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详情
当前位置:首页 > 学历类考试 > 人力资源管理
题目详情:
发布时间:2023-10-16 22:23:21

[单项选择]在管理活动中,如果劳动成果大于劳动耗费,则具有()。
A. 正效益
B. 负效益
C. 零效益
D. 无效益

更多"在管理活动中,如果劳动成果大于劳动耗费,则具有()。"的相关试题:

[单项选择]在管理活动中,如果劳动成果等于劳动耗费,则视为()。
A. 负效益
B. 正效益
C. 零效益
D. 无效益
[判断题]劳动者具有在劳动中活动安全和劳动卫生保护的权利。
[单项选择]如果劳动供给的增加幅度大于劳动需求的增加幅度,那么,实际工资率会(),就业量会()。
A. 上升、增加
B. 上升、减少
C. 下降、增加
D. 下降、减少
[单项选择]如果厂商雇佣工人使得劳动的边际费用大于劳动的边际收益产品,则()
A. 增加雇用量可以增加利润
B. 减少雇用量可以增加利润
C. 利润可以最大化
D. 总成本一定大于总收益
[单项选择]如果某种劳动力需求的工资弹性大于l,说明该劳动力需求弹性是()
A. 无弹性
B. 无限弹性
C. 富有弹性
D. 缺乏弹性
[判断题]只要劳动力的边际收益大于其边际成本,企业就会增加雇佣劳动力。
[多项选择]如果劳动的边际产值大于工资率,可能是因为()
A. 产品市场垄断
B. 要素市场垄断
C. 产品市场完全竞争
D. 要素市场完全竞争
E. 都有可能
[判断题]劳动过程是指劳动者有目的地借助于劳动工具,作用于劳动对象,生产出具有使用价值的产品的活动过程。
[单项选择]如果某种劳动力供给量变动的百分比大于工资率变动的百分比,这种劳动力供给弹性为()。
A. 无限弹性
B. 单位供给弹性
C. 富有弹性
D. 缺乏弹性
[填空题]仓储活动同样具备生产力三要素,即具有劳动力,劳动资料和()。
[单项选择]劳资双方进行集体谈判时,如果劳动力市场供大于求,则()
A. 有利于增强雇主的谈判交涉力量
B. 有利于增强工会的谈判交涉力量
C. 对双方谈判没有影响
D. 对双方谈判的影响相同
[判断题]劳动力过剩的含义是劳动力有效供给大于初始供给的情形。
[判断题]在技术经济学中,有效劳动成果与劳动耗费之比称为经济效果。
[单项选择]有目的活动,是人类劳动与其他动物本能活动的本质区别。劳动的目的性,说明人力资源具有()
A. 增值性
B. 可开发性
C. 能动性
D. 时效性
[单项选择]有目的活动,是人类劳动与其他动物本能活动的根本的区别。劳动的目的性,说明人力资源具有()。
A. 再生性
B. 增值性
C. 能动性
D. 时效性
[多项选择]知识产权是指权利人对其所创作的智力劳动成果所享有的专有权利。兴业银行《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业务管理办法》所称知识产权仅限于()
A. 发明专利权
B. 实用新型专利权
C. 商标专用权
D. 影视著作权
[多项选择]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所耗费的劳动量决定。劳动量按照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来计量。生产商品所需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随着劳动生产率的变化而变化。同一劳动在同一时间内,当部门劳动生产率提高时会使()。
A. 单位商品的价值量降低
B. 商品的使用价值量增加
C. 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不变
D. 单位商品的价值量提高
[简答题]

材料1
一切劳动,从一方面看,是人类劳动力在生理学意义上的耗费,作为相同的或抽象的人类劳动,它形成商品的价值。一切劳动,从另一方面看,是人类劳动力在特殊的有一定目的的形式上的耗费;作为具体的有用劳动,它生产使用价值。
——参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
材料2
不管生产力发生了什么变化,同一劳动在同样的时间内提供的价值量总是相同的。但它在同样的时间内提供的使用价值会是不同的:生产力提高时就多些,生产力降低时就少些。因此,那种能提高劳动成效从而增加劳动所提供的使用价值量的生产力变化,如果会缩减生产这个使用价值量所必需的劳动时间的总和,就会减少这个增大的总量的价值量。
——参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
材料3
“在信息社会里,价值的增长不是通过劳动而是通过知识实现的。”“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labor theory of value)诞生于工业经济的初期,必将被新的‘知识价值论’(knowledge theory of value)所取代。知识是一种不同于马克思所认为的劳动。”([美]奈斯比特:《大趋势》,1982年英文版,第17页。)里夫金认为:“文明从一开始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围绕着劳动的概念而构成的。现在人类在其历史上第一次系统地将人类劳动从生产过程中完全抹去。智能机器正在无数的工作岗位上代替人的劳动,迫使成百万的蓝领和白领工人加入失业者的行列。”
——[美]里夫金:《技术的两面性》,载《现代外国哲学社会科学文摘》,1998(10)

劳动价值论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基础,而现在西方,以奈斯比特、里夫金为代表的“知识价值论”认为:“在信息社会里,价值的增长不是通过劳动而是通过知识实现的。”根据材料3分析,“知识价值论”能取代“劳动价值论”吗?

我来回答:

购买搜题卡查看答案
[会员特权] 开通VIP, 查看 全部题目答案
[会员特权] 享免全部广告特权
推荐91天
¥36.8
¥80元
31天
¥20.8
¥40元
365天
¥88.8
¥188元
请选择支付方式
  • 微信支付
  • 支付宝支付
点击支付即表示同意并接受了《购买须知》
立即支付 系统将自动为您注册账号
请使用微信扫码支付

订单号:

请不要关闭本页面,支付完成后请点击【支付完成】按钮
恭喜您,购买搜题卡成功
重要提示:请拍照或截图保存账号密码!
我要搜题网官网:https://www.woyaosouti.com
我已记住账号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