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详情
当前位置:首页 > 职业培训考试
题目详情:
发布时间:2024-03-22 05:46:50

[简答题]材料: 下面是朱老师为讲授高中地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一课,所设计的探究主题和问题序列: 探究主题一:地理环境的组成要素 地理环境是由地貌、土壤、水文、气候和生物等要素构成的一个整体。对这些要素如何形成感性的认识 可以从下面两个探究问题进行分析。 【问题1】说说你所生活的自然环境由哪些地理要素构成 【问题2】找一张自然风光照片,说说这张照片显示的景观包括哪些组成要素 探究主题二: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 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与成因是本节课学习的重点,相关探究问题应在“问题1、问题2”的基础上加以深化. 【问题3】家乡自然环境中的地理要素是如何相互作用的 【问题4】你所展示的照片中各地理要素之间具有什么关系 【问题5】中国的三大自然区的整体性各有哪些具体的表现 【问题6】以厄尔尼诺现象为例说明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 探究主题三:地理环境整体性的成因 地理环境整体性的成因分析体现了思维的深刻性.对学习能力要求较高.设计问题应突出地球各圈层的相互作用。 【问题7】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生物圈之间的能量如何进行传输与交换 问题: (1)朱老师关于“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一课探究主题和问题的设计有哪些优点 (8分) (2)朱老师的问题设计存在哪些不足 (6分) (3)你认为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提出问题后如何应对学生的回答 (6分)

更多"[简答题]材料: 下面是朱老师为讲授高中地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一"的相关试题:

[简答题]材料: 下面是朱老师为讲授高中地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一课,所设计的探究主题和问题序列: 探究主题一:地理环境的组成要素 地理环境是由地貌、土壤、水文、气候和生物等要素构成的一个整体。对这些要素如何形成感性的认识?可以从下面两个探究问题进行分析。 【问题1】说说你所生活的自然环境由哪些地理要素构成? 【问题2】找一张自然风光照片,说说这张照片显示的景观包括哪些组成要素?探究主题二: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 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与成因是本节课学习的重点相关探究问题应在“问题1、问题2”的基础上加以深化。 【问题3】 家乡自然环境中的地理要素是如何相互作用的? 【问题4】你所展示的照片中各地理要素之间具有什么关系? 【问题5】中国的三大自然区的整体性各有哪些具体的表现? 【问题6】以厄尔尼诺现象为例说明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 探究主题三:地理环境整体性的成因 地理环境整体性的成因分析体现了思维的深刻性,对学习能力要求较高,设计问题应突出地球各圈层的相互作用。 【问题7】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生物圈之间的能量如何进行传输与交换? 3.(1)朱老师关于“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一课探究主题和问题的设计有哪些优点?(8 分) (2)朱老师的问题设计存在哪些不足? (6 分) 你认为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提出问题后如何应对学生的回答? (6 分)
[简答题]材料: 下面是朱老师在“我国冬夏气温的分布”一课中的教学片段。 教师展示“我国 1 月、7 月平均气温分布图”,要求学生完成下列学习任务单。 1.阅读“我国 1 月平均气温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 ①从图中读出海口、南京、北京、漠河的气温,由此可见,我国 1 月气温由南向北越来越______。 ②1 月漠河与海口气温相差______℃,说明我国冬季南北气温相差______。 ③1 月等温线分布密集,说明了气温______。 ④分析我国冬季气温这样分布的原因______。 ⑤0℃等温线东部大致穿过______-- ______一线,此线在______(地形区)发生突然变化,其原因是______。 2.阅读“我国 7 月平均气温分布图”(略)…… 学生基本完成后,教师把答案展示在 PPT 上,要求学生纠错。 问题: (1)简述运用该学习任务单的地理教学价值。(8 分) (2)结合材料,说明该教师在运用学习任务单教学时,还可以有哪些改进。
[单选题]有人建议朱老师对违纪的学生进行罚款,朱老师拒绝了这一建议,这体现了朱老师()。
A.廉洁从教
B.依法执教
C.因材施教
D.乐于奉献
[简答题]材料: 下面是朱老师在“自然界的水循环”一课中的教学活动记录。 第一环节:PPT 展示并说明本节课的高中地理课程标准要求,即运用示意图,说出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说明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第二环节:PPT 展示并说明“课堂学习评价细则”。 课堂学习评价细则 评价内容: 自我评价——就自己的活动参与度、学习目标达成度进行等级评价 小组评价——就小组成员的活动参与程度及效果进行等级评价 教师评价——就每位学生的整体参与度、学习态度与学习效果进行描述评价和等级评价 评价等级: 分优、良、合格和不合格 4 个等级 说明: ①评价结果计入课程学习档案袋,课堂评价总成绩按 30%的权重计入学年总评 ②评价表详见学案,每节课下课前完成 第三环节:进行“水的三态变化”小实验,结合水循环示意图,指导学生进行新课内容的学习。 第四环节:学生交流表达。 第五环节:依据“课堂教学评价细则”和活动表现,学生在学案上的评价表中做出自评和互评。最后,教师进行总结评价。 问题: (1)分析朱老师在第一环节教学过程中,展示并说明“课标要求”的意义。(8 分) (2)说明“水的三态变化”小实验在本节课中的教学作用。(3 分) (3)该教学活动反映了朱老师在评价方式上是怎样落实新课标要求的。(9 分)
[单选题]有人建议对违反学校纪律的学生罚款,朱老师拒绝了。这体现了朱老师(  )
A.乐于奉献
B.因材施教
C.依法执教
D.廉洁从教
[单选题]有人建议对违反学校纪律的学生罚款,朱老师拒绝了,这体现了朱老师的( )
A、乐于奉献
B、因材施教
A.

