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详情
当前位置:首页 > 职业培训考试
题目详情:
发布时间:2024-06-25 06:44:13

[简答题]沿海地区某群体住宅工程,包含整体地下室、8 栋住宅楼、1 栋物业配套楼以及小区公共区域园林绿化等,业态丰富、体量较大,工期暂定 3.5年。招标文件约定:采用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要求投标单位充分考虑风险,特别是通用措施费用项目均应以有竞争力的报价投标,最终按固定总价签订施工合同。 招标过程中,投标单位针对招标文件不妥之处向建设单位申请答疑,建设单位修订招标文件后履行完招标流程,最终确定施工单位 A 中标,并参照《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GF-2017-0201 与 A 单位签订施工承包合同。 施工合同中允许总承包单位自行合法分包,A单位将物业配套楼整体分包给B单位。公共区域国林绿化分包给C单位(该单位未在施工现颁设立项目管理机构,委托劳务队伍公共区域国林绿化分包给C单位(该单位未在施工现颁设立项目管理机构,委托劳务队伍进行施工),自行施工的8栋住宅楼的主体结构工程劳务(含钢筋、混凝土主材与模架等周转材料)分包给 D单位,上述单位均具备相应施工资质。地方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在例行检查时提出不符合《建筑工程施工转包造法分包等违法行为认定查处管理办法》(建市(2014118 号)相关规定要求整改。 在施工过程中,当地遭遇罕见强台风,导致项目发生如下情况:①整体中断施工 24天;②施工人员大量窝工,发生窝工费用88.4 万元;③工程清理及修复发生费用 30.7 万元;④为提高后续抗台风能力,部分设计进行变更。经估算涉及费用 22.5 万元,该变更不影响总工期。A 单位针对上述情况均按合规程序向建设单位提出索赔,建设单位认为上述事项全部由罕见强台风导致,非建设单位过错,应属于总价合同模式下施工单位应承担的风险,均不予同意。 【问题】 1.指出本工程招标文件中不妥之处,并写出相应正确做法。 2.根据工程量清单计价原则,通用措施费用项目有哪些(至少列出6项)? 3.根据《建筑工程施工转包违法分包等违法行为认定查处管理办法》 (建市[C2014] 118 号),上述分包行为中哪些属于违法行为?并说明相应理由。 4.针对A单位提出的四项索赔,分别判断是否成立。

更多"[简答题]沿海地区某群体住宅工程,包含整体地下室、8 栋住宅楼、1 栋"的相关试题:

