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详情
当前位置:首页 > 职业培训考试
题目详情:
发布时间:2023-10-10 04:35:12

[单选题]教学《少年闰土》后,教师要求学生梳理现代文学史上的“农民形象”,引导学生拓展阅读。下列作品不合适的是( )。
A.祥林嫂
B.九斤老太
C.阿Q
D.孔乙己

更多"[单选题]教学《少年闰土》后,教师要求学生梳理现代文学史上的“农民形象"的相关试题:

[单选题]教学《孔雀东南飞》,教师要求学生梳理古代叙事诗的发展脉络,下列作品中朝代最早的叙事诗是(  )。
A.《陌上桑》
B.屈原《离骚》
C.《诗经·氓》
D.白居易《长恨歌》
[单选题]教师为学生梳理现代文学史上著名作家的称谓,被称为“雨巷诗人”的是( )。
A.李金发
B.冯乃超
C.徐志摩
D.戴望舒
[单选题]教学“语言积累、梳理与探究”学习任务群,教师安排学生梳理“词类活用”的语言现象,建立语言资料库,下列适合的是()。
A.父母唯其疾之忧(《论语?为政》)
B.其后用兵,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伶官传序》)
C.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抱怨(《过秦论》)
D.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六国论》)
[单选题]教学《边城》,教师引导学生梳理乡村题材的作品。下列不适合的是( )。
A.《小二黑结婚》
B.《荷花淀》
C.《三里湾》
D.《子夜》
[单选题]教学《前赤壁赋》,教师带领学生梳理文中的文学文化常识。下列不正确的是(  )。
A.“壬戌”采用的是我国自古以来使用的干支纪年法
B.“既望”是指阴历每月初二,“望”是指每月初一
C.“美人”常被古人当成明主贤臣或美好理想的象征
D.“赋”是一种古代文体,发展到宋代时叫“文赋”
[单选题]教学《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师引导学生梳理歌行体作品。下列不适合的是()。
A.《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B.《琵琶行》
C.《商山早行》
D.《春江花月夜》
[单选题]教学《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教师引导学生梳理运用典故的诗句。下列不适合的是(  )。
A.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李商隐《锦瑟》)
B.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陆游《书愤》)
C.门前冷落鞍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白居易《琵琶行》)
D.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单选题]教师讲解文言文专题,要求学生梳理“宾语前置”句式。下列语句符合要求的是(  )。
A.因击沛公于坐
B.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
C.请息交以绝游
D.求人可使报秦者
[单选题]教学中教师按照教学要求向学生提出问题,要求学生回答,并由此引导学生获取知识或巩固知识的方法是()。
A.讲授法
B.讨论法
C.练习法
D.谈话法
[单选题]教师帮助学生梳理中外文学中必须积累的文学常识,学生做了下列课堂笔记,其中无误的是()。
A.古希腊三大悲剧作家:埃斯库罗斯、索福克勒斯、欧里庇得斯
B.中国现当代文学朦胧诗派作家:舒婷、顾城、徐志摩
C.巴金的“激流三部曲”:《雾》《雨》《电》
D.“桐城三祖”:方苞、姚鼐、袁宏道
[单选题]完成王湾《次北固山下》教学后,教师要求学生结合课堂教学内容对诗歌进行赏析、总结,以下学生所说内容正确的是()。
A.“风正一帆悬”中的“风正”意指风疾
B.“海日生残夜”一句与“沉舟侧畔千帆过”所蕴含哲理相似
C.诗歌尾联通过自问自答式的设问,说明了叶落归根、不如归乡的道理
D.本诗是一首写景说理的五言律诗,诗中饱含对中国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哲理的深思
[单选题]教师为学生梳理50年代的作家作品,下列不属于50年代的三红小说是( )。
A.《红日》
B.《红岩》
C.《红旗谱》
D.《红色娘子军》

我来回答:

购买搜题卡查看答案
[会员特权] 开通VIP, 查看 全部题目答案
[会员特权] 享免全部广告特权
推荐91天
¥36.8
¥80元
31天
¥20.8
¥40元
365天
¥88.8
¥188元
请选择支付方式
  • 微信支付
  • 支付宝支付
点击支付即表示同意并接受了《购买须知》
立即支付 系统将自动为您注册账号
请使用微信扫码支付

订单号:

请不要关闭本页面,支付完成后请点击【支付完成】按钮
恭喜您,购买搜题卡成功
重要提示:请拍照或截图保存账号密码!
我要搜题网官网:https://www.woyaosouti.com
我已记住账号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