B.依法执教
C.

D.廉洁从教
[简答题]案例: 朱老师想改变教学评价的方式,策划在学期末举办一次学生美术作业展。由于朱老师平时主要按照学生作业效果评分,只保留了少量优秀作业,展览作品数量不足;加之,平时美术分数不高的学生对展览也没有太大的热情。因此,导致展览计划未能实现, 问题: (1)针对案例中出现的问题,朱老师运用哪种评价方式可以更好地汇集教学成果?(8分) (2)朱老师还可以通过哪些评价方式提高学生美术学习的积极性?(12分)
[单选题]朱老师很关心学生,但对学生很严格,常对学生提出各种要求和规定。大部分学生都喜欢朱老师,也能按他的要求去做。朱老师对班级的领导关型属于()
A.强硬专断型
B.放任自流型
C.仁慈专断型
D.民主平等型
[单选题]朱老师根据本班同学的学习成绩排座位,成绩好的坐在前三排,成绩差的坐在后三排。朱老师的做法( )。
A.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B.违背了教育公正的要求
C.违背了严慈相济的要求
D.有助于完成教学任务
[单选题]某学校新来了三位年轻老师,蔡老师、朱老师、孙老师,他们每人分别教生物、物理、英语、政治、历史和数学六科中的两科课程。其中,三个人有以下关系:(1)物理老师和政治老师是邻居;(2)蔡老师在三人中年龄最小;(3)孙老师、生物老师和政治老师三人经常一起从学校回家;(4)生物老师比数学老师年龄要大些;(5)在双休日,英语老师、数学老师和蔡老师三人经常一起打排球。根据以上条件,可以推出朱老师教:
A.历史和生物
B.物理和数学
C.英语和生物
D.政治和数学
[简答题]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下面是某教师讲授“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一课的教学片段: 师:什么是经济全球化趋势? 生:随着世界性经济交往的日益增多,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高新科技的推动下,世界经济迅速发展,世界各地之间的联系越来越密切,从总体上看,世界经济正在逐渐形成一个整体,这种现象被称为“经济全球化趋势”。 师:经济全球化趋势形成的原因和条件是什么? 生:各国国情不同,要求在经济上寻求国际合作,发挥优势,弥补不足。例如,发达国家希望以最低成本生产质量最好的产品;发展中国家希望既能够维护国家主权又能够发展经济,也积极寻求国际合作。 生:20世纪八九十年代,国际形势趋于缓和,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的发展趋势。 生:科学技术特别是交通运输和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大大缩短了世界各地的时间和空间距离,为全球范围的经济活动提供了便利条件。 (1)请对该教师的教法做出评析。(8分) (2)结合案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建议。(8分)
[简答题]材料: 下面是某教师讲授《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时的教学情形。 教师首先展示2016年7月13日英国媒体报道中引用的新首相特雷莎·梅接受女王任命时的照片.然后设问:一个是国王,一个是首相,那么到底是谁在统治英国呢然话导入本课。 教师在讲到责任内阁制时.呈现2015年英国媒体的报道:戴维·卡梅伦于2005年成为保守党领袖.在2015年大选中,保守党获得330个下议院议席,超过半数,成为新一届议会的第一大党.并获得独立组建新政府的权力,保守党党魁戴维·卡梅伦也成功连任首相。之后提出问题:“卡梅伦成为首相要满足哪些条件”学生进行讨论,提出自己的观点。之后教师用图示演示了责任内阁制形成,又通过展示媒体关于“特雷莎·梅就任英国首相,内阁成员大换血”的报道,引导学生认识内阁对议会负责及内阁集体负责的原则。 问题: (1)该教师为帮助学生理解所讲内容采取了哪些对策 (2)在上述案例中,教师使用了三则材料,请说明其运用这类材料的理由。
[简答题]材料: 下面是某教师讲授《香港和澳门回归》一课的教学课程。 教师悬挂《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区图》,醒目地标注香港、澳门的位置,播放“香港回归”的视频.用多媒体呈现香港和澳门的区旗、区徽。接着要求学生结合教科书,在“是什么,怎么样”的答问形式上,六人一组,各有分工,你问我答,梳理基本知识。教师在巡回参与的过程中,不断发出“不错”“很好”“继续问”“你说一说”等话语。十分钟后,若干学生带着本组的答问记录,到讲台前进行展示,教师予以评述。 问题: (1)指出上述材料呈现的主要学习方式,概述这一学习方式应有的特征。 (2)分析该教师教学行为的可取之处和存在的不足。

我来回答:

购买搜题卡查看答案
[会员特权] 开通VIP, 查看 全部题目答案
[会员特权] 享免全部广告特权
推荐91天
¥36.8
¥80元
31天
¥20.8
¥40元
365天
¥88.8
¥188元
请选择支付方式
  • 微信支付
  • 支付宝支付
点击支付即表示同意并接受了《购买须知》
立即支付 系统将自动为您注册账号
请使用微信扫码支付

订单号:

请不要关闭本页面,支付完成后请点击【支付完成】按钮
恭喜您,购买搜题卡成功
重要提示:请拍照或截图保存账号密码!
我要搜题网官网:https://www.woyaosouti.com
我已记住账号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