[简答题]背景资料: 沿海地区某群体住宅工程, 包含整体地下室、 8 栋住宅楼、 1 栋物业配套楼以及小区公共区域园林绿化等, 业态丰富、 体量较大, 工期暂定 3.5 年。 招标文件约定: 采用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 要求投标单位充分考虑风险, 特别是通用措施费用项目均应以有竞争力的报价投标, 最终按固定总价签订施工合同招标过程中, 投标单位针对招标文件不妥之处向建设单位申请答疑, 建设单位修招标文件后履行完招标流程, 最终确定施工单位 A 中标, 并参照《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GF-2017-0201)与 A 单位签订施工承包合同。 施工合同中允许总承包单位自行合法分包, A 单位将物业配套楼整体分包给 B 单位, 公共区域园林绿化分包给 C 单位(该单位未在施工现场设立项目管理机构, 委托劳务队伍进行施工)、 自行施工的 8 栋住宅楼的主体结构工程劳务(含钢筋、 混凝士主材与模架等周转材料)分包给 D 单位, 上述单位均具备相应施工资质。 地方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在例行检查时提出不符合《建筑工程施工转包违法分包等违法行为认定査处管理办法》 (建市(2014)118 号)相关规定要求整改。 在施工过程中, 当地遭遇罕见强台风, 导致项目发生如下情况: ①整体中断施工 24 天; ②施工人员大量窝工, 发生窝工费用 88.4 万元; ③工程清理及修复发生费用 30.7 万元; ④为提高后续抗台风能力, 部分设计进行变更, 经估算涉及费用 22.5 万, 该变更不影响总工期。 A 单位针对上述情况均按合规程序向建设单位提出索赔, 建设单位认为上述事项全部由罕见强台风导致, 非建设单位过错, 应属于总价合同模式下施工单位应承担的风险, 均不予同意。该项目施工现场有 2 台焊机、 2 台钢筋切割机、 2 台木工机具等设备, 为安全用电项目经理安排专职安全员编制安全用电和电气防火措施。 具体设置如下: (1)总配电箱设在施工现场的中心区域; (2)固定式分配电箱设在用电设备相对集中的区域, 顶部离地面为 1.4m; (3)设 1 个与分配箱距离为 35m 的开关箱控制 2 台焊机。 (4)现场临时电缆穿过临时道路时, 必须套入 PVC 管材中。 该临时用电工程安装完毕以后经施工总承包单位验收合格后投入使用。 现场搭设了临时办公室, 各类加工车间、 库房、 食堂和宿舍等临时设施; 并根据场地实际情况, 在现场临时设施区域内设置了环形消防通道、 消火栓、 消防供水池等消防设施。 经统计, 现场生产区临时设施总面积超过了 1200 ㎡, 检查组认为临时设施区域内消防设施配置不齐全, 要求项目部整改。 对于施工现场产生的固体废弃物,也按相关要求编制了相应的处理方案。 问题: 1.指出本工程招标文件中不妥之处, 并写出相应正确做法。 根据工程量清单计价原则, 通用措施费用项目有哪些(至少列出 6 项)? 2.根据《建筑工程施工转包违法分包等违法行为认定查处管理办法》 (建市(2014)118 号)上述分包行为中哪些属于违法行为? 并说明相应理由 3.针对 A 单位提出的四项索赔, 分别判断是否成立。 4.指出本项目安全用电不妥之处, 并给出正确做法。 5.针对本项目生产区临时设施总面积情况, 在生产区临时设施区域内还应增设哪些消防器材或设施? 6.对于施工产生的固体废弃物, 施工单位应如何处理?
