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详情
当前位置:首页 > 职业培训考试
题目详情:
发布时间:2024-06-25 06:46:56

[简答题]某公司项目经理部承建某铁路第三标段,起止里程为DK1013+100~DK1025+850.设计资料显示标段内有正线桥梁11 座,共有圆端形墩身89 个,墩身型式有实心、空心两种,墩身坡比分别为35:1.38;1.42: 1,其中墩高30m 以下空心墩2 个;有2 个桥台位于隧道口,施工场地狭窄,交通困难,桩基为钻孔灌注桩,桩径均为1.25m,桩长分别为12m、14m。 根据施工方案,墩身内、外模板均要求采用定型钢模,且不改造后利旧,施工过程中发生了下列事件。 事件一:项目经理部采用架子队模式组织施工,经招标选用了有资质的某劳务公司组建架子队承担桥梁墩身施工,双方签订了劳务承包合同,合问约定:“架子队管理人员及技术人员由劳务公司人员担任,施工机械由劳务公司自带,定型模板及主要材料由项目经理部供应,劳动合同由项目经理部与劳务人员签订”。 事件二;桥梁工程施工前,项目经理部工程部部长组织编写完技术交底资料,立即下发给架子队,架子队技术负责人召开会议对班组长及全体劳务人员进行了技术交底宣讲,技术交底资料经工程部编制人员 及工程部部长签字后存档。公司对项目经理部技术交底资料进行了检查,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并责令整改。 事件三:项目开工一个月,公司与项目经理部签订了责任成本合同,明确项目成本预算目标为43500万元。施工过程中成本费用变化情况为:设计变更增加成本500 万元,因质量问题返工增加成本200 万元,因发生安全事故赔偿60 万元,因市场变化材料价格上涨增加费用300 万元,优化施工方案降低成本160万元。工程竣工后,公司按照成本管理动态调整原则,对项目成本预算目标进行了调整,并确定了项目经理部竣工考核成本预算目标。 【问题】 1.针对事件一中项目经理部架子队管理的不妥之处,给出正确做法。 2.根据背景资料,从降低成本和方便施工的角度分析,该桥梁工程设计方案有哪些方面可以优化?如何优化? 3.针对事件二中的不妥之处,给出正确做法。 4.事件三中,项目经理部竣工考核成本预算目标是多少万元2(列式计算)

更多"[简答题]某公司项目经理部承建某铁路第三标段,起止里程为DK1013+"的相关试题:

[简答题]背景资料 某施工单位承建某新建双线铁路隧道。该隧道全长3200m,无不良地质;隧道围岩情况为:Ⅲ级围岩2200m,Ⅳ级围岩800m,V级围岩200m;采用钻爆法施工;在隧道的中部具备设置斜井的条件;隧道施工工期为28个月。 当隧道施工至距离进口800m处时,因初期支护质量不合格而发生坍塌,导致正在掌子面3名喷锚作业人员被塌方体隔离所困。 施工单位在事故发生后24h内向建设单位报告,并通知有关单位和质量监督机构。 通过积极救援后未发生人员伤亡。从事故发生、救援到塌方段的返工直至进入正常施工,共经历了20d时间。经核算,此次事故导致直接经济损失为675万元。按合同规定此次事故造成的经济损失由施工单位负责。 问题 1.根据背景资料,指出隧道施工需多少工作面,并说明理由。 2.根据背景资料,指出施工单位事故处理做法的不妥之处。 3.根据背景资料,给出隧道塌方后现场救援应采取的措施。 4.根据事故分类,指出此次事故的等级。
[简答题]背景资料 某施工单位承建某新建双线铁路隧道。该隧道全长3200m,无不良地质;隧道围岩情况为:Ⅲ级围岩2200m,Ⅳ级围岩800m,Ⅴ级围岩200m;采用钻爆法施工;在隧道的中部具备设置斜井的条件;隧道施工工期为28个月。 当隧道施工至距离进口800m处时,因初期支护质量不合格而发生坍塌,导致正在掌子面3名喷锚作业人员被塌方体隔离所困。 施工单位在事故发生后24h内向建设单位报告,并通知有关单位和质量监督机构。通过积极救援后未发生人员伤亡。从事故发生、救援到塌方段的返工直至进入正常施工,共经历了20d时间。经核算,此次事故导致直接经济损失为675万元。按合同规定此次事故造成的经济损失由施工单位负责。 问题 1.根据背景资料,指出隧道施工需多少工作面,并说明理由。 2.根据背景资料,指出施工单位事故处理做法的不妥之处。 3.根据背景资料,给出隧道塌方后现场救援应采取的措施。 4.根据事故分类,指出此次事故的等级。
