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详情
当前位置:首页 > 学历类考试 > 高中历史
题目详情:
发布时间:2023-10-16 05:28:31

[单项选择]“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这段论述应当出自春秋战国时的()
A. 儒家
B. 道家
C. 法家
D. 墨家

更多"“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这段"的相关试题:

[单项选择]“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这段论述出自春秋战国时期的()
A. 儒家
B. 道家
C. 法家
D. 兵家
[单项选择]“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这段论述当出自春秋战国时期的()
A. 儒家
B. 道家
C. 法家
D. 兵家
[单项选择]“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这一论述应当出自春秋战国的()。
A. 儒家
B. 道家
C. 法家
D. 兵家
[填空题]“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单项选择]孔子说过:“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孔子的话对我们今天的借鉴意义是()
A. 必须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放在一切工作的首位
B. 必须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
C. 必须努力培养一批德才兼备的优秀干部
[简答题]

阅读春秋战国时期,一些思想流派的言论:
材料一: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材料二:古者圣王之为政,立德而尚贤。……自贵且智者为政则治,自愚且贱者为政则乱,是以尚贤之为政本也。
材料三:不尚贤,使民不争;……大道废,存仁义;……法令滋章,盗贼多有。故圣人云:“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夫欲而民自朴。”
材料四:夫严刑者,民之所畏也;重罚者民之所恶也。故圣人陈其所畏以楚其衰,设其所恶以防其奸,是以国安而暴乱不起。吾以为明仁义爱惠之不足,而严刑重罚之可以治国也。
——引自《中国通史参考资料》
请回答:

以上言论都是围绕什么中心问题展开的?概括四段材料各自提出的核心主张。
[简答题]论述“反者道之动”思想。
[单项选择]“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这段论述当出自春秋战国时期的()
A. 儒家
B. 道家
C. 法家
D. 兵家
[单项选择]马克思说:“一切存在物,一切生活在地上和水中的东西,只是由于某种运动才得以存在、生活。”这段论述表明()
A. 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
B. 物质是运动的载体
C. 世界上没有静止的事物
D. 物质运动是有规律的
[单项选择]“为人臣者畏诛罚而利庆赏,故人主自用其刑德,则群臣畏其威而归其利矣。”这段论述当出自春秋战国时期的()。
A. 道家
B. 儒家
C. 墨家
D. 法家
[名词解释]论述语言
[简答题]论述弗洛伊德对文学的论述。
[单项选择]孔子曰:“道之不行也,我知之矣。知者过之,愚者不及也。道之不明也,我知之矣。贤者过之,不肖者不及也。”这句话所包含的哲理是()
A. 做事情要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
B. 对待事物要注意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C. 做事情要把握事物的“度”
D. 对待事物要做到肯定和否定的统一
[单项选择]在“舍斯道之奥,宝斯道之粗”中,“宝”之义为()
A. 以……为珍宝
B. 珍贵
C. 爱惜
D. 收藏
[简答题]道之不行,已知之矣。
[名词解释]反者道之动

我来回答:

购买搜题卡查看答案
[会员特权] 开通VIP, 查看 全部题目答案
[会员特权] 享免全部广告特权
推荐91天
¥36.8
¥80元
31天
¥20.8
¥40元
365天
¥88.8
¥188元
请选择支付方式
  • 微信支付
  • 支付宝支付
点击支付即表示同意并接受了《购买须知》
立即支付 系统将自动为您注册账号
请使用微信扫码支付

订单号:

请不要关闭本页面,支付完成后请点击【支付完成】按钮
恭喜您,购买搜题卡成功
重要提示:请拍照或截图保存账号密码!
我要搜题网官网:https://www.woyaosouti.com
我已记住账号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