[简答题] (2019年真题)沿海地区某群体住宅工程,包含整体地下室、8栋住宅楼、1栋物业配套楼以及小区公共区域园林绿化等,业态丰富、体量较大,工期暂定3.5年。招标文件约定:采用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要求投标单位充分考虑风险,特别是一般措施费用项目均应以有竞争力的报价投标,最终按固定总价签订施工合同招标过程中,投标单位针对招标文件不妥之处向建设单位申请答疑,建设单位修招标文件后履行完招标流程,最终确定施工单位A中标,并参照《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GF-2017-0201)与A单位签订施工承包合同。 施工合同中允许总承包单位自行合法分包,A单位将物业配套楼整体分包给B单位,公共区域园林绿化分包给C单位(该单位未在施工现场设立项目管理机构,委托劳务队伍进行施工)、自行施工的8栋住宅楼的主体结构工程劳务(含钢筋、混凝土主材与模架等周转材料)分包给D单位,上述单位均具备相应施工资质。地方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在例行检查时提出不符合《建筑工程施工转包违法分包等违法行为认定查处管理办法》(建市(2014)118号)相关规定要求整改。 在施工过程中,当地遭遇罕见强台风,导致项目发生如下情况: ①整体中断施工24天; ②施工人员大量窝工,发生窝工费用88.4万元; ③工程清理及修复发生费用30.7万元; ④为提高后续抗台风能力,部分设计进行变更,经估算涉及费用22.5万,该变更不影响总工期。 A单位针对上述情况均按合规程序向建设单位提出索赔,建设单位认为上述事项全部由罕见强台风导致,非建设单位过错,应属于总价合同模式下施工单位应承担的风险,均不予同意。 问题: 1.指出本工程招标文件中不妥之处,并写出相应正确做法 2.根据工程量清单计价原则,一般措施费用项目有哪些(至少列出6项)? 3.根据《建筑工程施工转包违法分包等违法行为认定查处管理办法》(建市(2014)118号)上述分包行为中哪些属于违法行为?并说明相应理由 4.针对A单位提出的四项索赔,分别判断是否成立。
[简答题]沿海地区某群体住宅工程,包含整体地下室、8栋住宅楼、1栋物业配套楼以及小区公共区域园林绿化等,业态丰富、体量较大,工期暂定3.5年。招标文件约定:采用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要求投标单位充分考虑风险,特别是通用措施费用项目均应以有竞争力的报价投标,最终按固定总价签订施工合同。 招标过程中,投标单位针对招标文件不妥之处向建设单位申请答疑,建设单位修订招标文件后履行完招标流程,最终确定施工单位A中标,并参照《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GF—2017—0201与A单位签订施工承包合同。 施工合同中允许总承包单位自行合法分包,A单位将物业配套楼整体分包给B单位、公共区域园林绿化分包给C单位(该单位未在施工现场设立项目管理机构,委托劳务队伍进行施工)、自行施工的8栋住宅楼的主体结构工程劳务(含钢筋、混凝土主材与模架等周转材料)分包给D单位,上述单位均具备相应施工资质。地方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在例行检查时提出不符合《建筑工程施工转包违法分包等违法行为认定查处管理办法》(建市[2014]118号)相关规定要求整改。 在施工过程中,当地遭遇罕见强台风,导致项目发生如下情况:①整体中断施工24天;②施工人员大量窝工,发生窝工费用88.4万元;③工程清理及修复发生费用30.7万元;④为提高后续抗台风能力,部分设计进行变更,经估算涉及费用22.5万元,该变更不影响总工期。A单位针对上述情况均按合规程序向建设单位提出索赔,建设单位认为上述事项全部由罕见强台风导致,非建设单位过错,应属于总价合同模式下施工单位应承担的风险,均不予同意。 问题: 1.指出本工程招标文件中的不妥之处,并写出相应的正确做法。 2.根据工程量清单计价原则,通用措施费用项目有哪些(至少列出6项)? 3.根据《建筑工程施工转包违法分包等违法行为认定查处管理办法》(建市[2014]118号),上述分包行为中哪些属于违法行为?并说明相应理由。 4.针对A单位提出的四项索赔,分别判断是否成立。