[简答题]某施工单位承建某新建双线铁路隧道。该隧道全长3200m,无不良地质;隧道围岩情况为:Ⅲ级围岩2200m,IV级围岩800m,V级围岩200m;采用钻爆法施工;在隧道的中部具备设置斜井的条件;隧道施工工期为28个月。 当隧道施工至距离进口800m处时,因初期支护质量不合格而发生坍塌,导致正在掌子面3名喷锚作业人员被塌方体隔离所困。 施工单位在事故发生后24h内向建设单位报告,并通知有关单位和质量监督机构。 通过积极救援后未发生人员伤亡。从事故发生、救援到塌方段的返工直至进入正常施工,共经历了20d时间。经核算,此次事故导致直接经济损失为675万元。按合同规定此次事故造成的经济损失由施工单位负责。 问题 1.根据背景资料,指出隧道施工需多少工作面,并说明理由。 2.根据背景资料,指出施工单位事故处理做法的不妥之处。 3.根据背景资料,给出隧道塌方后现场救援应采取的措施。 4.根据事故分类,指出此次事故的等级。
[单选题]某施工单位承建某建设工程项目,该项目建设工期很紧,为了保证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建设单位向施工单位及时提供了原始基准点、基准线和标高等测量控制点等资料,施工单位应()。
A.按照建设单位提供的资料及时开始施工
B.首先进行复核,然后将复测结果报监理工程师审核
C.首先进行复核,然后将复测结果报设计单位审核
D.首先进行复核,然后将复测结果报勘察单位审核
[单选题]某施工单位承建某建设工程项目,该项目建设工期很紧,为了保证工程建设的顺利讲行,建设单位向施工单位及时提供了原始坐标点、基准线和水准点等测量控制点等资料。施工单位应( )
A.按照建设单位提供的资料及时开始施工
B.首先进行复核,然后将复测结果报监理单位审核
C.首先进行复核,然后将复测结果报设计单位审核
D.首先进行复核,然后将复测结果报勘察单位审核
[多选题]某建设项目的业主单位是甲单位,该项目第三标段包含储罐安装、物料输送廊道建设、管架安装等工作。为优化工期,甲单位将0~10m层储罐安装工作发包给乙单位,将15~20m层管架安装工作发包给丙单位,将25~35m层物料输送廊道建设工作发包给丁单位。现场使用两台150t汽车吊进行起重作业。为确保各相关方施工作业的安全,业主组.织各单位共同制定了现场安全措施,并提出了管理要求。关于现场作业安全管理要求的说法,错误的有(  )
A.甲单位应对现场作业安全实施统一协调管理
B.乙、丙、丁三家施工单位交叉作业时应设置专人进行检查和协调
C.乙单位储罐内附件安装作业时应保证氧含量在17%~21%
D.丙单位所进行的管架安装工作应按照II级高处作业制定安全措施
E.丁单位所进行的起重作业应按照三级吊装作业制定安全措施
[简答题]背景资料: 某集团公司承建某单线铁路工程,其中一座大桥,设计为6跨16m简支T梁,钻孔桩基础,桩直径为1m,桩长为65m,台后过渡段路基填土高度为4.5m。设计地质条件为海相沉积的中一厚层软土。设计要求对桥台过渡段范围内的基底均采用袋装砂井处理,处理深度为12m。施工中发生以下事件: 事件一:公司在对项目部实施质量管理体系内部审核时发现,该项目质量计划文件是由安全质量部部长组织部门人员编制的,质量计划文件内容有:①编制依据;②项目概况;③组织机构;④质量控制及管理组织协调的系统描述;⑤与施工阶段相适应的检验、试验、测量、验证要求;⑥更改和完善质量计划的程序。 事件二:项目施工技术部编制了路堤与桥台过渡段填筑方案,具体内容是过渡段路堤与桥台过渡段锥体和相邻路堤同步填筑,过渡段采用大型压路机碾压,其填筑施工应符合一般路堤填筑施工要求。大型压路机碾压不到的部位,用小型振动压实设备进行碾压,填料的松铺厚度不大于20cm,碾压遍数按照相邻标段参数确定。 事件三:该大桥按正常工期编制施工组织计划,采用常规方法进行钻孔桩、承台、墩(台)身施工,并如期完成。桥梁建成通车半年后,发现该大桥出现桥台移位。事后,在对施工期间的内业资料检查中,发现无软土路基的沉降观测记录,其他质检资料的记录结果显示施工质量均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在现场实地调查中,发现桥梁施工质量合格,但软土地基处理深度仅为8m。 问题: 1.指出事件一中项目质量计划编制的不妥之处,并说明正确做法。该质量计划包含内容是否完整如不完整,请补充。 2.指出事件二中的错误之处,并给出正确做法。 3.针对事件三,指出该大桥出现桥台移位的原因。施工单位在质量管理方面存在哪些问题
