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详情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类考试 > 小学教师资格
题目详情:
发布时间:2023-11-28 03:02:41

[判断题]孔子“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和苏格拉底“助产术”同开东西方启发式教学的先河。

更多"孔子“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和苏格拉底“助产术”同开东西方启发式教学的先"的相关试题:

[单项选择]孔子提出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提出了()教学原则。
A. 直观性
B. 启发性
C. 巩固性
D. 因材施教
[名词解释]

不启,不悱不发。(释词题)


[单项选择]“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中“愤”与“悱”的意思是( )
A. 愤:心求通而未得之。悱:想说而说不出来
B. 愤:愤怒。悱:口欲言而未能其貌
C. 愤:感觉不满足,努力地去做。悱:感觉心情不舒畅
D. 愤:因不满足而心情激动。悱:感觉心情不舒畅
[单项选择]按照朱熹对孔子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解释,“口欲言而未能之貌”就是( )
A. 愤
B. 悱
C. 启
D. 发
[填空题]"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教育思想最早出自()。
[填空题]提出“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思想的教育家是()。
[单项选择]“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启发教学法的最早倡导者是( )
A. 孟子
B. 荀子
C. 孔子
D. 墨子
[单项选择]在教育史上主张“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教育家是()
A. 孔子
B. 孟子
C. 墨翟
D. 荀子
[单项选择]古人苏秦受辱而悬梁刺股,终成学业,恰好印证了“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名言.这说明人的情绪的两极( )。
A. 是对立而不可调和的
B. 是具有社会性的.可有意识地调节和控制
C. 因一定条件而互相转化
D. 是可以寻找到一个平衡点的
[简答题]简述苏格拉底“精神助产术”的四个环节
[简答题]苏格拉底的“精神助产术”的基本内涵
[名词解释]助产术
[名词解释]精神助产术
[填空题]苏格拉底的“精神助产术”的哲学基础是:(),“自我”、()在其哲学中处于首要地位。
[判断题]古希腊提出“助产术”的著名思想家是柏拉图。
[单项选择]古希腊提出“助产术”的著名思想家是()
A. 柏拉图
B. 亚里士多德
C. 苏格拉底
D. 昆体良
[填空题]在西方教育史上,苏格拉底的“()”是最早的启发式教育
[判断题]两种对立的教学方法思想是启发式和注入式。我们应当提倡启发式,反对注入式。
[名词解释]苏格拉底

我来回答:

购买搜题卡查看答案
[会员特权] 开通VIP, 查看 全部题目答案
[会员特权] 享免全部广告特权
推荐91天
¥36.8
¥80元
31天
¥20.8
¥40元
365天
¥88.8
¥188元
请选择支付方式
  • 微信支付
  • 支付宝支付
点击支付即表示同意并接受了《购买须知》
立即支付 系统将自动为您注册账号
请使用微信扫码支付

订单号:

请不要关闭本页面,支付完成后请点击【支付完成】按钮
恭喜您,购买搜题卡成功
重要提示:请拍照或截图保存账号密码!
我要搜题网官网:https://www.woyaosouti.com
我已记住账号密码