[简答题](2019年) 【背景资料】 沿海地区某群体住宅工程,包含整体地下室、8 栋住宅楼、1 栋物业配套楼以及小区公共区域园林绿化等,业态丰富、体量较大,工期暂定 3.5 年。招标文件约定:采用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要求投标单位充分考虑风险,特别是通用措施费用项目均应以有竞争力的报价投标,最终按固定总价签订施工合同。 招标过程中,投标单位针对招标文件不妥之处向建设单位申请答疑,建设单位修招标文件后履行完招标流程,最终确定施工单位 A 中标,并参照《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GF-2017-0201)与 A 单位签订施工承包合同。 施工合同中允许总承包单位自行合法分包,A 单位将物业配套楼整体分包给 B 单位,公共区域园林绿化分包给 C 单位(该单位未在施工现场设立项目管理机构,委托劳务队伍进行施工)、自行施工的 8 栋住宅楼的主体结构工程劳务(含钢筋、混凝土主材与模架等周转材料)分包给 D 单位,上述单位均具备相应施工资质。地方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在例行检查时提出不符合《建筑工程施工转包违法分包等违法行为认定査处管理办法》(建市(2014)118 号)相关规定要求整改。 在施工过程中,当地遭遇罕见强台风,导致项目发生如下情况: ①整体中断施工 24 天; ②施工人员大量窝工,发生窝工费用 88.4 万元; ③工程清理及修复发生费用 30.7 万元; ④为提高后续抗台风能力,部分设计进行变更,经估算涉及费用 22.5 万,该变更不影响总工期。 A 单位针对上述情况均按合规程序向建设单位提出索赔,建设单位认为上述事项全部由罕见强台风导致,非建设单位过错,应属于总价合同模式下施工单位应承担的风险,均不予同意。 【问题】 (1)指出本工程招标文件中不妥之处,并写出相应正确做法。 (2)根据工程量清单计价原则,通用措施费用项目有哪些(至少列出 6 项)? (3)根据《建筑工程施工转包违法分包等违法行为认定查处管理办法》(建市(2014)118 号)上述分包行为中哪些属于违法行为?并说明相应理由。 (4)针对 A 单位提出的四项索赔,分别判断是否成立。
[简答题]沿海地区某住宅工程由4 栋地上12 层,地下1 层,结构形式完全相同的单体组成,其中地下室为整体连接地下室。该工程地下水系发达,地下水对钢筋混凝土结构有侵蚀作用。屋面设计为不上人屋面,炉渣保温后细石混凝土封面找坡,防水使用卷材铺贴的方法。 施工过程中,发生了如下事件: 事件一:施工单位上报施工组织设计中,所有混凝土均采用预拌混凝土,水泥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零星砌筑及抹灰用砂浆现场拌制;监理工程师在审查时对所采用水泥品种提出异议,要求更换。 事件二:时年8 月16 日,监理例行检查时发现现场砌筑用水泥出厂日期为5 月10 日,监理工程师认为此批水泥已过期,责令将此批水泥清退出场。 事件三:监理工程师还发现顶层墙体混凝土结构外观质量存在严重缺陷,通过核查该部位混凝土质量控制资料,判断对结构安全不造成影响,同意对现浇结构分项予以验收。 事件四:监理工程师检查屋面防水做法时,发现上下层卷材相互垂直铺贴,找坡层最薄处厚度为15mm,经请示总监理工程师并征得业主同意后,下令屋面防水施工停工整改。 【问题】 1.事件一中,该工程地下室结构混凝土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是否合适 说明理由;针对六大通用水泥,哪些适宜用于本工程地下结构混凝土中,哪些不适宜 2.事件二中,监理工程师判定该批水泥已过期失效并责令清退出场是否合理 说明理由。 3.事件三中,针对混凝土结构外观质量存在缺陷,监理工程师的处理方式是否合理 说明理由。 4.事件四中,指出屋面防水做法的不妥之处,并指出正确做法