[简答题]某集团公司承建某单线铁路工程,其中一座大桥,设计为6跨16m简支T梁,钻孔 桩基础,桩直径1m,桩长65m,台后路基填土高度4. 5m。设计地质条件为海相沉积的中 ~厚层软土。设计要求对桥台及路基范围内的基底均采用袋装砂井处理,处理深度为 12m。施工中发生以下事件: 事件一,公司在对项目部实施质量管理体系内部审核时发现,该项目质量计划文件是 由安全质量部部长组织部门人员编制,质量计划文件内容有:①编制依据;②项目概况; ③组织机构;④质量控制及管理组织协调的系统描述;⑤与施工阶段相适应的检验、试 验、测量、验证要求;⑥更改和完善质量计划的程序。 事件二,项目施工技术部编制了路堤与桥台过渡段填筑方案,具体内容是过渡段路堤 与桥台锥体和相邻路堤同步填筑,台后采用大型压路机碾压,其填筑施工应符合一般路堤填筑施工要求。大型压路机碾压不到的部位,用小型振动压实设备进行碾压,填料的松铺厚度不大于20cm,碾压遍数按照相邻标段参数确定。 事件三,该桥按正常工期编制施工组织计划,采用常规方法进行钻孔桩、承台、墩(台)身施工,并如期完成。桥梁建成通车半年后,发现该桥出现桥台移位。事后,在对施工期间的内业资料检查中,发现无软土路基的沉降观测记录,其他质检资料的记录结果显示施工质量均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在现场实地调查中,发现桥梁施工质量合格,但软土地基处理深度仅为8m。 1.指出事件一中项目质量计划编制的不妥之处,并说明正确做法。该质量计划包含内容是否完整?如不完整,请补充。 2.指出事件二中的错误之处,并给出正确做法。 3.针对事件三,指出该桥出现桥台移位的原因是什么?施工单位在质量管理方面存在哪些问题?
[单选题]甲公司承建某市地铁隧洞一标段开挖工程,依据《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编 制导则》(GB/T 29639—2013),下列关于该隧洞开挖透水事故专项应急预案编制的说法中,错 误的是( )。
A.成立以企业主要负责人为领导的应急预案编制小组
B.该专项应急预案主要包括事故风险分析、应急指挥机构及职责、处置程序和措施等内容
C.透水事故应急预案应由甲公司安全管理部门具体编制
D.风险评估包括分析危险有害因素,查明重大事故隐患
[简答题]背景资料 某施工单位承建某铁路软土路基工程,采用浆喷搅拌桩施工。路基为改良细粒土填筑。施工过程中发生了以下事件: 事件一,全面施工前根据地质情况和室内配合比,分段进行了成桩工艺试验,经取芯和承载力等检验,确定了固化剂掺入比、钻进速度、喷气压力和喷搅次数4项工艺参数,分段试桩2根。工艺参数及成桩检验成果由项目总工程师确认。 事件二,在施工中,质检工程师取芯检验发现质量问题,少数桩体的无侧限抗压强度不足。 事件三,基床以下路堤填筑按“三阶段、四区段、八流程”的工艺组织施工。碾压时,分层最大压实厚度为50cm,最小分层厚度为10cm。各区段交接处重叠压实,纵向搭接长度为1.5m,沿线路纵向行与行之间压实重叠为40cm,上下两层填筑接头应错开为2m。 问题 1.针对事件一,指出其错误并给出正确做法。 2.针对事件二,分析发生质量问题的可能原因并给出处理措施。 3.针对事件三,指出路基碾压工艺的错误之处并给予改正。
[简答题]背景资料 某施工单位承建某铁路软土路基工程,采用浆喷搅拌桩施工。路基为改良细粒土填筑。施工过程中发生了以下事件: 事件一,全面施工前根据地质情况和室内配合比,分段进行了成桩工艺试验,经取芯和承载力等检验,确定了固化剂掺入比、钻进速度、喷气压力和喷搅次数4项工艺参数,分段试桩2根。工艺参数及成桩检验成果由项目总工程师确认。 事件二,在施工中,质检工程师取芯检验发现质量问题,少数桩体的无侧限抗压强度不足。 事件三,基床以下路堤填筑按“三阶段、四区段、八流程”的工艺组织施工。碾压时,分层最大压实厚度为50cm,最小分层厚度为10cm。各区段交接处重叠压实,纵向搭接长度为1.5m,沿线路纵向行与行之间压实重叠为40cm,上下两层填筑接头应错开为2m。 问题 1.针对事件一,指出其错误并给出正确做法。 2.针对事件二,分析发生质量问题的可能原因并给出处理措施。 3.针对事件三,指出路基碾压工艺的错误之处并给予改正。
