 庄子
[多项选择]不同线型有不同的用法,下面用法错误的是()
A. 粗实线用于主要的可见轮廓线
B. 中粗实线用于尺寸线
C. 细实线用于一般轮廓线
D. 粗虚线用于不可见轮廓线
E. 波浪线用于构造层次的断开线
[简答题]翻译:仁者见之谓之仁,知者见之谓之知。百姓日用而不知,故君子这道鲜矣。
[单项选择]“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出自哪里?()
A. 《论语》
B. 《国语》
C. 《左传》
D. 《孝经》

我来回答:

购买搜题卡查看答案
[会员特权] 开通VIP, 查看 全部题目答案
[会员特权] 享免全部广告特权
推荐91天
¥36.8
¥80元
31天
¥20.8
¥40元
365天
¥88.8
¥188元
请选择支付方式
  • 微信支付
  • 支付宝支付
点击支付即表示同意并接受了《购买须知》
立即支付 系统将自动为您注册账号
请使用微信扫码支付

订单号:

请不要关闭本页面,支付完成后请点击【支付完成】按钮
恭喜您,购买搜题卡成功
重要提示:请拍照或截图保存账号密码!
我要搜题网官网:https://www.woyaosouti.com
我已记住账号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