[简答题]沿海地区某住宅工程由4栋地上12层,地下1层,结构形式完全相同的单体组成,其中地下室为整体连接地下室。该工程地下水系发达,地下水对钢筋混凝土结构有侵蚀作用。屋面设计为不上人屋面,炉渣保温后细石混凝土封面找坡,防水使用卷材铺贴的方法。 施工过程中,发生了如下事件: 事件一:施工单位上报施工组织设计中,所有混凝土均采用预拌混凝土,水泥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零星砌筑及抹灰用砂浆现场拌制;监理工程师在审查时对所采用水泥品种提出异议,要求更换。 事件二:时年8月16日,监理例行检查时发现现场砌筑用水泥出厂日期为5月10日,监理工程师认为此批水泥已过期,责令将此批水泥清退出场。 事件三:监理工程师还发现顶层墙体混凝土结构外观质量存在严重缺陷,通过核查该部位混凝土质量控制资料,判断对结构安全不造成影响,同意对现浇结构分项予以验收。 事件四:监理工程师检查屋面防水做法时,发现上下层卷材相互垂直铺贴,找坡层最薄处厚度为15mm,经请示总监理工程师并征得业主同意后,下令屋面防水施工停工整改。 【问题】 1.事件一中,该工程地下室结构混凝土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是否合适?说明理由;针对六大通用水泥,哪些适宜用于本工程地下结构混凝土中,哪些不适宜? 2.事件二中,监理工程师判定该批水泥已过期失效并责令清退出场是否合理?说明理由。 3.事件三中,针对混凝土结构外观质量存在缺陷,监理工程师的处理方式是否合理?说明理由。 4.事件四中,指出屋面防水做法的不妥之处,并指出正确做法?
[多选题]与住宅地下室相连通的Ⅲ类地下汽车库,其每个防火分区的人员安全出口不应少于2个。下列关于该地下汽车库防火分区内的安全出口设置的表述正确的是()。
A.每个防火分区的2个安全出口均可借用住宅部分的疏散楼梯
B.每个防火分区至少应设置1个独立的安全出口,另外一个安全出口可借用住宅部分的疏散楼梯
C.借用住宅部分的疏散楼梯,当不能直接进入住宅部分的疏散楼梯间时,应在地下汽车库与住宅部分的疏散楼梯之间设置连通走道,开向该走道的门均应采用甲级防火门
D.应设置2个独立的人员安全出口,不允许借用住宅部分的疏散楼梯
E.至少应设置1个独立的人员安全出口,不允许借用住宅部分的疏散楼梯,可以借用汽车库内相邻两个防火分区之间防火墙上向疏散方问开启的甲级防火门
[简答题]某群体住宅工程,由二十栋六层住宅楼组成,总建筑面积88620㎡。砖混结构,外墙厚度为370mm,内墙厚度为240mm,采用页岩砖砌筑,砌筑砂浆为M5水泥混合砂浆。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工程于2006年6月20日开工,计划竣工日期为2008年6月8日。消防工程分包单位为某具有相应资质的消防专业公司。 施工中发生如下事件: 事件一:2006年6月28日,施工总承包单位向监理单位上报了《项目管理实施规划》,发现项目管理实施规划只编制了总体工作计划、组织方案、进度计划、资源需求计划、项目现场平面图五项内容。 事件二:一层墙体施工完成后,现场质检员进行了检查验收,检查结果:灰缝宽(厚)度最大为11.8mm,最小为8.5mm;砂浆饱满度最小为84%。 事件三:工程于2007年6月5日通过竣工验收,施工总承包单位收集和汇总了建设、勘察、设计、监理单位立卷归档的工程资料,于2007年7月5日向当地城建档案馆移交了工程档案。 问题: 1.事件一中,《项目管理实施规划》还应包括哪些内容? 2.事件二中,砌体施工中,对灰缝宽(厚)度和饱满度的控制是否正常?分别说明理由。 3.事件三中,工程档案收集、汇总和移交的做法是否妥当?分别说明理由。 4.分别写出竣工验收阶段施工总承包单位和消防专业公司在消防工程档案管理方面的职责。
[简答题]