[简答题]某施工单位承建某铁路软土路基工程,采用浆喷搅拌桩施工。路基为改良细粒土填筑。施工中过程发生了以下事件: 事件一,全面施工前根据地质情况和室内配合比,分段进行了成桩工艺试验,经取芯和承载力等检验,确定了固化剂掺入比、钻进速度、喷气压力和喷搅次项工艺参数,分段试桩2根。工艺参数及成桩检验成果由项目总工程师确认。 事件二,在施工中,质检工程师取芯检验发现质量问题,少数桩体的无侧限抗压强度不足。 事件三,基床以下路堤填筑按“三阶段、四区段、八流程”的工艺组织施工。碾压时,分层最大压实厚度为50cm,最小分层厚度为10cm。各区段交接处重叠压实,纵向搭接长度为1. 5m,沿线路纵向行与行之间压实重叠为40cm,上下两层填筑接头应错开为2m。 问题 1.针对事件一,指出其错误并给出正确做法。 2.针对事件二,分析发生质量问题的可能原因并给出处理措施。 3.针对事件三,指出路基碾压工艺的错误之处并给予改正。
[简答题]【背景资料】   某公司承建某大学城项目,在装饰装修阶段,大学城建设单位追加新建校史展览馆,紧临在建大学城项目,总建筑面积2160 m2,总造价408万元,工期10个月。部分陈列室采用木龙骨石膏板吊顶。   考虑到工程较小,某公司也具备相应资质,建设单位经当地建设相关主管部门批准后,未通过招投标直接委托给该公司承建。   展览馆项目设计图纸已齐全,结构造型简单,且施工单位熟悉周边环境及现场条件。甲乙双方协商采用固定总价计价模式签订施工承包合同。   考虑到展览馆项目紧临大学城项目,用电负荷较小,且施工组织仅需6台临时用电设备,某公司依据《施工组织设计》编制了《安全用电和电气防火措施》,决定不单独设置总配电箱,直接从大学城项目总配电箱引出分配电箱,施工现场临时用电设备直接从分配电箱连接供电。项目经理安排了一名有经验的机械工进行用电管理。   施工过程中,发生如下事件:   事件一:开工后,监理工程师对临时用电管理进行检查,认为存在不妥,指令整改。   事件二:吊顶石膏面板大面积安装完成,施工单位请监理工程师通过预留未安装面板部位对吊顶工程进行隐蔽验收,被监理工程师拒绝。[2012年6月真题]   问题:   1.大学城建设单位将展览馆项目直接委托给某公司是否合法?说明理由。   2.该工程采用固定总价合同模式是否妥当?给出固定总价合同模式适用的条件。除背景资料中固定总价合同模式外,常用的合同计价模式还有哪些(至少列出三项)?   3.指出校史展览馆工程临时用电管理中的不妥之处,并分别给出正确做法。   4.事件二中监理工程师的做法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木龙骨石膏板吊顶工程应对哪些项目进行隐蔽验收?
[简答题]某公司承建某大学城项目,在装饰装修阶段,大学城建设单位追加新建校史展览馆 ,紧临在建大学城项目,总建筑面积2140m2,总造价408万元,工期10个月。 部分陈列室采用木龙骨石膏板吊顶。 考虑到工程较小,某公司也具有相应资质, 建设单位经当地建设相关主管部门批准后,未通过招投标直接委托该公司承建。 展览史馆项目设计图纸已齐全,结构造型简单, 且施工单位熟悉周边环境及现场条件, 甲乙双方协商采用固定总价计价模式签订施工承包合同。 考虑到展览馆项目紧临大学城项目,用电负荷较小,且施工组织仅需6 台临时用电设备,某公司依据《施工组织设计》编制了《安全用电和电气防火措施 》,决定不单独设置总配电箱,直接从大学城项目总配电箱引出分配电箱, 施工现场用电设备直接从分配电箱连接供电, 项目经理安排了一名有经验的机械工进行用电管理,施工过程中发生如下 事件: 事件二:吊顶石膏面板大面积安装完成, 施工单位请监理工程师通过预留未安装面板部位对吊顶工程进行隐蔽验收, 被监理工程师拒绝。 问题: 事件二中监理工程师的做法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 木龙骨石膏板吊顶工程应对哪些项目进行隐蔽验收?
