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详情
当前位置:首页 > 职业培训考试
题目详情:
发布时间:2023-11-20 00:01:12

[单项选择]根据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好孩子”的道德取向属于()
A. 习俗水平
B. 前习俗水平
C. 后习俗水平
D. 道德水平

更多"根据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好孩子”的道"的相关试题:

[单项选择]“好孩子”阶段属于科尔伯格道德发展阶段理论中的()。
A. 前习俗水平
B. 习俗水平
C. 后习俗水平
D. 中习俗水平
[单项选择]根据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第三阶段的道德或道德推理()。
A. 以惩罚和服从为定向
B. 以相对的快乐主义为定向
C. 以人际和谐或好孩子为定向
D. 以遵从权威与维护社会秩序为定向
[单项选择]根据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道德发展前习俗水平的第一阶段属于()阶段
A. 以惩罚和服从为定向
B. 以比较行为的工具作用为定向
C. 以自己的行为是否得到别人的喜爱或者赞扬为定向
D. 以社会契约为定向
[单项选择]小学低年级儿童常常认为听父母或大人的话就是好孩子。根据皮亚杰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这是因为他们的道德发展处于()。
A. 自我中心阶段
B. 权威阶段
C. 可逆性阶段
D. 公正阶段
[单项选择]在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中,“好孩子定向阶段”又称()。
A. 寻求认可定向阶段
B. 遵守法规和秩序定向阶段
C. 惩罚与服从定向阶段
D. 社会契约定向阶段
[单项选择]好孩子定向阶段属于道德发展阶段论的( )。
A. 前习俗水平
B. 中习俗水平
C. 习俗水平
D. 后习俗水平
[多项选择]()是属于科尔伯格道德发展理论中的道德发展阶段。
A. 前道德阶段
B. 好孩子定向阶段
C. 自律阶段
D. 朴素的利己主义定向阶段
E. 社会约定向阶段
[填空题] 心理学中关于人的“自我强化”理论可以对“第三人效果”做出解释。“自我强化”包括三个方面: 第一,(); 第二,(); 第三,自我服务式归因。
[单项选择]中学生小辉因害怕被教师批评而遵守上课纪律。根据科尔伯格的道德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小辉的道德发展处于哪个阶段?()
A. 相对功利取向
B. 惩罚服从取向
C. 寻求认可取向
D. 遵守法规取向
[单项选择]“好孩子定向”阶段属于科尔伯格道德发展阶段论的( )水平。
A. 前习俗
B. 习俗
C. 后习俗
D. 社会契约
[单项选择]

“国”与“民”,“民”与“民”之间的收入失衡问题,不仅关乎民生,还关乎经济。作为创造社会财富主力军的普通民众在整个国民财富分配中只占小头,这是长期以来收入分配制度在利益博弈中严重向权力与资本倾斜的必然结果。如果将国民创造的社会财富比做一块“蛋糕”,问题不在于“做”,而在于“切”。
对以上文字理解错误的是()。


A. 解决民生问题要处理好集体和个人、个人与个人之间的关系
B. 我国收入分配制度向权力与资本倾斜
C. “做蛋糕”是指增加个人收入
D. “切蛋糕”是指分配财富
[多项选择]在皮亚杰道德发展理论的基础上科尔伯格提出了著名的道德发展阶段论。该理论把儿童道德判断划分为三种水平、六个阶段。下列属于后习俗水平的有()阶段。
A. 惩罚与服从
B. 好孩子定向
C. 社会契约定向
D. 维护权威或社会秩序
E. 普遍的伦理准则
[简答题]试述根据科尔伯格品德发展阶段理论,如何提高儿童的道德判断能力。
[简答题]试述皮亚杰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
[简答题] 根据以下例句,说明同义词“完”、“备”之间的差别: (1)《孟子·滕文公下》:“牲杀、器皿、衣服不被,不敢以祭。” (2)《荀子·天论》:“养备而动时,则天不能病。” (3)《世说新语·言语》:“大人岂见覆巢之下复有完卵乎?” (4)《石壕吏》:“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5)《韩非子·外储说左上》:“今城郭不完,兵甲不备,不可以待不虞。”
[简答题] 根据以下例句,说明同义词“耻”、“辱”之间的区别: (1)《论语•公冶长》:“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2)《孟子•离娄上》:“今也小国师大国,而耻受命焉。” (3)《荀子•非十二子》:“故君子耻不修,不耻见污;耻不信,不耻不见信;耻不能,不耻不见用。” (4)《左传•僖公三十三年》:“孤违蹇叔以辱二三子。” (5)《报任安书》:“行莫丑于辱先。” (6)《论语•公冶长》:“匿怨而友其人,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 (7)《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我见相如,必辱之。”
[简答题] 根据以下例句,说明同义词“饥”、“饿”之间的差别: (1)《荀子•荣辱》:“饥而欲食,寒而欲暖。” (2)《论贵粟疏》:“饥之于食,不待甘旨。” (3)《韩非子•饰邪》:“家有常业,虽饥不饿。” (4)《淮南子•说山》:“宁一月饥,无一旬饿。” (5)《论贵粟疏》:“人情一日不再食则饥。” (6)《左传•宣公二年》:“(宣子)见灵辄饿,问其病,曰:‘不食三日矣。’” (7)《论语•季氏》:“伯夷、叔齐饿于首阳山之下。”
[简答题] 根据以下例句,说明“恨”和“怨”二词古今意义发生了什么变化: (1)子为父死亡所恨。 (2)而长逝者魂魄私恨无穷。 (3)穆公之怨此三人入于骨髓。 (4)闻汉天子甚怨卫律。

我来回答:

购买搜题卡查看答案
[会员特权] 开通VIP, 查看 全部题目答案
[会员特权] 享免全部广告特权
推荐91天
¥36.8
¥80元
31天
¥20.8
¥40元
365天
¥88.8
¥188元
请选择支付方式
  • 微信支付
  • 支付宝支付
点击支付即表示同意并接受了《购买须知》
立即支付 系统将自动为您注册账号
请使用微信扫码支付

订单号:

请不要关闭本页面,支付完成后请点击【支付完成】按钮
恭喜您,购买搜题卡成功
重要提示:请拍照或截图保存账号密码!
我要搜题网官网:https://www.woyaosouti.com
我已记住账号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