某群体住宅工程,由二十栋六层住宅楼组成,总建筑面积88620m2。砖混结构,外墙厚度为370mm,内墙厚度为240mm,采用页岩砖砌筑,砌筑砂浆为M5水泥混合砂浆。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工程于2006年6月20日开工,计划竣工日期为2008年6月8日。消防工程分包单位为某具有相应资质的消防专业公司。施工中发生如下事件:事件一:2006年6月28日,施工总承包单位向监理单位上报了《项目管理实施规划》,发现项目管理实施规划只编制了总体工作计划、组织方案、进度计划、资源需求计划、项目现场平面图五项内容。事件二:一层墙体施工完成后,现场质检员进行了检查验收,检查结果:灰缝宽(厚)度最大为11.8mm,最小为8.5mm;砂浆饱满度最小为84%。事件三:工程于2007年6月5日通过竣工验收,施工总承包单位收集和汇总了建设、勘察、设计、监理单位立卷归档的工程资料,于2007年7月5日向当地城建档案馆移交了工程档案。

问题:

1.事件一中,《项目管理实施规划》还应包括哪些内容?

2.事件二中,砌体施工中,对灰缝宽(厚)度和饱满度的控制是否正常?分别说明理由。

3.事件三中,工程档案收集、汇总和移交的做法是否妥当?分别说明理由。

4.分别写出竣工验收阶段施工总承包单位和消防专业公司在消防工程档案管理方面的职责。

[单选题]6层普通住宅砌体结构无地下室,平面尺寸为9×24m,季节冻土设计冻深0. 5m,地下水埋深7.0m,布孔均匀,孔距10.0m,相邻钻孔间基岩面起伏可达7.0m,基岩浅的代表性钻孔资料是:0~3.0m中密中砂,3. 0~5. 5m为硬塑黏土,以下为薄层泥质灰岩; 基岩深的代表性钻孔资料为0~3.0m为中密中砂,3.0~5.5m为硬塑黏土,5. 5 ~ 14m 为可塑黏土,以下为薄层泥质灰岩,根据以上资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先做物探查明地基内的溶洞分布情况
B.优先考虑地基处理,加固浅部土层
C.优先考虑浅埋天然地基,验算沉降及不均匀沉降
D.优先考虑桩基,以基岩为持力层
[单选题]6层普通住宅砌体结构无地下室,平面尺寸为9m×24m,季节冻土设计冻深0.5m,地下水埋深7.0m,布孔均匀,孔距10.0m,相邻钻孔间基岩面起伏可达7.0m,基岩线的代表性钻孔资料是:0~3.0m中密中砂,3.0~5.5m为硬塑黏土,以下为薄层泥质灰岩;基岩深的代表性钻孔资料为0~3.0m为中密中砂,3.0~5.5m为硬塑黏土,5.5~14m为可塑黏土,以下为薄层泥质灰岩,根据以上资料,下列()是正确的和合理的,并说明理由。
A.先做物探,查明地基内的溶洞分布情况
B.优先考虑地基处理,加固线部土层
C.优先考虑浅埋天然地基,验算沉降及下卧层承载力
D.优先考虑桩基,以基岩为持力层
[单选题]一栋住宅楼,地下一层,地上八层,屋顶为平屋面,其地下室高出地面1.3米,建筑高度为25.2m,则该建筑为( )建筑,其建筑层数为(B)层。
A.多层,九
B.多层,八
C.高层,九
D.高层,八
[单选题]住宅建筑设计要点中,关于地下室的表述错误的是( )。
A.住宅不应成套布置在地下室内
B.住宅地下自行车库净高不应低于1.80m
C.库内坡道严禁将宽的单车道兼作双向车道
D.住宅地下室应采取有效防水措施,严禁有渗漏
[单选题]根据《建筑工程建筑面积计算规范》GB/T50353-2013规定,地下室、半地下室建筑面积计算正确的是( )。
A.层高不足1.80m者不计算面积
B.层高为2.10m的部位计算1/2面积
C.层高为2.10m的部位应计算全面积
D.层高为2.10m以上的部位应计算全面积
[单选题]根据《建筑工程建筑面积计算规范》GB/T50353-2013,地下室、半地下室建筑面积计算 正确的是()。
A.层高不足1.80m者不计算面积
B.层高为2.10m的部位计算1/2面积
C.层高为2.10m的部位应计算全面积
D.层高为2.10m以上的部位应计算全面积
[简答题]某工程项目, 地下室迎水面采用防水采用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外防外贴法施工, 地下室底、 顶板和侧墙设计采用 C35P6 混凝土浇筑。 防水总面积为 2000 ㎡, 防水混凝土浇筑量为 3860m3。 施工过程中, 发生如下事件: 事件 1: 地下防水混凝土施工前, 施工单位上报如下施工方案:“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试配, 并依此确定最终施工配合比; 采用分层浇筑, 分层厚度为 600mm, 采用高频机械分层振捣密实且振捣时间控制在 5s 左右, 墙体的水平施工缝距离预留孔洞边缘、(拱) 板墙接缝线以下 200mm 处, 并按规定留置标养和抗渗时间; 终凝后连续保湿养护 7d; 防水卷材施工时, 先铺立面、 再铺平面……” 监理工程师认为存在错误之处, 责令改正后重新上报。 事件 2: 该地下防水工程检查结果如下: 有一处漏水点, 湿渍总面积为 1.5 ㎡, 其中最大一处湿渍面积为 0.2 ㎡, 某 100 ㎡的检查面积湿渍有 3 处。 问题: 1.事件 1 中, 指出施工方案中的不妥之处, 并给出正确做法; 请分别指出需要留置多少组、 多少个标养试件和抗渗试件, 并说明理由。 2.事件 2 中, 该地下防水工程的检查结果是否合格? 请说明理由
[单选题]根据《建筑工程建筑面积计算规范))(GB/T50353--2013)规定,地下室、半地下室建筑面积计算正确的是(  )。
A.层高不足1.80m者不计算面积
B.层高为2.10m的部位计算1/2面积
C.层高为2.10m的部位应计算全面积
D.层高为2.10m以上的部位应计算全面积

我来回答:

购买搜题卡查看答案
[会员特权] 开通VIP, 查看 全部题目答案
[会员特权] 享免全部广告特权
推荐91天
¥36.8
¥80元
31天
¥20.8
¥40元
365天
¥88.8
¥188元
请选择支付方式
  • 微信支付
  • 支付宝支付
点击支付即表示同意并接受了《购买须知》
立即支付 系统将自动为您注册账号
请使用微信扫码支付

订单号:

请不要关闭本页面,支付完成后请点击【支付完成】按钮
恭喜您,购买搜题卡成功
重要提示:请拍照或截图保存账号密码!
我要搜题网官网:https://www.woyaosouti.com
我已记住账号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