[简答题]某公司承建某大学城项目,在装饰装修阶段,大学城建设单位追加新建校史展览馆,紧临在建大学城项目。总建筑面积2160m2,总造价408万元,工期10个月。部分陈列室采用木龙骨石膏板吊顶。 考虑到工程较小、某公司也具备相应资质,建设单位经当地建设相关主管部门批准后,未通过招投标直接委托给该公司承建。 展览馆项目设计图纸已齐全,结构造型简单,且施工单位熟悉周边环境及现场条件,甲乙双方协商采用固定总价计价模式签订施工承包合同。 考虑到展览馆项目紧临大学城项目,用电负荷较小,且施工组织仅需6台临时用电设备,某公司依据《施工组织设计》编制了《安全用电和电气防火措施》,决定不单独设置总配电箱,直接从大学城项目总配电箱引出分配电箱。施工现场临时用电设备直接从分配电箱连接供电。项目经理安排了一名有经验的机械工进行用电管理。 施工过程中发生如下事件: 事件一:开工后,监理工程师对临时用电管理进行检查,认为存在不妥,指令整改。 事件二:吊顶石膏面板大面积安装完成,施工单位请监理工程师通过预留未安装面板部位对吊顶工程进行隐蔽验收,被监理工程师拒绝。 问题: 1.大学城建设单位将展览馆项目直接委托给某公司是否合法?说明理由。 2.该工程采用固定总价合同模式是否妥当?给出固定总价合同模式适用的条件?除背景材料中固定总价合同模式外,常用的合同计价模式还有哪些(至少列出三项)? 3.指出校史展览馆工程临时用电管理中的不妥之处,并分别给出正确做法。 4.事件二中监理工程师的做法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木龙骨石膏板吊顶工程应对哪些项目进行隐蔽验收?
[简答题]背景资料:某公司承建某大学办公科研综合楼项目,在装饰装修阶段。大学城建设单位追加新建校史展览馆,紧临在建办公科研综合楼。总建筑面积 22160 ㎡,工期 19个月。 事件一:底板钢筋施工时,板厚 1.5m 处的 HRB335 的 φ16 钢筋,施工单位征得监理单位和建设单位同意后,用 HPB300 的 φ10 进行代换。 事件二:开工前,新进场的工人接受了公司级、分公司级、班组级三级安全教育。 事件三:因工期紧,砌块生产 7d 后运往工地进行砌筑,砌筑砂浆采用收集的循环水进行现场拌制。墙体一次砌筑到梁底以下 200mm 位置,留待 14d 后砌筑顶紧。监理工程师进行现场巡视后责令停工整改。 事件四:监理工程师检查现场试验工作时,发现施工单位砂浆试件留置不符合规范(每组 3 块,尺寸为 100mm×100mm×100mm),责令整改。 事件五:项目经理安排了一名有经验的机械工进行用电管理,并安排土建技术人员编制了《现场施工用电组织设计》。现场开关箱同时接入两台 5m 外的用电设备进行控制。监理工程师认为不妥,指令整改。 【问题 1】该基础板钢筋代换是否合理?说明理由。 【问题 2】事件二中,三级安全教育说法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 【问题 3】针对事件三中的不妥之处,分别写出相应的正确做法。 【问题 4】指出事件四中砂浆试件留设错误之处,并给出正确做法 【问题 5】指出事件五中不妥之处,分别写出正确做法。临时用电投入使用前,施工单位的哪些部门应参加验收?

我来回答:

购买搜题卡查看答案
[会员特权] 开通VIP, 查看 全部题目答案
[会员特权] 享免全部广告特权
推荐91天
¥36.8
¥80元
31天
¥20.8
¥40元
365天
¥88.8
¥188元
请选择支付方式
  • 微信支付
  • 支付宝支付
点击支付即表示同意并接受了《购买须知》
立即支付 系统将自动为您注册账号
请使用微信扫码支付

订单号:

请不要关闭本页面,支付完成后请点击【支付完成】按钮
恭喜您,购买搜题卡成功
重要提示:请拍照或截图保存账号密码!
我要搜题网官网:https://www.woyaosouti.com
我已记住账号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